截至今天(3月17日)中午12點,新加坡新增2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再創新高!其中,境外輸入17例,總確診人數達到266例,14人在加護病房。另外,今天5人病愈出院,總出院人數達到114人。
今天的新確診病例中,除了德國、加拿大、美國、馬來西亞、西班牙、瑞典、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的境外輸入病例,有兩例與之前病例有關,剩余4例感染源不明。
另外,今天馬來西亞新增確診病例120例,累積673例,2人死亡。印度尼西亞今天新增38例,累計172例。
在新加坡今天的領導政府跨部門抗炎工作小組記者會上,組長黃循財說,新加坡必須考慮各種遏制疫情的方式,政府不排除新加坡有“封國”可能,但這個決定要取決于全球和本地的新冠疫情發展。
如果新加坡可以保障此前的措施都執行到位,就不需要完全封鎖,這也是政府的目標。
黃循才也說,鄰國馬來西亞認爲“封國”措施是必要的,盡管對務工人員造成不便,但有助于控制病毒的傳播。
馬來西亞昨日(3月16)宣布“封國”,引起了許多新加坡人的恐慌,大家擔心馬來西亞無法保證新加坡的食品供給。
于是,繼疫情應對級別調高至橙色後,新加坡開啓了第二波囤貨潮!
超市隊伍一眼望不到頭……
人們紛紛購買罐頭食品、方便面等容易保存的食物。
以上三張照片來源:唔家小築
蔬菜、瓜果貨架也被搶購一空,到今天早上7點許多貨架還是空的:
國會議長陳川仁昨晚到了職總平價超市做了20分鍾的直播,他呼籲公衆不要過度購買,因爲這樣會帶來更大的問題。他還在臉書提醒大家,比起去超市搶購,還不如在家保持社交距離,而且囤購的商品不能退款。
視頻來源:陳川仁臉書
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新加坡的食品庫存充足,米和面條的存貨可供應超過3個月,肉和蔬菜可供應超過兩個月。但隨後他在臉書上坦白,說透露的數字並不精確,因爲會影響新加坡與供應商談判。
在疫情發生的兩個月來,新加坡已經積極采買,擴充庫存,所以短期不會出現食品短缺的問題。
另外,陳振聲也說,多年來新加坡早已爲馬來西亞貨源受影響的問題做了准備,這包括了建立起自己的生産線和拓展貨源。
新加坡有自己生産的面條、奶粉、罐頭食品等,如有需要可增加産量,也可立刻從國外進口,例如澳大利亞和西班牙的雞蛋,或是中國的蔬菜。陳振聲強調,雖然因爲疫情一些國家實施了旅遊限制,但這不等于供應限制。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今午(3月17日)也在臉書發貼文表示,他今早與馬國首相通電話時,首相慕尤丁保證新馬之間包括食物供應在內的貨物流動將不會中斷,李總理對此表示欣慰。
另外,李顯龍也提到新馬兩國將在高級部長層級,協調防疫工作。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和馬來西亞高級部長伊斯邁(Ismail Sabri)將分別擔任新馬的協調部長,協調的領域包括兩國可合作的防疫措施,及應對一國措施會影響到另一國的情況。
(俯拍新馬長堤,圖源:李顯龍臉書)
全國職工總會秘書長黃志明在昨晚和今早都去了平價超市查看,雖然昨天出現了貨架清空的狀況,但今天已經補貨。
他希望大家能理性的購買自己所需要的,因爲貨架被清空,會引發不必要的搶購。他向新加坡人保證,職總平價合作社的食物囤貨還非常充足。
照片來源:黃志明臉書
新加坡眼網友發來圖片,今天早上10點的超市裏,蔬菜瓜果、糧食、日用品都滿滿當當的。
爲了阻止公衆囤貨,職總平價超市今早(3月17日)推出新的限購措施。每位顧客限買三盒雞蛋、總額30新幣蔬菜和總額30新幣的新鮮家禽肉類。
所有之前推出的紙質用品、米、面條限購也會繼續。一位顧客最多購買4包紙質用品,包括了廁紙、面紙、廚房抹紙等、兩袋米、兩包快熟面或是意大利面。
以上兩張照片來源:丁奇
職總平價合作社總裁謝健平今早在臉書寫到,盡管超市排隊和采購的人增加了,但大家還是井然有序的。網店采購量也在上升,但這些都在預料之中,他也表示超市可能需要多一點時間來補貨。
新加坡眼評論:
如果馬來西亞農産品確實暫停出口,新加坡市面上的雞蛋和蔬果的一些品種或許會出現臨時短缺,但問題不會太大,因爲這方面的進口渠道是多元化的。
例如蔬果,除了從馬來西亞進口,新加坡也從美國、荷蘭、印度、中國大陸、越南、印尼、澳洲、泰國進口,見下圖。
(圖片說明:新加坡主要農産品進口品種和國別分布。圖源:新加坡農獸局)
當然,從各國進口的種類雖有重疊,但有些是馬來西亞做得較爲價廉物美的,例如西瓜和柚子。再如榴梿。如果出口真停了,這些物品就會有所短缺。
我們必須認識到,在非常時期,個人生活必須做出一些調整;有些平時愛吃的蔬果,如果現在出現緊俏,恐怕還是得暫時轉換一下口味。難道非吃空心菜不可?接下來幾個星期幾個月就吃花菜不行?在非常時期,沒有人應該任性堅持常態習慣。這,恐怕是巨嬰才有的思維和行爲。
有些人願意到超市搶購,說他們是悲觀主義也好,說他們未雨綢缪也好,說他們“怕輸怕死”也好,只要遵守秩序,只要不是囤積居奇,似乎亦不爲過。在個人層面,我們並不掌握宏觀信息,無法對局勢有高瞻遠矚的判斷。出于盡可能維持正常生活的考慮,如果家裏具備條件(比如有個大大大冰箱可以保存各種生鮮食品,有個大大大儲藏室可以保存幾十袋衛生紙和紙巾),他們願意囤貨備用,雖政府不建議,但實乃個人自由,無可厚非。
新加坡民防部隊30多年來進行公衆教育,其中一條就是讓大家准備好應急糧食包,備好足夠家庭每個成員使用14天的食品,爲:3公斤大米、1瓶食用油、14個罐頭(蔬菜、魚、肉、豆類)、2包餅幹、15包方便面、1包白糖(500g)、嬰幼兒奶粉適量。
民防部隊可以教我們爲了戰時和非戰時特殊時期備好糧食,那麽,現在這些人囤積,只要適量適度,何錯之有?
至于那些囤積居奇的,就讓貨砸在他們手裏吧。
還有那些瘋狂囤貨之後,過了兩天後悔而且要去退貨的,就送他們兩個字:
“呵呵。”
一周之前,在《新加坡哪來的“盲目自信”?又哪來的“佛系成功”?》一文中,我們已經提出,封城對新加坡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發展到不封城就無法保護生命與健康的生死存亡關頭,還是會封城的。
新加坡政府現在“不排除封國”的說法,可以視爲“順水推舟”,也是“亮底線”“打預防針”的一貫做法。至今,新加坡之所以一直扛著不封,是爲了保經濟,保民生。但是,如果大多數貿易夥伴(如馬來西亞)都封國封城,或者全球疫情已經嚴重到不封不可的地步,小紅點無論再堅持不主動封城,實際上也約等于“被動封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