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鹹平:傳統的互聯網競爭過于激烈,已經開始消退,然後一些新興的企業會起來,比如小米。
張春蔚:有的時候不是說這條賽道怎麽樣,而是說走著走著,這條賽道在你面前就沒有了。我覺得這句話說出來很殘忍,當你走著走著路就沒了,不是因爲你不努力,而是因爲行業把你抛棄了。
郎鹹平:去年想跳槽的人70%沒跳,12%跳到比較低的薪水,17%跳到比較高的薪水,你發現以個人意願去跳槽的,結果並不好。
張春蔚:我們可以看到,2019年11月和12月,各個城市的地鐵廣告賣得最多的是招聘廣告。招聘網站火了,前提是流動的人多了。
王牧笛:其實現在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新發現,以前的跳槽季是集中在春天比如3、4月份。
張春蔚:那是因爲要拿年終獎,但是今年沒有年終獎了。
王牧笛:今年不一樣了,我給大家盤點一下過去的這一年。2019年從年初到年尾,中國的職場發生了很多大事,從1月份開始,有贊的CEO在公司年會上公開宣布“996”工作制,一下讓“996”這三個字飛入尋常百姓家,包括馬雲老師也在討論“996”。3月份程序員們在網上喊出一個口號叫“今天996 明天ICU”,公開抵制“996”。4月份杭州一小夥子加班,逆行被交警抓了以後崩潰了,把手機摔了,當時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11月份網易被爆出對患絕症的員工暴力裁員。12月份華爲發生李洪元事件。從年初到年尾職場一直是波瀾起伏。
張春蔚:但是這個波瀾很明晰,最開始你會發現是底層員工,慢慢地變成中層員工,最後頂層員工也出現了,這個變化的過程是什麽,當你站在終點來看起點的時候,你覺得是下面的人不努力,到最後你會發現,中間層也不給力,最後發現,那個最貴的人最應該裁掉。
王牧笛:教授,對于職場每一代人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比如說60後會問什麽是跳槽,70後會問爲什麽跳槽,80後會說給我錢更多,我就跳槽,90後會說我感覺不爽,我就跳槽,95後會說領導罵我,我就跳槽,00後最過分,領導不聽話,我就跳槽。世代是這樣一個變遷,有數據顯示,70後的職場中人,第一份工作的平均離職時間是4年以上,80後是3年半,90後是19個月,95後只有7個月,現在的職場叫“一言不合 拍腿就走”。
張春蔚:我覺得我們現在是上有老、下有小,輕易不敢談跳槽,過了30歲以上,你會發現即使你有很豐富的經驗,但很多人都會說我不想再供養這個賽道,我願意培養新人,然後讓新人自己往前沖,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而言,職場最殘酷的是行業更叠越來越快,對知識的全面度要求更高,也比我們想象更複雜。如果你不能夠跨界,最後你會發現,你是屬于那種宜老宜少,被扔在牆角的人。
王牧笛:有一個報告叫未來工作報告,報告認爲目前我們身邊65%的工作崗位和就業的那個位置在未來會消失。
郎鹹平:日本微軟是工作4天,然後生産力大幅上漲,所以彈性工作更有價值。從今年開始,跟過去迥然不同的時代會來臨,換句話講,以個人意志去跳槽的可能性將大幅降低,産業結構將慢慢被吞噬掉。
王牧笛:教授就是想說,吃透這個行業的核心方法論,吃透自己所處行業的本質,哪怕這個行業可能已經前途堪憂了。而春蔚認爲是跨界,現在有個詞叫“斜杠青年”,比如達芬奇就是個斜杠青年,畫家、發明家、天文學家、建築工程師,蘇轼也是斜杠青年,文學家、書法家、 畫家、建築師。所以這個時代是呼籲斜杠青年去跳槽。那麽我有了核心的本事和跨界的能力,我跳到哪裏去,什麽樣的槽算是好槽?
張春蔚:我覺得對于年輕人而言,能夠准時發工資的公司都算是比較好的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