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三山五園”全貌圖
“三山”
包括香山、萬壽山、玉泉山,
“五園”
包括清漪園、靜宜園、靜明園、暢春園、圓明園。
清朝的統治者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間,他們大多性喜自然,不願被紫禁城的枯燥、悶熱束縛。1684年,南巡歸來的康熙皇帝無意間發現北京西郊的丹棱沜(pàn)泉水甘甜,于是便在附近明代清華園的舊址上,仿照江南山水修建了占地約800畝的暢春園,用以“避喧聽政”。此後,康熙皇帝每年約有一半時間都居住在這裏,而王公大臣們也受他影響紛紛在暢春園附近興建住所。
1707年,康熙將暢春園北的一塊土地賜給四子胤禛建園,並爲其題名曰:圓明園。當時的圓明園占地僅600余畝,但卻是諸子奪嫡時胤禛的韬光養晦之地。
1724年,他登基成爲雍正帝兩年後,在圓明園原有“亭台丘壑”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建。“建設軒墀(chī),分列朝署,俾侍值諸臣有視事之所。構殿于園之南,禦以聽政”。最後全園面積增至3000余畝,有風景建築組群28處。到乾隆即位時,因政權鞏固,經濟繁榮,乾隆帝便不遺余力地繼續改造此園,修成了著名的圓明園四十景,並一一爲它們取了詩情畫意的名字,比如“镂月開雲”、“天然圖畫”、“杏花春館”等等。對于這番作爲,他在《圓明園後記》中甚爲得意地感歎道:“天寶地靈之區,帝王豫遊之地,無以逾此。”此後,他又修建長春園,合並绮春園,從而形成了“圓明三園”的格局。與此同時,他還先後改建、擴建了玉泉山的靜明園、香山的靜宜園,並借疏浚西湖(即昆明湖)的機會興建了萬壽山的清漪園。至此,“三山五園”正式出現。
不過,“三山五園”絕不僅僅是統治者清暇享樂之所。幾位帝王居住在西郊園林不僅可以更好地控制西山駐軍,而且便于召見外國使節。康熙曾在暢春園接待過俄皇彼得一世的使節。到了雍、乾時期,暢春園成爲太後的居所,圓明園則成爲帝王處理國家大事的地方。
“三山五園”既見證了大清帝國的巅峰,也成爲它走向衰亡的象征。1886年,慈禧太後在荒棄的清漪園廢墟上重建了一座皇家園林,這就是我們熟知的頤和園。雖然,它的規模比當年小得多,但仍然可以依稀感受到“三山五園”曾經的宏偉氣魄。(以上資料來自vx號海澱檔案)
八方西洋亭
(1873年拍攝 【德】奧爾末攝影)
該亭位于西洋樓迷宮內從照片上可以明顯的看出,當年迷宮內的八方西洋亭不是純石質的,和現在複建的八方西洋亭有很大差別。
碧雲寺之石牌樓
(清末拍攝,攝影者不詳)
碧雲寺之石牌樓修建于乾隆年間,爲四柱三間沖天柱式,兩側共有四座石雕影壁屏風。石坊屏風的芯板刻有佛像、石獅。牌樓石柱滿雕雲紋,柱頂爲石獸。夾杆抱鼓石,雕刻細膩渾圓大方,在北京的抱鼓石中堪稱第一。樓頂的瓦檐及鬥拱均爲整塊的漢白玉雕刻而成,其雕刻技法和風格與金剛寶座塔渾然一體、相得益彰。照片中的石牌樓後面爲磚牌樓和金剛寶塔。
長廊
(20世紀20年代拍攝,【德】漢茨·馮·佩克哈默爾攝影)
那時候頤和園的遊客還不是很多,長廊內顯得空蕩蕩的。
大宮門前的銅獅
(19世紀中後期拍攝,拍攝者不詳)
這尊銅獅在清光緒年間,被移至頤和園的排雲門前。
大水法
(1873年拍攝,【德】奧爾末拍攝)
這時候的大水法主體機構幾乎沒有被破壞,雕刻精美的石刻仍然清晰可見。
大水法及遠瀛觀
(20世紀30年代初拍攝,攝影者不詳)
拍攝者是從澤蘭堂山遺址上由南向北拍攝的,從照片上可以看出,此時的遠瀛觀還相對完整。
法慧寺之多寶琉璃塔
(拍攝時間,攝影者不詳)
這張琉璃塔老照片出自一張明信片,拍攝時間應該在1860–1900年間。此照片的珍貴之處在于拍攝者不僅拍攝了琉璃塔本身,還把法慧寺部分殘迹給拍攝了下來,甚爲珍貴!
廓然大公之規月橋
(約1860年-1900年間拍攝,攝影者不詳)
這是圓明園唯一一張木建築未毀前的照片。此時的廓然大公躲過英法聯軍的浩劫,尚保存完好。圓明園雖然在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但仍是皇家禦園,依然有重兵看守。任何人未經許可是不能靠近的,更別說隨便照相了。所以圓明園很難有照片存世。此照片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張圓明園未毀前的建築照片,是非常珍貴的。
華藏海塔
(拍攝時間,攝影者不詳)
這張照片把華藏海塔完整的拍攝下來,同時,照片上還可以看到“雲外鍾聲”景區建築。最可貴的是照片上攝入有兩個女子,從她們的穿著看,她們應該是西方人。從此可以推斷,當年到玉泉山一帶來遊覽的外國人不在少數。
花承閣之琉璃塔
(1860年10月拍攝,【意】費利斯·比托攝影)
這是清漪園被毀前的琉璃塔的照片。從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西邊花承閣的二層屋頂。照片拍攝後的第二天,花承閣就被英軍焚毀。因爲是琉璃質地,琉璃塔不怕火燒才逃過一劫。
靜宜園之琉璃塔
(20世紀20年代拍攝,【德】漢茨·馮·佩克哈默爾攝影)
昭廟全稱“宗鏡大昭之廟”。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是爲六世班禅來京仿照日喀則紮什倫布寺建的行宮。昭廟依山而建,規模雄偉。且以藏式建築爲主體融入漢式風格的建築,1860年毀于英法聯軍之手。拍攝者是在昭廟遺址內拍攝的。
靜宜園宮門
(1873年前後拍攝,【俄】阿·愛·鮑揚斯基拍攝)
這是目前發現拍攝時間最早的靜宜園老照片。從照片上可以看到,此時靜宜園大門前的那對獅子腳下的繡球和小獅子已經遺失。
妙高塔
(拍攝時間、攝影者不詳)
妙高塔位于靜明園北山上,清乾隆三十六年建成。
南湖島
(拍攝時間、攝影者不詳)
從萬壽山南坡下望南湖島,此時島上的涵虛堂閣已被焚毀。
仁壽殿之庭院
(20世紀30年代初拍攝,【德】赫達·莫裏遜攝影)
此時,現存于仁壽殿庭院裏的四塊太湖石和銅麒麟還沒有從圓明園搬運過來,照片上隱約可看到壽星石。
石舫
(拍攝時間、攝影者不詳)
這是被燒毀後的石舫,石舫後面是荇橋,旁邊是寄瀾堂。
蘇州街之東部街面
(20世紀30年代拍攝,【德】赫達·莫裏遜攝影)
蘇州街原有的鋪面毀于1860年的大火,光緒時期重修頤和園時因爲資金原因蘇州街並未修複。20世紀80年代末蘇州街才重修一新。
昙花閣照片
(1860年10月拍攝,【意】費利斯·比托攝影)
這是昙花閣清漪園被毀前的照片,昙花閣是萬壽山東部較大的單體建築,是仿照昙花的平面造型設計建造,樓內供奉有佛像。比托拍完昙花閣不到24小時,昙花閣就被英軍焚毀。清光緒年間重修頤和園時在原昙花閣的遺址上建造了景福閣。
萬壽山
(1870–1880年間拍攝,【英】湯姆斯·理查德攝影)
這是130年前拍攝的一張萬壽山老照片。照片中表達的信息很豐富,故這張照片的珍貴程度也就不言而喻了。攝影師是站在玉瀾堂正房遺址上向西拍攝的。照片近處爲夕佳樓及院子中的太湖石遺址,遠處爲佛香閣遺址,智慧海和轉輪藏未毀,另外照片上還能清晰地看到此時的水木自親碼頭已毀,但邀月門尚存。
五彩琉璃牌樓及漢白玉大石墩
(1922年拍攝,【瑞典】喜仁龍攝影)
在北京的寺廟中,在牌坊前設大石墩僅此一處,故該大石墩尤顯珍貴。
諧奇趣
(1873年拍攝,【德】奧爾末攝影)
此照片是拍攝者站在諧奇趣東八角樓廳二樓上由東向西拍攝的。
從諧奇趣大門看諧奇趣花園
(拍攝時間,拍攝者不詳)
諧趣園
(20世紀20年代拍攝,【德】漢茨·馮·佩克哈默爾攝影)
諧趣園在乾隆時期稱“惠山園”,嘉慶改稱“諧趣園”,1860年被英軍焚毀,1891年重建。照片中正對的攢尖頂亭子爲知春亭,東邊是引鏡。西邊則是諧趣園宮門。
荇橋
(1870–1880年間拍攝,【英】湯姆斯·理查德攝影)
頤和園東宮門
(清末拍攝,攝影者不詳)
此時的東宮門前台階還沒有蟠龍丹陛,門前有擋馬用的柵欄。
雲輝玉宇牌樓
(拍攝時間,拍攝者不詳)
清漪園時期此牌樓並不存在,慈禧修建頤和園時添建了這座牌樓。照片應攝于清末民初,此時的牌樓還帶有戗杆,1944年將戗杆去掉改爲鋼筋水泥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