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爲領導跨部門、跨領域“關愛新加坡行動”的國會議長,陳川仁的一個首要任務,是動員各議員同僚、國家福利理事會和全國志願服務與慈善中心等,更好地在行善的供需兩方之間做“中間人”。
“供應”在這裏指的是提供服務的那方,如企業、機構或任何善心人士,“需求”則是指受益的那方,如居民或社會服務機構。
陳川仁(48歲)日前出席淡馬錫信托基金會舉辦的企業行善論壇,過後首次以議長身份接受《聯合早報》專訪。
他說,有一次在區內訪問居民時,發現一名阿伯的家裏有四台電風扇,便問阿伯是不是常覺得很熱。
原來,阿伯不是怕熱,而是太多好心人探訪他時給他送來風扇,導致他家裏“風扇成災”。
陳川仁說:“有很多機構都在幫助居民,比如教會、回教堂、會館、志願福利團體和樂齡活動中心,他們都在做不同的事情,但有一些重複,有的不是協調得很好,所以我很早就意識到應該更好地協調,比如有些家庭服務中心也許知道一些(受益人的家庭背景),幼稚園可能曉得一些細節。”
“這不能強制,但可以合作,成立一些小組,讓信息更加暢通,你會看到很奇妙的變化。之前會有人說這不關我的事,電郵轉來轉去沒人願意管,但慢慢地,會自然看到有人願意牽線。”
要幫助企業和社服機構配對
他想要推動的其中一個做法,是幫助企業和附近的社會服務機構配對,促進交流合作。他並不打算在“關愛新加坡”(SG Cares)名義下設立新的協調小組,而是鼓勵所有人從自己開始做起,逐步改變社會。
爲鼓勵更多員工做義工,支持“關愛新加坡行動”,國家福利理事會去年底開始同企業合作,幫助他們與公司附近社會服務機構配對,讓員工去當義工,以更固定、更能持續的方式行善。至今,已有約10家公司或機構同10多個社會服務機構“速配成功”。
這些企業或機構包括高等學府、私人企業、銀行、中小型企業和公共服務機構。義工可以輔導邊緣少年、組織活動、陪年長者看病,甚至可以在特別學校的課室充當老師助手。國家福利理事會說,他們正爲更多企業和社會服務機構配對。
此外,陳川仁也要鼓勵企業提供更靈活的志願服務事假(volunteer leave,也稱義工假),讓義工服務得以持續。
陳川仁也是馬林百列集選區議員,負責甘榜景萬岸-菜市區事務。
他走訪居民時,常感受到一些人想要回饋社會,但不知從何做起,也擔心沒有受過正式訓練。他會鼓勵這些居民先看看他的義工小組,再決定如何貢獻。讓他自豪的是,區內的義工每星期兩次爲弱勢家庭的小孩閱讀、跟小朋友交朋友,讓孩子們有個可以學習的楷模。
雖然不再是部長,陳川仁並不認爲能力受到局限。他說社會服務不是靠政策推動,不能立規矩要求公司遵守,而是關乎信念和通過實現理想來建立社會資本。
“傳統上,國會議長並不會兼顧這方面的角色,但議長的中立讓我們能同各方聯系,像是我和社會領域的聯系,以推動一些事情。……我也願意同任何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