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是宋代的一位著名的愛國英雄,靖康之變後,他率領嶽家軍與金兵大戰,差一點直搗黃龍,嚇得金國連連派使者與大宋和談。然而就在局勢對大宋非常有利的情況下,宋高宗趙構卻聽信奸臣之言,以爲嶽飛要謀反,從而用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將其收監入獄,不久之後,便連同長子一同遭害。
嶽飛的死,無疑是大宋的巨大損失,對金國來說,則是巨大的收獲。原本偏向大宋的局勢,也就此扭轉,以至于終南宋一朝,始終只能偏安一隅。
陷害嶽飛的奸臣有好幾個,其中最出名,也是出力最大的,就是秦桧。嶽飛在後世心中有多高大,秦桧的形象就會有多卑劣。自南宋以降,曆朝曆代的人們,都對秦桧害死嶽飛一事耿耿于懷,甚至還制作了秦桧夫婦的跪像,讓夫妻倆一直跪在嶽王廟前贖罪,而這一跪,就跪了好幾百年。
宋孝宗上台之後,雖然給嶽飛平了反,也把秦桧入了罪,可是並沒有滅秦桧的滿門,所以時至今日,仍然有秦桧子孫存在于世。就在前不久,一些自稱秦桧後代的人就站出來爲自己的祖先打抱不平,聲稱應該撤掉秦桧跪像,這是對他們祖先的侮辱。
此言一出,廣大網友就坐不住了,誰都知道秦桧是害死嶽飛的大大奸臣,侮辱這樣的人,又有什麽不可以呢?更何況,人家都已經死了近千年了,就算轉世投胎,恐怕也得好幾個輪回了吧。
有一說一,秦桧的後人,是否有資格要求撤掉先祖的跪像?
中國人向來有很重的“祖先崇拜”情結,不管你的祖先是帝王也好,還是平民也罷,每到年關,或者重要的節日,都是要祭拜自家先祖的。
身爲秦桧的後人,對自己的祖先抱有敬意,那是理所應當之事,也是能讓人理解的。那是否就說明,秦桧後人的這個提議是合理的呢?其實不是的,因爲孟子早就說了: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意思就是說,往上數五代的祖先,與自己還有關系,再往上,就沒有關系了。
而秦桧與他現存的後人,早就已經超脫五代之外了,按照孟子的理解,自然就不應該去管了。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秦桧後人要求撤掉秦桧夫婦的跪像,是不合理的,他們也沒有這樣的資格。
齊襄公曾報九世之仇,孔子更是說“雖百世可也”,這是否可以拿來爲秦桧後人開脫?
雖然根據孟子的意思,五世以外的事情就不應該管了。然而比孟子地位更高的孔子卻也有過“雖百世可也”這樣的言論。孔子說這話的時候,背景是他的一位弟子拿齊襄公報九世之仇這件事來問他。
所謂九世之仇,就是指周夷王時期,齊國的國君被鄰國紀國的國君在周王面前進讒言,結果導致齊國國君慘遭周夷王烹殺。這位被殺掉的齊國國君,就是齊襄公的九世祖,後來齊襄公就以報九世祖被害之仇爲由,率兵滅了紀國。
孔子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就說了“雖百世可也”這五個字,意思就是說“殺祖之仇,別說九世,就算是百世之後,也是可以報的”。
既然孔子認爲百世之仇仍可報,那麽秦桧後人提的這個要求,是否也就是合理的了呢?其實也不然,因爲孔子針對的情景是“祖先被害之仇”,而秦桧顯然是爲惡在先,他後來被孝宗殺害,乃是死有余辜。反倒嶽飛是被他給陷害至死的,所以百世之仇仍可報,對嶽飛的子孫就適用,而對秦桧的子孫,則不適用。
基因的傳承是指數級下降的,秦桧與他今天的後人,早已沒有血緣關系
其實所謂的秦桧後人,根本不必去糾結是否要撤銷秦桧跪像這樣的問題。因爲就算他們是秦桧的直系後代,過了幾百年,也早就形同陌路了。
要知道,基因的傳承,可是指數級下降的,到玄孫一輩,就只有6.25%的血緣關系了,再下一代,則基本等同于兩個陌生人之間的血緣相似性。所以說,秦桧與他現存的後人,早就已經是血緣上的陌生人了,既然是毫無血緣關系的陌生人,又何必去爲其操心呢?
綜合以上,我們可以說,秦桧後人的這項要求,是不合理的,也不受法律支持。當然了,從我國獨特的姓氏文化角度來說,秦桧後人肯定會爲有這樣的先祖而感到羞恥,也會覺得這種羞恥是加之他們自身的。然而這種想法,其實也大可不必,只要他們本身是行得正,坐得端的人,祖上有個把不忠不義之徒,又有什麽關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