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局未來幾個月將與殡葬業者、個別宗教團體和公衆接洽,就有關課題展開咨詢與收集反饋。環境局指出,展開咨詢活動是因爲有公衆較早前提出,本地是否能允許其他處理骨灰的方式。
國家環境局正在探討在本地提供陸地生態葬服務的可能性,下來幾個月將就這個課題與多方展開咨詢。
環境局昨天發表文告說,該局有意在政府管理的空間內提供上述服務。該空間相信是一個供公衆撒骨灰的公園。
該局未來幾個月將與殡葬業者、個別宗教團體和公衆接洽,就有關課題展開咨詢與收集反饋。環境局指出,展開咨詢活動是因爲有公衆較早前提出,本地是否能允許其他處理骨灰的方式。
咨詢課題包括空間的設計標准、使用者體驗、經營程序、預約安排,以及各宗教需求等事項,之後會再探討如何把收集到的意見加入相關設施中。
除了常見的土葬和火葬,本地業者目前有提供其他處理骨灰的方式,如海葬或把骨灰制成晶石。
盡管政府目前仍處于探討上述骨灰處理方式的階段,但一些亞洲和歐美國家獲准推行這樣的做法。以中國爲例,北京已經推行海葬、樹葬、花葬等生態安葬,顯示非傳統“入土爲安”的安葬方式已逐漸爲北京居民所接受。
受訪殡葬業者也都支持推行陸地生態葬的做法。
殡葬公司“心篇章”創辦人洪鈺琇指出,公司兩三星期前推出生物降解(biodegradable)骨灰甕分爲兩個部分,分別放置樹的種子和骨灰,使之自然溶解,可種在家中,無需墓地。目前,已有三名往生者采用上述做法,而公司也已接獲一些年長者的詢問。
她指出,一些國家如加拿大和美國都有設立紀念公園,讓家屬把親人骨灰撒在該處,甚至會在公園內舉辦野餐等活動。
洪鈺琇說:“很多年長者不希望在拜祭方面爲後代帶來不便,再加上有‘入土爲安’的想法,所以對海葬有所保留。因此,我支持政府計劃把骨灰撒在特定地點的做法,這樣一來家屬可以隨時探望往生的親人。”
另一殡葬服務業者鄭海船指出,近年來有更多國人選擇海葬方式,而這一提議有助提供另一選項給公衆。“我希望這個空間可以擺放小石碑,親屬至少可以知道骨灰放置在哪一處。”
新加坡佛教總會會長釋廣品法師受訪時說,這是一種與佛教教義沒有沖突的安葬方式,就如海葬和天葬一樣,最終還是取決于公衆是否能接受。“把遺體火化的做法原本讓人難以接受,但隨著時間推移,衆人也開始接受。我相信把骨灰撒在特定地點的做法也會如此。”
新加坡基督教會協會的紀木和會督指出,由于陸地生態葬並非取代任何的安葬方式,而是提供另一選項,因此在與幾位會督交談後,都認爲這項服務不會遭遇太大反對。他透露,在基督教社群裏,目前僅有一小部分的人因基督教文化傳統關系,堅持選擇土葬。
雖然沒有和他人討論身後事,但執行人員周欣穎(24歲)不排斥往生後把骨灰撒在公園的做法。“我覺得這算是對環境作出貢獻的做法之一,政府也不需要特地撥出土地作爲土葬的地方或興建骨灰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