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伊美戰爭已經過去了十多年,但人們提及當年的事件依舊津津樂道。而與這場戰爭並無關系的約旦,也同時成爲人們談論的余資。因爲在薩達姆最爲落魄的時候,約旦接受了他的女兒政治避難。當時約旦作爲美國的盟友,爲何會公然與美國作對?又爲何那麽熱心幫助薩達姆家屬呢?這裏面其實有著很多方面的原因。
進入1958年後,伊拉克與約旦又被合並,統稱爲阿拉伯聯邦。雖然他們同爲一國之民的時間僅僅半年,但這在兩個國家的民衆心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們是一家人,同爲阿拉伯兄弟姐妹。
可能也是出于這種曆史關系定位的原因,薩達姆統治伊拉克之後,一直與約旦保持著良好的關系。那個時候伊拉克是極威風的,所以不管是金錢還是物資,甚至是武裝力量,都會非常大方地資助約旦。
對于這種無私的幫助,約旦人民是看在眼中,記在心裏的,他們國家的很大一部分人對薩達姆都崇拜不已。
不僅如此,薩達姆與約旦老國王也保持著非常好的友誼。這就是國與國互動,元首與元首聯誼的過程。當海灣戰爭爆發時,約旦便因此而成爲了唯一力挺伊拉克的國家。
這時我們就知道了,薩達姆會讓自己的遺孀及女兒紛紛去約旦,可謂是最正確的決定。因爲在後來伊拉克戰敗之後,薩達姆及兒子都最終死亡。但當美國向約旦提及薩達姆家屬時,卻被約旦非常無情地拒絕了。
約旦不是完全的利他主義,接受薩達姆女兒避難,于他們也有好處
了解了薩達姆爲何會如此放心地將女兒放在美國盟友約旦來避難,那就要再看一下約旦的態度了。畢竟,接受薩達姆家屬避難,其實還是讓約旦挺爲難的。
爲難什麽?首先,約旦與伊拉克相比,他們就是小弟一枚。如此大哥都被美國滅了,約旦那就更不容一擊。所以,站在美國對立的一面來接受薩達姆女兒來避難,約旦表示壓力很大。
其次,約旦如果不接受薩達姆的女兒避難,那又有可能讓國內人民衆議:見死不救,忘恩負義。這不只是國內形象不好,在國際方面恐怕也會受影響。畢竟,任何時候還有一個人道主義之說嘛。
約旦當時就是在這樣內外皆困的情況下,最終非常堅定地收留了薩達姆的女兒。哪怕後來美國向他們不止一次要過人,但都被拒絕了。
很多人說爲了情誼,這是必須的。可如果真的站于政治角度來看此事,恐怕就不是那麽簡單了。約旦與伊拉克有情不假,可接受薩達姆女兒避難對自身也不是一無是處。
比如我們前面說過的“人道主義”,約旦元首一旦打著這張牌來接受薩達姆的女兒,他的形象在國內首先就會正義感爆棚。身材頓時高大起來的感覺有沒有?約旦王室雖然冒險,可卻獲得相對收益是板上釘釘的事。
如今,薩達姆家族的男性成員還有沒有,有的話又是在哪裏,這都非常難確定了。但他的女兒們卻可以很好的生活,並且完全不用擔心明天的人生會怎麽樣。當一個人過多了顛沛流離、混沌紛亂的生活之後,這樣的安靜人生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