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巨額虧損的壓力下,許家印的造車夢正在悄然降速。
3月22日,恒大健康發布盈利預警,預計2019年度錄得淨虧損約人民幣49億元,相比上年度的14.28億元大幅擴大243%。
其中,被許家印寄予厚望的新能源汽車業務預計將錄得32億元淨虧損,占淨虧損總額的65%。
然而,由于平台過于老化,無論是外觀設計、硬件配置還是續航裏程,NEVS 93全面落後于時代,補貼後售價卻高達16.98萬元,消費者接受度可想而知。2019年的各大電動車銷量榜單,沒有一個出現NEVS 93的身影。
這款生不逢時的電動車,趕在2019年6月底匆忙量産下線,很大程度上是爲了滿足許老板定下的“恒大首款電動車6月份全面投産”的KPI。
就連恒大自己,似乎對于它的銷路也並不樂觀。除了去年年中的一波宣傳推廣外,網絡上很少聽到這款車的消息;亦有恒大內部人士向媒體透露,NEVS 93“並沒有面向市場正式交付的計劃”,目前主要少量交付給集團內部使用測試。
與NEVS 93的陳舊保守相比,另一款“恒大系”新車則徹底放飛了自我。
今年3月初,恒大與瑞典超跑公司柯尼塞格在日內瓦聯合發布首款新能源超跑Gemera,搭載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和三台電動機,最大馬力1700匹,峰值扭矩3500牛米,0~100km/h加速時間僅爲1.9秒。
三個月後,恒大舉行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夥伴峰會,董事會主席許家印宣稱,恒馳的首款量産車——“恒馳1”計劃于2020年上半年亮相,2021年量産。
此外,恒大計劃在三年內投入450億元造車,每一年的投資額依次爲200億元、150億元和100億元。
人員配備方面,早在2019年3月,許家印即已下令從集團員工中挑選約2000人,調入新能源汽車板塊工作,盡快形成戰鬥力。
按照許老板的構想,恒大要用3到5年時間,成爲全球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這一切的基礎,是恒大最核心的地産板塊保持穩定增長,能夠持續給造車板塊輸血。
然而,根據恒大集團公告,公司2019年淨利潤預計約爲人民幣335億元,相比2018年的665億元下滑約50%,遭遇腰斬,盈利能力顯著萎縮。
知乎上有疑似恒大員工的網友爆料稱,集團已經抽調1.2萬人加入恒大寶,每人分配50個恒房通用戶,自己拉團隊、賣房子。未來,恒大寶的人員規模將擴充至3~5萬人。
顯然,許家印希望將恒房通首戰告捷的經驗盡快複制粘貼。
首批調入恒大寶的“骨幹”中,就有來自恒大新能源汽車板塊的約180名員工。
從多位網友的言論來看,被動加入恒大寶、擔當銷售工作,對多數人而言並不是一份美差。未經證實的傳言稱,恒大寶按周考核、末尾淘汰,工作壓力著實不小,甚至有變相裁員之嫌。
恒大的新能源汽車板塊暫無産品可賣,研發技術和支持職能人員占了多數。假若要求這些員工轉崗銷售,無異于逼迫離職。
但對于許家印而言,恒馳的重要性顯然遠不如恒大。而在恒馳亮相之初,恒大董事長夏海鈞即坦言,未來將推出“買樓送車”,帶動地産銷售。
孰輕孰重,許老板清醒而務實。
3
除了將部分人員調去賣房外,恒大造車的“買買買”也按下了暫停鍵。
2019年1月,恒大健康斥資9.3億美元,收購瑞典國能汽車NEVS的51%股權,獲得發改委和工信部新能源汽車制造雙資質,就此開啓全球大采購。
但衆所周知,投資計劃和戰略合作的實際成色有幾何,關鍵要看紙面內容有多少能夠落地,否則大家只是互相刷一波存在感。
按照此前規劃,恒大今年將在造車方面再投入150億元,相當于2019年集團淨利潤的近一半。
但在盈利大面積滑坡的情況下,許家印正在動員恒大的每一個員工賣房,包括原本造車的人。這150億元造車錢是否仍將如約到賬,或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事實上,2020年以來,恒大尚未宣布任何一筆與造車相關的投資或收購。許家印“能買的核心技術和企業都買過來”的豪言壯語,已經成爲過去式。
家大業大的恒大需要時間來應對沖擊,放緩節奏、重回利潤增長軌道。但具體到造車這件事上,時間並不站在許家印這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