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了解更多創業思維,行業趨勢及創業項目,可後台私信小編或留言回複:創業 了解更多行業內幕,以及創業幹貨。
大量有關企業失敗的研究關注的都是失敗的原因及後果,很少系統性地思考創業失敗的基本類別。盡管創業失敗的原因千差萬別,但可以劃分爲幾個基本類別。法國康城大學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的研究員納比爾•柯利勒在傳統創業理論關注外部環境和資源的基礎上,整合了差距理論,爲研究企業失敗問題提供了補充性的視角。他發現,相對于經濟效益而言,創業者滿意度可能是影響成敗更加重要的因素,對創業預期進行有效管理可能是創業者更加重要的功課。
唯環境?唯意志?唯情感?
研究創業失敗有三種主流的分析框架:環境決定論、唯意志論和情感論。分別從外部環境、企業和個人三個層面對創業失敗問題進行分析。
環境決定論認爲,企業失敗與否,環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認爲創業者無法控制的外部環境條件發揮著關鍵作用,在外部環境不佳的時期(區域)創業,企業注定會失敗。
然而,環境決定論難以解釋那些業績持續表現不佳,且資源破壞大于資源創造的企業。因爲根據該理論,這類企業應該退出市場,但現實中卻有大量該類企業仍然在持續經營。
唯意志論者則認爲,企業層面的因素比外部環境更能決定創業成敗。因爲相同環境和相同行業下,一些企業成功,而另一些企業會失敗。該理論認爲,初創企業失敗是因爲創業者的決策失誤或能力不足,因而導致企業資源匮乏。
情感論則關注創業者個人的特性,如積極性、責任感和抱負等,這可以解釋爲什麽一些創業者有可用資源但選擇放棄,而另一些創業者會繼續維持表現不佳的企業。情感論建立在差距理論基礎上,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目標-成績差距理論”,初始目標與實際績效之間的差距,決定著創業者的滿意度。由于創業者目標不同,他們可能會對特定經濟績效做出不同反應。當公司績效較低時,受經濟驅動的創業者滿意度會降低,更有可能退出市場。相反,如果驅動創業者的目標主要是非經濟目標,績效較差時,他們更有可能感到滿足並堅持下去。
二是“預期-現實差距理論”,即當前情況與創業者預期間的感知差距,決定著創業者的滿意度。當績效一定時,預期較高的創業者“預期-現實差距”較大,滿意度更低,退出市場的意願也更強烈。
創業失敗的8個類型
綜合上述三個經典的企業失敗理論,柯利勒基于創業失敗的三個關鍵維度(非自願退出、創業者失望和企業效益差),將創業失敗劃分爲8個類型。範圍從“徹底失敗”到“未失敗”。在這兩個極端中間將“失敗但仍然堅持”分爲3個類型:“經濟效益下滑但仍然維持”、“創業者失望但仍然維持”,以及“經濟和心理失敗但仍然維持”。對“失敗退出”的3個類型進行了區分:“因初創企業經濟效益差而退出”、“因創業者失望而退出”,以及“爲避免(個人和企業)徹底失敗而退出”。
徹底失敗 指的是資源破壞和創業者失望導致的退出,描述了所有不同程度的失敗:創業者既沒有充足的資源,也沒有足夠的積極性和決心確保新創企業的持續運營。該類型與資不抵債導致破産的失敗概念相關。
經濟效益下滑但仍然維持 盡管初創企業經濟效益不好,創業者也會因爲維持運營,以便實現最初的願望而感到滿意。很多創業者受到非經濟目標的驅動,如權力、地位或社會認可,以及爲更高的生活質量而改變生活方式。如果企業資源足以允許其實現非經濟預期,創業者就會維持經濟效益下滑的企業,利用企業資源(包括通過家人朋友、補貼或銀行借貸籌資)實現個人目標,而不是確保企業的成功。
創業者失望但仍然維持 盡管創業者會維持效益不錯的幸存企業,但仍然會因爲未達到最初的預期而感到失望,這主要與以下非經濟動機相關:(1)取得成就;(2)實現工作生活平衡;(3)期望獨立。該類型存在以下3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有抱負或過度樂觀的創業者,始終對現有成就感到不滿。盡管存在感知預期-現實差距,創業者仍然會選擇維持運營。第二種情況是通過縮減個人生活開支而確保新創企業成功。這類企業的成功,以家庭生活爲代價給創業者帶來無形的壓力、工作時間超長以及較多的工作生活沖突等。第三種情況是創業者因爲並購或將股權出 售給合作夥伴,失去自主權而感到失望。
經濟和心理失敗但仍然維持 鑒于其在資金、精力、時間和情感上的投入,這些創業者可能會對新創企業形成強烈的責任感,盡力維持表現不佳的企業。他們認爲,退出的決定可能被視爲不可思議,而堅持下來被視爲是一種責任義務。該類型還有另一種情況,即爲了延遲退出經濟效益下滑企業,持續投入個人資金資源的創業者。
因初創企業經濟效益差退出 盡管初創企業經濟效益時好時壞,這些創業者也會因爲實際情況達到了其最初預期而感到滿意,這與獲得個人財富的外部目標相關。該類型的創業者利用企業資源(包括通過家人朋友、補貼、銀行借貸等方式籌資)滿足個人需求而非確保新創企業存活。
因創業者失望退出 該類型的初創企業,有能力創造足夠的資源確保其在所有者的控制下持續運營。但創業者會因現實情況未達到其最初預期而感到失望,進而選擇放棄效益較好的企業。企業失敗不僅與資不抵債被迫退出相關,還與實際情況未達到創業者預期而終止業務相關。該類型的企業,還包括以非經濟目標爲主的創業者。他們會因爲失去自主權,無法平衡工作和家庭責任,或是新機遇開拓失敗而放棄這類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
如果想了解更多創業思維,行業趨勢及創業項目,可後台私信小編或留言回複:創業 了解更多行業內幕,以及創業幹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