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億人口,30歲的年齡中位數,1.4億網民,每年5%以上的GDP增長……這些都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印度尼西亞(以下簡稱印尼)的市場優勢。從17年起,這個龐大的市場就吸引了無數中國創業者紮堆前往,但成功掘金印尼的人屈指可數。
那麽,這個市場到底值不值得布局,如今的印尼還有多少紅利?3月13日,在赤子城科技、華爲雲、白鯨出海聯合主辦的線上沙龍中,印尼知名音頻社區平台PenyuFM聯合創始人李自然分享了他的觀點。
他認爲,印尼是整個東南亞地區最重要的市場,目前還有兩到三年的窗口期,音頻、快消等垂直賽道仍有很大空間可挖掘。
作爲一名連續創業者,李自然嘗試過電商、社交、內容等方向,他打造的科創自媒體《李自然說》總播放量已超過2000多萬次。
“得印尼者,得東南亞。”李自然分析。他認爲,在整個亞洲創投市場,來自硅谷和北上廣深的創業者大多擠入了印度,即便對東南亞創投有興趣,來自美國的競爭者們也更願意把目光鎖定在國際化的新加坡。
相比之下,印尼的互聯網市場受到歐美的關注則相對較少,但這實際上給中國創業者留下了更多時間與機會。
兩年窗口期搶占灘頭:避開巨頭競爭,從垂直領域切入
既然印尼具備互聯網蓬勃大發展的好土壤,本土創業者戰績如何?目前,本土已經誕生了百億美金的超級獨角獸,最典型的代表是Gojek。Gojek是一款功能全面的超級App,支持打車、外賣、快遞、支付等生活基礎服務,相當于美團、滴滴、支付寶的結合。就在前幾天,這家公司又獲得了12億美元的融資,用于進一步的擴張。
除此之外,他鼓勵創業者們挖掘更多垂直領域。比如大的電商聚合平台早已巨頭紮堆,但是電商帶貨等內容生産方面,印尼還是遲國內不止一步。我們每天看李佳琦、薇娅直播,卻幾乎從未聽過有“印尼版李佳琦”。在印尼,除了娛樂、生活方式類網紅,科技測評、電影推薦、科普等類型都尚在萌芽起步期。
線下、快消大有機會:“印尼消費競爭相當于30年前的中國”
與國內市場創業者紮堆線上互聯網領域不同的是,印尼市場還呈現線下消費比例更高的特點。因此,從線下品牌入手不失爲印尼創業的一個好的選擇。
目前的印尼消費市場競爭程度相當于30年前的中國,而消費能力卻相當于10年前的中國,但是撐得住的品牌卻不太多,已有的消費品牌正面臨老化、過時的危機。例如,年輕人吃的果凍還和20年前一樣的品質和口味。
與此同時,新一代的消費者卻已經成長起來,人們已有認可品牌的意識,願意爲服務買單。只是在印尼,工資水平普遍不高,高端消費品價格卻較高,很多人消費不起。因此,高性價比的新品牌有很大的機會。
以新加坡品牌“艾雪冰激淩”爲例,由于價格適中、品質過關,“艾雪”深受當地人歡迎,進軍印尼3年就實現60倍的快速成長,在印尼的銷售額已達到幾十億。李自然強調,如果有魄力深耕當地,實體産業幾年內或許也能實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