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莉明之前,從沒有女性擔任過內政部的政治職務。被詢及她如何被“相中”,出任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笑說:“這個問得好,下次你見到總理可幫我問問他。開始時我其實沒有意識到內政部從未有過女性擔任部長、政務部長和次長等,直到正式宣布時,有人恭喜我,我才意識到。”
訪問前一天適逢楊莉明出任內政部第二部長一個月,但她半個月前已在國會通過基礎設施保護法案。她在新工作崗位上仍屬摸索階段,卻已“發現自己還是蠻喜歡的”。
“爲什麽呢?因爲關系到整個社會風氣,關系到人們能不能安心過日常生活。我還是蠻喜歡的。”
說著說著,楊莉明猛然想起與內政部的唯一淵源——她的母親曾是一名女警,那還是母親人生裏的唯一一份工作。
同時兼任三個政治職務,楊莉明表示科技幫上大忙,讓她不需要分身乏術,到不同辦事處。“比較困難的是腦袋一直在轉,這一刻在想內安有關的問題時,必須抽出足夠時間,更深入了解然後提出可行方案;下一刻又要轉過來思考跟培訓有關的問題。”
近兩小時的訪問全程都使用流利華語的楊莉明,形容內政部的工作“比較剛性”,而人力部的工作“就很柔”。
“確保基礎設施保護法案妥當是很剛性的,而專業人士轉業計劃(PCP)的設計要適當,這關系到個人如何能夠適應新工作、新行業。如果PCP門檻設得太高的話,那是不是能幫助人們成功跨過去?如果不能,就是做得不夠好。而總理公署的工作需要不同的態度——鼓勵生育、結婚,不是定個法律、設個課程就能解決的,這關系到個人對人生的態度,我們要怎樣影響和鼓勵他呢?這三份工作都很有趣。”
2006年從政前,楊莉明曾在經濟發展局服務10年,也曾在全國職工總會工作五年。“人力部的工作有一種緊迫感。我們要編織就業安全網,如果能夠盡快把這樣的安全網建立起來,受惠的是你的同胞。我未必認識每個受惠于PCP的人,但可以想象受到經濟和科技沖擊的人,他們原本得擔憂要怎麽面對家人,這關系到尊嚴問題。”
說到此處,楊莉明眼眶泛淚、鼻頭泛紅,但她沒因此停下來,顯然不想讓情緒幹擾思緒。“經過PCP的人,可以想象他們松了一口氣,周末跟孩子一起時沒有壓力,過年過節(對家人)可以有更好的交代。所以你說這工作是否很有意義?”
“幫助企業起到的作用可能更大,企業聘用五六十、一兩百人,能轉型的話,幫助到人的範圍更大。”
“人力部這方面的工作不是很搶眼,但是必須做。一步一腳印爭取到5000個企業加入精益企業發展計劃,要多努力才能達到這成效?”
《2017年人口簡報》顯示,我國整體生育率持續下滑,從前年的1.24跌至去年的1.20。盡管如此,協助管理人口及人才署的楊莉明強調不會感到消極,而是“以左腦嘗試理解問題”。
她說,獎勵生育初期起了一定作用,但政府後來發現許多年輕夫婦也重視住房、教育,乃至學前教育。“所以在過去兩三年裏,總理公署最重要的是協調工作,找國家發展部討論住房方面能不能再加速(興建);學前教育方面,找社會及家庭發展部要求加大力度;瓶頸既然是師資,就找教育部,因而設立學前教育學院。”
“我們還非常關注職場氛圍……勞資政夥伴定了靈活工作的標准,打造親家庭的環境不只是願景,也要通過務實的辦法推動,不是所有工作都能靠法律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