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什麽是科幻片?來自百度百科的解釋是這樣的,科幻片是類型片的一種,該類作品采用科幻元素作爲題材,以建立在科學上的幻想性情景爲背景,在此基礎上展開敘事的影視作品。
科幻片作爲人們最喜愛的電影類型之一,以其超越現實的可能、天馬行空的想象、酷炫華麗的特效深深地吸引著人們的眼球。
誕生于1902年的《月球之旅》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片,從此也開啓了電影新世界的大門,在之後一百年的發展曆史中,誕生了無數的經典作品,諸如《異形》《終結者》《黑客帝國》《生化危機》等系列電影。
《銀翼殺手2049》
發達的科技,逐漸取代人類
作爲科幻片的重要標志之一,發達的科技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而未來的科技成果,總的來說,可以分爲兩大類:軟件,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硬件,機器人。
01
在軟件上面,“人工智能”由代替人類做一些簡單重複的決定,到提供數據、信息等支持、參與人類重大事件的決策,最終演變爲獨立思考、將人類視爲最大的威脅進行鏟除。
《生化危機》
以保護全人類爲目標的“紅後”,簡單粗暴地執行著開發者所設定的程序,作爲一個“人工智能”,它將理性和利益最大化做到了極致,沒有絲毫對生命的惋惜,以及情感上的猶豫。
這也就是“人工智能”與“人”的區別,前者是理性的産物,不包含情感與人性,依靠簡單的程式處理複雜的問題,簡單高效地完成著人類給予的任務,極少出錯;而後者是理性與感性的完美結合,在追求效率、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也考慮到了人的情感、生命的意義。
在“一個人與一百個人,必須選擇犧牲一方而救助另一方?”這樣的問題上,“人工智能”會迅速選擇放棄一個人而去救助一百個人,而“人”會猶豫躊躇,會反複思索,遲遲不肯下定決心,因爲“一個人的生命與一百個人的生命在本質上沒有區別”。
兩種選擇,孰是孰非?是有待思量的問題,也是“人工智能”發展所需要考慮的情況。
《終結者》
《終結者》系列中的人工智能“天網”,上線之後計算出人類的存在是其存在的最大威脅,所以決定以“全球核戰爭”的方式毀滅人類;爲了阻止未來的人類打敗自己,派遣衆多的“終結者”機器人穿越時間來殺害未來人類的領袖。
《阿麗塔:戰鬥天使》
科幻片中最發達的科技大都可歸納爲“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科技出現時最初的意義一定是個爲了人類更好的生存發展,但科技發展到極致,是否會背離了“初心”?在“人工智能”代替人類思考,“機器人”代替人類勞動的同時,人類本身存在的意義又將何去何從?
惡劣的生存環境,源自人類的咎由自取
在我觀看了衆多科幻片後發現,影片中未來人類社會的生存環境都極其惡劣,似乎沒有一部影片呈現的,是和今天相類似或者更好的生存環境,原因或許是外星人入侵、行星毀滅,但更多是源自人類的咎由自取。
這部分內容就把《流浪地球》《環太平洋》這類的影片排除了,前者惡劣的生存環境因爲太陽壽終正寢、即將毀滅導致的冰天雪地,而後者是因爲黑洞所傳輸而來的“外星怪獸”。
《頭號玩家》
《銀翼殺手2049》中的地球海平面上升,空氣質量持續惡化,城市或者被失控的廢棄物填充爲舉目無際的垃圾堆,又或者在巨大的輻射之後成爲一座座空城,人們生活在一個個“黑盒子”般的房間,也時刻抵禦著風暴的來襲,而樹木也成爲了極其稀有的資源,全球僅存的綠色是一朵小花,叢林與昆蟲給也只能在投影中出現。
《機器人總動員》
簡單的背景講述加之影片中所描述的生存環境,我們很容易將未來滿目瘡痍的建築物、毫無生機的城市廢墟、隨處可見的垃圾聚集地、岌岌可危的社會生活,同現在人類對于自然資源的無節制開發、對生態環境的肆意破壞聯系到一起。這也正是這類影片給予現在人類的警示與思考,現在這種竭澤而漁的發展方式,能否支撐著我們走向未來?人類社會也急需探究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銀翼殺手2049》
《銀翼殺手2049》中華萊士的公司創造出了新的“複制人”,他們作爲人類的複制品與替代品存在,植入虛假的、被創造的記憶,機械式地接受著長官的一次次命令,維持著人類社會末的生存秩序。“複制人”不能稱之爲一個真正的人,是因爲他們沒有靈魂,而靈魂來源于生命的經曆與積累;但僅存的普通人也很難稱之爲人,是因爲他們逐漸喪失了人性,僅剩下基本欲望和生存本能。
《逃出克隆島》
這兩部影片有個共同的特點,爲了維持人類本身的延續,而創造出了“複制人”與“克隆人”,這些“制造品”不被人類當作真正的人,只是維持人類社會延續的手段與工具。爲了一己私欲,肆意的“制造”人,不把人當作人,此時的人類已經喪失了“人性”,而僅存的”人性“更顯得彌足珍貴,他們不一定存在于“原生”的人身上,而是存在于每一位善良的、散發著“人性光輝”的人身上。
影視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這裏是@哇噻電影,看影視,品生活。
寫作不易,辛苦讀者朋友點個關注,點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