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是因印度板塊開始向北向歐亞板塊擠壓,由此引起昆侖山脈和可可西裏的隆起而逐步形成。隨著印度板塊不斷向北推進,並不斷向亞洲板塊下插入,青藏高原在對此上升階段中形成。作爲世界上世界上最高、面積世界第二大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4500米,面積250萬平方公裏,占中國國土面積的23%,有“世界屋脊”、“雪域高原”和“第三極”之稱。
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條件限制了其自身的發展,西藏地方曆史上只有吐蕃王朝算得上曾經的區域強國,而其他大部分時間內青藏高原都缺乏強有力的地方政權。因此雖然中原王朝直到元代才實現對西藏地方的控制,但在此之前西藏地方也只有吐蕃王朝時期算是對中原王朝構成威脅。
佛教的傳播,西藏接受佛教晚于中原
因此不論是阿契美尼德的大流士一世,還是亞曆山大大帝,抑或塞種人和安息人,都進入了印度,但無法進入中原。而只有阿拉伯帝國在怛邏斯與唐朝軍隊爆發過真正的戰役,而怛邏斯仍然距離長安極爲遙遠,因此唐朝雖然戰敗,勢力退出了西域,但唐朝的安全威脅仍然是北方遊牧民族、吐蕃王朝和內部,輪不到阿拉伯人說話。
這種情況直到歐洲開始近代化以後才發生改變,畢竟青藏高原擋不住來自海上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