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日前,亞洲知名集約化無土水培果蔬種植企業利農集團完成新一輪數千萬美元融資,投資方爲海納亞洲創投基金(SIG)。本輪融資所得資金將繼續使用于種植基地和産地後置倉的建設,完善其在珠三角和長三角業務布局。
利農集團成立于2004年,是中國唯一一家集育種、種植、生産和加工爲一體的農業運營商,其核心業務覆蓋葉類蔬菜、茄果類農産品的種植、加工和流通環節。利農集團富有特色的“自營産地+後置倉”的P2C(産地直達貨架)模式,將生産和保鮮集約至“産地一公裏”,通過規模化基礎設施矩陣,模塊化種植體系,標准化的采後保鮮處理,重塑蔬果價值鏈,爲新零售渠道提供穩定的蔬果供應鏈服務,做到農産品采後18小時內直達終端貨架。利農2019年年産量達數十萬噸,已在永輝超市、樸樸超市、沃爾瑪、大潤發、元初等頭部零售商渠道得到規模化驗證,並保持持續盈利能力。
劇烈變化的下遊,供應鏈成勝負關鍵
利農集團CEO馬承榕向36氪表示,零售渠道的核心競爭力分爲三塊:食品安全、産品質量、供應鏈資源;疫情加快線下“農改超”進程,線上生鮮電商也借機取得更高市場份額,而在這個過程中,供應鏈明顯成爲生鮮零售的核心競爭力。
“五年前,大家說最難做的是‘最後一公裏’,現在物流解決了,爲何還是不行?本質上還是供應鏈問題。”馬承榕表示,雖然目前行業在陣痛,但在未來三到五年,會有相當部分下遊的頭部零售商,一定會鞏固或者創建上遊供應鏈。
生鮮電商解決的是去經銷環節,提高流通效率的問題,但在馬承榕看來,生鮮産業鏈近些年並沒有被經銷商層層盤剝。一個現實原因是,渠道很難直接面對最上遊供應商,供需兩端的問題均十分尖銳。
從上遊來看,勞動力緊缺導致用工成本上升,生産端仍以粗放經營的小農經濟爲主,集約化程度低。流通端情況類似,冷鏈覆蓋率極低。根據一項行業數據顯示,歐美發達國家冷鏈覆蓋率高達85%,而國內目前僅在10%~15%左右。除此以外,流通環節相對割裂且冗長,産地到貨架往往需要3~5天時間。
利農P2C模式對于生鮮價值鏈的重塑分爲兩個階段:一是在生産端加強標准化、大數據應用,實現産量可控、品質可保、商品可追溯;二是通過後置倉節點,將蔬果保鮮,加工,包裝等到貨架前作業後置到産地,減輕零售商和生鮮電商的前端成本壓力,零售商可以更專注用戶體驗。
利農水培種植蔬菜基地
利農生産端采用“土培+水培”差異化種植方案,其中水培技術將蔬菜種植流程標准化,規模化,這集中體現在:1、提高市場化程度,僅爲行業平均水培種植成本的15%,降低多達90%農藥使用量;2、大幅提升生産效率,畝産提升4~6倍,降低80%種植周期,一年可以種植多達15茬~16茬;3、高技術含量,提升50%植物耐受溫度,可快速規模化複制;4、蔬果種植數據系統,根據區域消費習慣,動態調適宜品種、種植規模、配套設施。
後置倉作爲變壓器,也大幅提升商品貨架期。馬承榕向36氪表示,蔬菜跟海洋水産類似,高效預冷處理能顯著延長貨架期。利農供應給客戶的蔬菜,能做到包裝後至少7天不會變色。而換做過去通過代辦跟農戶收貨,送到當地加工廠預冷,至少已經在采摘後4h~8h後,貨架期將大打折扣。
預處理能顯著減少損耗。蔬菜從産地到終端門店,損耗問題十分突出,中間有一個“改刀”環節,將壞葉、黃斑葉、老化葉去處後再上貨架,“一刀下去會有30~35%損耗。”馬承榕表示,盡管上遊蔬菜整體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但有相當部分在運輸和批發過程中損耗掉。
後置倉也顯著減輕零售終端的壓力。前置倉並非孤立存在,一般需要城市中心倉進行貨物加工、分揀、配送作業。馬承榕告訴36氪,利農當初決定做後置倉,便是定位于幫助爲零售商提供全價值鏈服務,以需定産,直連農場和超市,減輕中心倉勞動力、用地等綜合成本。
利農蔬菜清洗、甩幹、包裝流水線
先進種植技術、標准化生産、以及高效流通服務,利農這一模式已經過層層考驗。資料顯示,在疫情期間利農提供的果蔬産品占合作超市總量30%以上,爲其第一大果蔬供應商,産品及服務已規模化複制于福建、廣東等兩省。
截至目前,利農擁有合計4個大型産地後置倉,20個種植基地,2萬余畝的種植規模,其中水培種植規模超過1500畝,並以每年千余畝的速度擴張。
對于接下來的發展規劃,馬承榕告訴36氪,一方面,預計今年三季度進入華東區域,2021年進入華北市場,逐步完成“長三角+珠三角”的産地經濟圈覆蓋;同時鞏固水培技術優勢,預計到下半年實現日均50萬份水培蔬菜産能;此外,打造“樣板”水培基地及後置倉,對外輸出標准化生産技術和集約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