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主任丁荷生教授帶領的一批研究人員,已初步完成恒山亭清代遷葬墓的田野調查工作,並希望經過整理後能勾勒出開埠時期最早一批本地華人移民的面貌。他們至今找到469個清朝墓碑,而這些墓碑源自本地最早的福建人墳場恒山亭。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的一批研究人員已初步完成恒山亭清代遷葬墓的田野調查工作,他們從田野調查中所找到的資料,經過整理後將能更好地勾勒出開埠時期最早一批本地福建移民的面貌。
國大中文系主任丁荷生教授兩年前獲得國家文物局文化遺産資助津貼計劃的資助,開始和國大高級研究員許源泰博士一起帶領一批研究助理,到位于安萊蓋路(Onraet Road)的一片熱帶雨林搜尋清朝古墓碑,並有系統地記錄和整理所找到的每一個墓碑。
恒山亭位于
今日中央醫院一帶
他們至今找到469個清朝墓碑,這些墓碑源自本地最早的福建人墳場恒山亭。恒山亭原來位于石叻路和尼路之間的山丘(今日中央醫院一帶),後來因英殖民地政府要擴建中央醫院,便把恒山亭的墳墓遷移到咖啡山一帶。時間一久,這批清墓漸漸被人們遺忘,最後湮沒在茂密的熱帶雨林中。
2012年,尋墓人吳安全、吳安龍兄弟在尋找本地先賢陳金殿的墓時,無意間發現了這批清代墓群,經調查後認定是恒山亭的遷葬墓,墓主人屬于我國開埠時最早的一批華人移民。
丁荷生申請到文物局的資助津貼後,開始組織一批大約有20名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的研究助理,前後不下10次到咖啡山旁的老樹林搜尋清朝古墓碑,每次至少花上四五個小時。爲了方便田野工作,他們請人清理樹林裏的雜草樹木,卻還是免不了被蚊蟲螞蟻叮咬。
丁教授接受本報訪問時說,根據舊記錄,他們應該能找到800多個清朝古墓,但至今只找到469個墓碑。粗略統計,當中包括189個道光(1821-1850)墓,44個鹹豐(1851-1861)墓,5個同治(1862-1874)墓和8個光緒(1875-1908)墓。有好些墓碑因損毀或不完整,還無法確定年代。
32座墓碑屬同一蔡氏家族
這批清朝古墓碑中,年代最早的是“道光六年”的191年古墓。墓主人是來自福建坂王的謝光澤,他去世的年代是“道光六年葭月”,即1826年的農曆十一月,離新加坡開埠才七年。墓碑上沒有後人子嗣,他很可能是獨自過番,最後客死異鄉。
丁教授說,他們從墓碑中統計出這批早期的福建拓荒者來自133個原籍地,當中包括海澄、廈門、南陽、龍津、謝倉、彭山、鄭店、同安、長泰、東山、美山等。經過核查,主要來自漳州、泉州、廈門、福州和莆田等地。
一個有趣的發現是,當中40座墓的原籍地皆是福建龍海謝倉,其中32人還是來自同一個蔡氏宗族。其他的姓氏包括陳、楊、李、林、王和黃等。
馬六甲早期的一位甲必丹蔡士章也是來自謝倉。丁荷生今年9月特地走訪謝倉,希望能找到更多資料,結果他在村裏的蔡氏家廟看到兩塊碑文,記載著蔡士章的後人曾在嘉慶年間回謝倉老家修家廟,碑文中還談到置祀田來維持家廟的運作。
丁教授說,馬六甲三寶山過去也有類似的做法,靠置産來維持運作開銷,但是恒山亭卻有不同做法,他們會派和尚到港口向來自中國、越南、泰國等地的漳、泉船只“化緣”,只有繳付香油錢的船只,如果遇到船員身故,方可埋葬在恒山亭。
研究人員這次也從恒山亭的清代墓群中找到三個和尚的墓碑。當中年代最早的墓,屬于育深禅師。出家人不在墓碑上列明祖籍地,而是以“隱秀”代之。育深禅師圓寂于“道光丁未年蒲月”,即1847年農曆五月。碑上還列出兩名孝徒俊德和行德,還有孫徒慧圓。
丁教授說,他們已申請到文物局的另一項文化遺産資助津貼計劃,在恒山亭遷葬墓的記錄存檔工作完成後,會到武吉布朗、姓王山和老山等處,繼續搜尋、記錄和整理新加坡的清代墳墓。他預計還能找到大約500個清朝時期的墳墓或遷葬墓。
丁教授也正在帶領國大中文系研究生,一起利用地理訊息系統(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簡單GIS)來捕捉新加坡曆史的方方面面,包括華人廟宇、消失的鄉村、消失的華校、早期的名人等。把所有資料串聯起來後,大家就能更清楚地認識新加坡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