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數百萬外賣騎手,他們的生活正因爲疫情發生各種各樣的變化。
最近,美國《時代周刊》發布了抗疫群像,外賣小哥高治曉,成爲登上這個世界範圍內最有影響力新聞雜志之一的封面的華人面孔。
這期《時代周刊》的標題叫“When The World Stops”,翻譯過來就是“世界靜止之時”。
此外,美團外賣計劃每月投入約4億元,推出複工“流量紅包”,針對原主要依靠堂食、需要開拓線上渠道的新上線商戶,均可享受到7-14天的“新商戶扶持流量”。
要知道,餓了麽此時的做法是直接減傭,美團卻頂著一季度虧損以及接下來幾個季度業績下滑的巨大壓力,在傭金占比下降時堅持采取的是返傭、流量紅包與補貼等幫扶措施,雖然是實打實讓利,但看上去似乎有些吃力不討好。
美團打的什麽算盤?
實際上,減免傭金,通過價格刺激,在短期內的效果可見,但明顯是飲鸩止渴,一旦價格刺激停止,商戶減免下來的錢不一定會再投入到線上運營中,如此一來沒有實現開源,商家和平台將很難做大規模。
而跟國外外賣平台普遍超過30%的傭金比例來說,中國外賣行業傭金比例一直是比較低的,如果要維持平台健康發展,降傭顯然不能持續。
而返傭側重的是帶動外賣增長,外賣平台幫著商家一起 “扛事兒”
在流量、返傭以及貸款等層面給予商戶支持的基礎上,美團外賣還與受益商家共同組成“春風夥伴聯盟”,包括木屋燒烤、大鴨梨、京味齋等數十萬商家成爲首批聯盟商家,在美團外賣的多維度扶持下,首批聯盟商家平均營業額增幅超過80%。
此外,爲更好地滿足疫情期間餐飲商家開展外賣服務的需求,美團外賣推出“商家上線綠色通道”,全面提升店鋪審核效率,與餐飲商家共渡難關,僅需5步就能開通,最快3小時之內就能完成資質審核,當日即可營業。
美團鼓勵商家先開源再節流,將在線平台將訂單量做起來,這樣的複蘇才有意義
2.真相二:399萬外賣小哥賺走超80%傭金
除了一手扶持商戶,爲了助力複工複産投入了更多的資金保障,是預虧的另一個原因。
美團外賣還有一個數據——2019年全年,僅騎手費用一項,美團外賣總計支出就超400億元,而2019年全年美團外賣傭金收入爲496億元。
美團發布的《2019年外賣騎手就業扶貧報告》顯示,2019年在美團平台就業的外賣騎手共有398.7萬人,其中25.7萬人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這些騎手中已有25.3萬人實現脫貧,脫貧比例高達98.4%。
這就解釋了“外賣騎手”這個新興職業,爲什麽這兩年頻頻被提到:今年3月初,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的16個新職業中,“網約配送員”的工作範圍就包含了“外賣騎手”。
守護好疫情中的生命線,這個曾經厮殺最爲慘烈的行業,火藥味漸漸變淡了,人情味更濃了。
3.真相三:敢于犧牲短期利益,是長期主義的勝利
在自身短期虧損的情況下,美團外賣敢率先另辟蹊徑,得益于兩個關鍵詞:
一是美團無論做什麽,都沒有偏離“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這句話,疫情期間也是如此。
美團在1月26日,就第一個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隨後迅速推廣全國。2月12日,美團外賣在“無接觸配送”基礎上升級推出“無接觸安心送”:
在騎手和用戶協商餐品放置指定位置、避免面對面接觸的無接觸配送基礎上,以商家端和配送端的“電子卡+實體卡”形式,展現廚師、打包員、騎手的健康情況及餐箱消毒情況等安全防護信息。
這項服務的意義在于,它做到了食品安全信息全程可視化、可追溯。
美團外賣在“無接觸配送“的基礎上,與各地政府部門先行先試,在全國分批投放1000台外賣智能取餐櫃,解決著人們的吃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