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一名駐英的出色外交官,劉曉明大使深知這些小留學生將面臨著很大的生存危機。如果不做出及時的應對,很可能會帶來難以預料的問題。于是他很快就回複了那位小留學媽媽的求助,要求家長盡可能與孩子寄宿家庭保持聯系,安撫孩子的情緒。同時他會及時在中英兩國政府間協調運作,盡可能想辦法接這些小留學生回國。
包機回國,要是放在疫情發生前,本身不是難事,中英每周有160余班次航班,現在已經減少到每周23班,航空公司的壓力也是很大,我們在努力做“特例”、“特案”去解決 。通過一周的奔波努力,終于今天讓188名小留學生踏上了回國之路。
但是近年來,卻有相當一部分家長,繞開《義務教育法》悄悄地將孩子送出國去讀書。如果不是這場疫情襲來,肯定吹不開遮住人們視線的那幕黑色的屏障,更不知道送未成年人出國讀書,已經違反了《義務教育法》。
你不說,我不說,他不說,就成了秘密。小留學生現象的出現,明顯暴露出《義務教育法》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就如擁有中國國籍的家長,身爲孩子的監護人履行職責時,讓孩子接受義務教育必須在中國,但是有法不依,如今已經成了送未成年孩子出國讀書的家常便飯,只要你有足夠的經濟條件,只要能在留學目的國給孩子辦理好入學手續和安排好監護人,就可以悄悄地送出國。
就這樣靜悄悄地走了,小留學生和他們的家長,沒有向祖國說再見!
如果把你的童年留給一個沒有父愛母愛陪伴的世界裏,你會擁有心理安全感嗎?你會期待著和別的小朋友一樣,可以在父母的懷裏撒嬌,可以牽著父母的手散步,可以每天與父母面對面聊聊天,說說話,哪怕是訴訴委曲也好嗎?
然而,這些身在國外的小留學生們沒有選擇的權利,因爲他們注定會被父母以家長想當然權威給綁架送出國了。可能很多人會說,這些小留學生在疫情爆發的國外是弱勢群體,那麽在他們的父母面前,這些孩子何嘗又不是弱勢群體呢?至少他們沒有拒絕的資格,父母讓你去哪你就得去哪 ,沒得商量。
我們都知道未成年人的三觀離不開傳統文化的影響,用專業的話來講,唯有在自己的祖國才能接受最正宗的中國文化教育。只有家長熱愛祖國,才能給孩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只有家長對生我養我的祖國心懷感恩,才能對孩子熱愛祖國的感恩教育。
然而,把未成年的孩子過早送到國外去接受教育,孩子在哪個國家讀書就得接受哪個國家的文化傳統教育。又有哪個國家專門給小留學生專門設置中國曆史和人文課呢?
想到這裏,可能會有人說喪氣話了,爹死娘嫁人,隨他們去吧。
但是作爲有著愛國情懷的人,不想就這樣讓一個祖國的花朵失去了文化之根,都希望留住這些小花小草,哪怕是他們成人後去國外留學,至少他們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裏,他們的國在哪裏,他們的家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