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看關于美軍特種部隊的軍事大片時,經常能看到特種兵搭乘直升機滲透、作戰、撤離的場景,看到這些時大家覺得很習以爲常,畢竟特種兵坐個直升機不是很正常的事嘛!
有的朋友可能不了解的是,搭載美軍特種部隊的直升機並不是普通的陸航作戰單位,其本身就是一支特種部隊——160特種航空團。
該團是美國陸軍特種作戰部隊中唯一的航空部隊,號稱是“黑夜潛行者”。
前幾天與三角洲部隊配合行動的就是該團的直升機,而在著名電影《黑鷹墜落》中,直升機也是隸屬于該團。
在美軍特種部隊的層級中,160特種航空團屬于Tier2層級,主要是爲Tier1級的三角洲、海軍特種作戰開發大隊等提供支援;同時Tier3級的綠色貝雷帽和海豹突擊隊執行特戰任務時也會用到這支部隊。
其主要任務是爲其他特種部隊提供空中突擊運輸支持和簡單空中火力支持等任務。
這支部隊的前身是1977年編成的第159航空營D連,是爲了支援夜間特種作戰爲而創建的直升機支援部隊,幾乎與美國陸軍頂級的三角洲部隊是同期組建的。
1981年,該部擴編爲160航空營,到1990年又擴編爲了160特種航空團。
大家可能有疑問,不就是開直升機的嘛,那麽多陸航部隊,隨便拉出來一支與特種部隊配合作戰不就得了,至于組建一支專門的航空部隊嗎?
其實,世界上除了美國之外,絕大多數國家的特種部隊也是借用陸航的直升機,而不是特種部隊編制內就有直升機。
因爲直升機這種裝備,說到底畢竟還是航空裝備,不是說每個特戰旅咱弄一個直升機營就能伺候得了的。
從國際經驗來說,稍微上點規模軍隊的直升機部隊普遍編制是團級,直升機較多的話可編制爲旅級,都是單獨成團/旅的,有自己成體系的維護團隊。
在直升機並不是很充裕的國家,可能編制是營級,但即便是營級,也需要一套體系來維護。
我們今天雖然能到處看到直升機,但對于軍隊而言,除美國外還很少有國家軍隊的直升機能充裕到隨便用的地步。
就陸軍作戰部隊來說,通常在軍一級,配置一個陸航旅就不錯了;像印度陸軍,軍一級部隊都沒有像樣的直升機部隊;而一些小國陸軍,那就更不用說了。
限于這樣的客觀條件,絕大多數國家特種部隊在需要使用直升機時都會跟陸航單位協調,美軍這樣財大氣粗地專門搞一支特戰航空部隊的真不多。
但從實際作戰的角度來說,能有專門的特戰航空單位自然是比較好的。
因爲就普通的陸航作戰單位來說,其首先滿足的是自身所在體系內的任務,比如怎麽跟裝甲部隊協同?怎麽投送輕步兵?怎麽投放物資等?常規性作戰任務是普通陸航單位的主業。
而特戰單位對直升機的使用要求肯定跟空突步兵是不一樣的,這樣的話普通陸航單位的飛行員可能就不是很適應特種部隊所提出的要求。
同時,特戰單位對火力支援、通訊設備的要求跟常規部隊也是不一樣的;普通陸航的直升機大多是標准配置,不大可能專門爲特戰去做適應性改裝,這對于特種部隊執行作戰任務而言就不是很有利。
另外,普通陸航部隊跟特戰單位的協同配合也是有限的,畢竟就那點資源,每天跟特戰搞配合的話,那麽多常規部隊該怎麽搞?
而美軍搞出來的這個160特戰航空團,其首先就是特種部隊的編制,想怎麽用就怎麽用,不用跨大單位協調。
該單位所裝備的小鳥直升機、黑鷹直升機、支奴幹直升機都是按照特戰要求改裝的,比如其裝備的一款黑鷹直升機就采用了隱身設計。比起常規陸航單位的直升機,160特戰航空團的裝備噪聲更小、目標顯示更小,而且通訊能力更強大,火力配置也更加豐富,適合特種突擊隊執行任務。
而該團的飛行員也都是佼佼者,除了基本飛行能力外,還要掌握在更複雜環境下操作直升機的能力(尤其夜間飛行和超低空飛行)以及一定的地面作戰能力;由于跟特種部隊的配合非常頻繁,因此默契程度是很高的。
可不要小看這種配合的默契度,因爲特種作戰中每一個小細節,甚至幾秒鍾時間都可能影響到行動的成敗,任何配合環節中的疏忽或錯誤都可能引發難以料想的後果。
很顯然,搭配緊密的搭檔和不定期搭配的夥伴,其配合的熟練度是肯定不一樣的。
所以,其實美軍這種配置還是比較合理的,對特種作戰成功率的提升是有積極意義的。
如果有較多的特種作戰需求,而且也有相應物質條件的話,美軍踏出來的這條路倒是可以給世界各國特種部隊的建設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