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20年人口普查”(Census of Population)于2020年2月5日開啓。
在當前人口迅速老化的國際趨勢下,新加坡已成爲世界上人口老齡化最快速的國家之一,目前年逾65者已達43萬(毎九人中有一位),預計到了2030年將增加到90萬(毎五人中有一位)。
新加坡的整體生育率已跌至1.14
雖然新加坡結婚和新生兒人數已呈上升趨勢,不過2018年的整體生育率卻跌至1.14。
雖然在過去五年期間,新生兒人數每年平均達到3萬3000個,比2009年至2013年的平均3萬1400個,以及2004年至2008年的平均3萬2000個還要高。
不過近年來維持在1.2的整體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簡稱TFR),在2017年跌至1.16,2018年更是進一步跌至1.14。人力部長楊莉明指出,這主要是因爲新加坡人花費更長時間尋找合適的伴侶,也選擇更晚才開始組織家庭。
新加坡2018年度的《人口簡報》同樣證明了這一點,老人多、生育率低等問題依舊沒有解決,“單身狗”也是越來越多了。
單身者比率越來越高
根據簡報的數據顯示,新加坡的結婚總數從前年的2萬3873對新人,增至去年的2萬4417對,超過過去10年的平均數。盡管有更多新加坡人步入婚姻的殿堂,但單身者比率也越來越高。但與此同時,幾乎所有適婚年齡段的未婚者比率跟10年前相比都提高了。
目前新加坡也步入了老齡社會,65歲及以上年長者持續增加,從2008年的9.6%升至今年的15.2%,同期的公民年齡中位數也從37.8歲增至41.7歲。
疫情期間或迎來一波嬰兒潮
對于單身者多、整體生育率低的狀況,新加坡近幾年一直沒有得到改善,但是,最近有話題討論新的嚴格阻斷措施或許會給新加坡帶來新的生命。爲了阻斷新冠病毒傳播鏈,許多夫婦被迫宅在家裏,他們有多余時間在家親密互動以排遣無聊,于是,會出現生育率提高的現象,也可能也算新加坡是一點小收獲……
但事實並非如此,由于美國輿論一直對“災後生育率”的話題十分著迷,當地學術界對此有數十年研究,成果頗豐。芝加哥大學教授不久前就撰文指出,從1960年代就有學者研究這個課題,其研究動機源于《紐約時報》報道稱,1965年11月紐約市大停電後,1966年8月好些醫院注冊的新生兒人數上漲。不過,1970年發表的學術成果認爲,大停電帶動受孕率的說法,在統計學上缺乏有力證據。
其實,多數西方學者的研究都證實,饑荒、地震或海嘯會拖累生育率下降,但之後會反彈,這在中西方都一樣。新加坡2003年暴發非典九個月後的生育率下降,但之後兩年生育率則明顯反彈。
芝加哥大學教授與同事也在2010年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若出現小型氣象災害如暴風雨,九個月後的生育率會微增2%,但如果是嚴峻災難如龍卷風,生育率反而會減少2%,教授解釋:你顧著逃命哪有心思“做人”。
參與這場大討論的心理學,則帶出了一個莊重提醒:別把人類想像成跟動物一樣,困在一起就會增加生育率。有心理學家警告,在疫情下學校都停課了,家長得照顧精力旺盛的子女,督促他們學習,加上疫情帶來的經濟壓力、失業壓力,以及夫妻長時間面對彼此的大考驗,比“嬰兒潮”更需要關注的是“離婚潮”。
這個現象在中國已然出現,有的太太發現丈夫待在家,不僅沒幫著做家務,還頤指氣使發號施令,還有夫婦驚覺“終于看清彼此”“想到要與此人度過余生、不再將就”。所以,在新冠肺炎期間,“嬰兒潮”看來是一種臆想。
新加坡爲增加生育率而采取的措施
但是新加坡爲了鼓勵新加坡國民生子、解決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此前也是絞盡腦汁,比如推出了下面幾條政策:
你約會,政府買單
新加坡政府曾推出了爲期1個半月的大型相親交友活動,活動形式可謂是非常的豐富多樣,可以品嘗美食、可以健身跑步,甚至還可以出海旅遊、一起做手工、開Party等,最關鍵的是,參加活動的費用新加坡政府給你承擔一半。
生育津貼
政府規定,只要孩子父母任意一人是新加坡公民,孩子出生後就是新加坡公民,就可以獲得新加坡政府發的生育津貼:第一個和第二個孩子出生就分別給6000新元;第三和第四個孩子出生分別給8000新元。
産假&陪産假
如果你是職場媽媽,還可以享受16周的政府帶薪産假或者12周的普通産假。
生孩子可不是一個人的是,作爲爸爸你得擔起相應的責任,職場爸爸可以享受2周的帶薪陪産假。
職場爸爸也可以分享妻子的16周政府帶薪産假,作爲共同育兒假使用,最多可以申請4周,可以是連著休也可以分開休,但是必須在孩子出生1年內用完。
好啦,關于新加坡生育率,小南君就介紹到這裏啦,如果各位家長還有相關疑問的話,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小南君微信,小南君很開心爲您解答哦,或者關注我們的公衆號,小南君會持續發布關于新加坡的最新疫情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