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方亦落
近日,知名文化學者馬未都在高德地圖上開講風景文化課,這是馬未都自去年“十一”爲高德錄制故宮導覽後的第二次演講。在去年9月高德地圖第三屆“十一全民出行節”發布會上,馬未都爲高德地圖重磅産品“景區隨聲聽”錄制了故宮的導覽講解,讓人感覺非常新穎。
其實現在高德和全國多數4A、5A景區都有合作,我們平時出去旅遊,也時常能在高德地圖中搜索到與景點相關的講解。而高德在設施與調度上都有用到新技術,就連景區車位、排隊時間,甚至洗手間的動態信息都能反饋給用戶,最大程度上解決了用戶出遊期間的剛需。
其實從這幾年間高德地圖的功能變化來看,它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導航或者地圖了,而且它不僅僅只有冰冷的技術氣息,更是多了不少溫暖的人文氣息。
今年8月,高德地圖v10.0版本上線,弱化了以地圖與導航爲核心的設置,而是增加了公交、地鐵、打車、騎行等多樣化的移動出行服務,雖然這些服務也有其他平台在做,不過高德地圖憑借自身的基礎,再加上一些創新,讓這些功能又煥發出了新意。
例如打車,高德接入了將近40家打車平台,首創聚合打車模式。用戶一鍵就可實現在數十家平台同時叫車,優化了打車體驗。既可以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也能幫助那些接入的網約車平台增加客戶,還能給自己吸引用戶,可謂一舉多得。
而在地圖導航方面,高德和超過300個城市建立了數據合作關系,不僅能指路,還能及時在地圖中顯現道路擁堵地段和交通事故發生的地段,可以讓用戶做到心中有數,從而節省出行時間。
此外,高德地圖還推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功能。例如爲了春運、霧霾、公益分別推出的“暖心地圖”、“霧霾地圖”和“無障礙地圖”,滿足了用戶在特殊場景下以及特殊人群的需求。此外高德還與餓了麽合作,用“小店發光”計劃,幫助偏遠地區商戶從線下走到線上,讓更多人能夠感受到科技帶來的便捷。
可以看到,高德地圖已經能夠爲用戶提供從信息到內容甚至是文化的全方位服務,進一步深化了“讓出行成爲入口”的概念,並且對交通産業的數字化升級起到了重要作用。高德地圖之所以能夠實現這一點,除了對技術的研發還有其背後的資本支持。
有消息稱馬雲曾在半年之內3次視察高德,重點強調了高德地圖不要盈利而要專注于服務。有阿裏巴巴的雄厚力量,以及馬雲這種專注于服務的思維,高德地圖也就更加容易專注于技術和用戶體驗。
作爲一個傳統的功能性産品,高德地圖能一步步走到今天,得益于技術的發展和對用戶需求的充分挖掘。這大概也可以給互聯網中其他的同類産品一個啓示,即工具型産品也有轉變爲綜合性平台的可能,其發展軌迹也提供了一種指向。而高德地圖並重技術發展與人文關懷,照此趨勢,未來應該會成爲一個集多種功能于一身的大平台,並且推動數字化出行時代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