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三言財經 作者|DorAemon
4月21日,新加坡報告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111例,累計確診9125例。這也是繼4月20日單日新增病例1426例後,新加坡單日新增再次破千。
新加坡關停所有非必要公共場所
目前,可能大部分人對新加坡疫情發展了解不多,或者並沒有特別關注。
年初時候,新加坡也曾因總統李顯龍的一段演講被解讀爲采取“佛系抗疫”而備受爭議。當時,李顯龍判斷,新冠病毒只是感染性高,致死率較低,並不是那麽恐怖;基于此,新加坡可能在某個節點不再采取隔離控制措施,轉而要求輕症患者通過家庭醫生和社區診所治療,將醫療資源集中于治療重症患者。
但是新加坡的所謂“佛系抗疫”,並不是真的無所作爲。早在今年1月3日,新加坡就已經在樟宜機場設置體溫檢測,主要針對從武漢入境的人員。1月23日,武漢封城後,新加坡于1月28日對有武漢旅行史人員實施14天居家隔離;29日徹底禁止武漢地區入境新加坡。
這一系列措施下,新加坡疫情一度得以有效控制。
通過新加坡疫情趨勢圖可以看出,一直到3月中旬前,新加坡確診病例都處于低位,單日新增一般不超過兩位數,甚至有時還實現了0新增。
但是,新加坡的防控效果沒能保持到最後,進入3月後,新加坡全國出現多起聚集性疫情,確診病例呈指數型增長。
4月初,新加坡實施了被稱作“斷路器”的封國措施,要求除了特殊行業外,全國實行在家辦公、學校停課;餐飲業僅提供外賣服務,禁止堂食等措施。
在這種情況下,當地華人的生活是什麽樣呢?
三言財經采訪了一個新加坡籍的當地華人家庭,通過一家三口人在疫情下的生活,了解新加坡目前的生活、工作狀況。
戶外活動場所也被禁止使用
軍先生、青女士和Marisa是在新加坡工作、生活將近30年的華人家庭,他們向三言財經講述了2020年疫情之下的新加坡。
疫情初期:經曆過國內的恐慌,新加坡“佛系”抗疫更有安全感
今年1月初,武漢疫情剛爆發時,Marisa一家人恰好在國內探親,並計劃和在中國的親戚們一起團圓過年。這是他們旅居海外多年以來,幾乎是每年必做的傳統項目。
然而,隨著1月23日武漢封城,繼而全國開始史無前例的封閉抗疫,Marisa一家人也迫不得已在國內過了一次“宅春節”。
當時中國疫情發展情況令Marisa母親青女士感到緊張,看著武漢病例數與日俱增,疫情全國蔓延,每個人其實心裏都發慌。
而且,當時新加坡雖然是除中國外確診病例數最多的國家,但相比武漢以及全國其他地區,新加坡區區幾十例還並不令人感到太過于恐怖。而且這些確診病例絕大多數都是境外輸入,青女士認爲政府防控得當,新加坡應該比國內更安全。
1月底,在國內“煎熬”大半個月的Marisa一家人終于等到了返回新加坡的日子。不過,回到新加坡後,卻發現可能在中國呆著反而更好。
“當時我們回去後,才發現新加坡的狀態和國內完全不一樣。”青女士說。
當時,新加坡不提倡老百姓外出佩戴口罩,而且並不停止舉辦人員密集的大型活動。這讓在國內體驗過一段疫情肆虐緊迫感的青女士一家人感到憂心。
“也可能是國內氣氛太緊張,不讓出門,出去就得戴口罩什麽的,弄的我們回到新加坡後有些害怕”。青女士回憶道。
而Marisa則判斷當時新加坡這種政策,可能是出于醫療物資需要優先供給給最需要的人群。“新加坡是一個小國,全國可能不如北京一半大。這種情況下,哪怕只確診幾例都是需要警惕的”。Marisa稱,如果醫務人員都無法保證醫療物資供應,新加坡恐怕經不起這樣的瘟疫。
疫情爆發期:內心充滿Fear,盼著“封國”
3月起,中國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並且看到恢複正常生活的曙光。青女士一家人也覺得危機可能已經過去,畢竟新加坡很長時間以來,雖然有零星病例增長,但是整體還是可控的。
誰也沒想到新冠肺炎疫情如同魔鬼一般,開始迅速在新加坡爆發。進入3月後,新加坡每日新增確診病例開始逐漸增高。
“那段時間,情況感覺有點像國內初期了”,Marisa對三言財經說,“大概就是3月初起,新加坡每日病例增長都是逐日刷新紀錄這種。以前每天增長個2、3例,後來發展到十幾例”。
“當時政府、媒體報告說多數病例都是境外輸入,這意思可能是說讓我們安心,就是新加坡還沒有嚴重社區傳播。”青女士描述,“但新加坡就這麽大點地方,無論是境外還是本地,我感覺區別不大,每天新增的越來越多,對于新加坡這樣的小國來說其實很危險了”。
伴隨著新冠病毒在全球範圍大規模爆發,新加坡壓力也越來越嚴重。政府開始逐步要求全國國民保持社交距離,“餐廳、娛樂場所也逐漸的開始搞‘社交距離’了,政府要求這些地方減少聚集,排隊都要離遠一點這種”Marisa說。
但是情況越來越糟糕,根據3月23日新加坡衛生部的統計數據,90%的患者在入境時均呈無症狀狀態。這也導致了新加坡出現很多確診病例但是源頭並不清楚的情況。
“內心充滿Fear”,Marisa如是說,“我不知道武漢最開始那段時間人們是什麽樣的心理,但是我個人覺得,3月份的新加坡人也和武漢人差不多。”
4月1日,新加坡累計確診病例突破1000例;而且隨著疫情發展,新加坡也出台強制性政策,要求國民外出必須佩戴口罩。
采訪中,青女士告訴三言財經,目前,新加坡對于外出不戴口罩者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罰款50新幣,第三次則罰款150新幣。
4月3日,鑒于疫情發展情況緊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再次發表演講,宣布將于4月7日起實施爲期一個月的全國“封閉”措施。
只有圖中八種工作可不受隔離措施限制
該措施也被稱作“斷路器”,即4月7日起,除了銀行、診所、超市、餐廳以及公共交通等基本服務外,其他所有工作場所關閉一個月;其余非必要工作場所工作人員都實施在家辦公措施;所有大、中、小學、學前教育中心以及托兒中心都關閉,所有學生在家學習。
“我們一家人盼著封閉很久了”。
宅生活:安全感增加,但口罩難買,部分食品限量供應
新加坡開始全面封閉後,Marisa一家在近幾個月以來,第一次感到一絲安心:終于不用抱著恐懼感去上班了。
宅在家的日子和以往其實差別並不大。白天,父親和母親以及Marisa分別在自己房間的電腦前辦公。除了偶爾交流幾句還有噼裏啪啦敲鍵盤的聲音外,房間裏安靜的就好像平時所有人都外出工作一樣。
“在家辦公反而比以前更忙,我每天要處理非常多的事情,光接收郵件都顧不過來”,Marisa對三言財經表示。
青女士在新加坡一所學校教中文,孩子們開始在家上網課。這對于青女士來說壓力也非常大,每天都要爲第二天上課的課件做准備,“在學校時候,弄電腦這些事情不會的話還可以問問同事,現在每天都得自己做,不會的問題求助起來也比較費勁”,青女士說。
一家人只有在下班後,用晚餐時一起聊聊天。談一談當天的工作,或者說一說自己對新加坡目前狀況的看法。偶爾吃完飯大家還會一起看電視,不過大多數時候,晚飯後大家都是各回各屋。
戶外椅子也被貼標示禁止使用
“我本身就是那種‘宅女’,所以很久不出門我也不覺得怎麽樣。但是以前每逢周末,會和朋友去喝一杯什麽的,現在去不了還蠻難受的”。對于不出門社交,Marisa並不是特別在意。
爲了減少出門次數,青女士一家人每周采購一次。
首先,要出門采購,口罩就是大問題。雖然新加坡要求國民出門必須佩戴口罩,但是市場上口罩難求。
起初,政府表示會給每家按期免費發放口罩,但截止目前爲止,青女士一家只領到一次免費口罩。而且這種口罩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醫用口罩,是可多次使用的布制口罩。
疫情爆發後,新加坡出現搶購口罩情況,口罩要麽沒貨,要麽價格非常貴。所以,每當需要外出購物時,青女士只能重複使用僅有的幾個口罩,回家時再通過噴灑消毒液或者加熱等方式消毒。
其次,采購生活必需品,也存在搶不到的情況。青女士稱,整體上每天家人吃的用的是能買到的,政府針對部分食品采取限購措施。例如,蔬菜每人30元新幣封頂,雞蛋每人不可購買超過30顆。
除此之外,米、面每天不定時上貨,賣完爲止。這類食品,就需要盡早購買,經常性會被搶購一空。
全封閉後確診病例仍然暴漲,新加坡需強化防疫措施
在采訪中,青女士和Marisa均比較贊同新加坡針對新冠疫情的防控手段。Marisa認爲,病毒是一種“一視同仁”的生物,無論人們是窮是富,都有被感染的可能。中國防控新冠肺炎的措施證明,在疫苗研發出來以前,只有通過嚴格的隔離措施才能遏制病毒蔓延。
不過,Marisa也透露道,新加坡仍然有一小部分人存在“歧視”心理,認爲新冠病毒是中國大陸帶給全球的災難,但持這種觀點的僅占少數。
“李顯龍最開始說封閉期到5月,但是現在確診病例數暴增,我估計封閉措施可能要更嚴”。Marisa一家人都認爲應該將封閉期延長或者采取更嚴格的防控措施。
樟宜機場2020年4月和2019年4月照片對比,目前已空無一人
當前,新加坡以及東南亞恐成爲新冠疫情新的爆發點。而東南亞諸國由于發展原因,醫療條件和醫療資源均較差。如果新冠病毒在東南亞爆發,或將造成比歐美更嚴重的災難。
“我心裏充滿恐懼,但是恐懼也能夠讓大家正視病毒,做好防護,人類必勝!”Marisa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