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通過電視直播宣布: 新加坡“封城”將延長至6月1日
新加坡疫情形勢嚴峻 單日新增從兩位數,到三位數 再到四位數 萬衆期盼的拐點遲遲沒有來到 就在民衆們爲了一杯奶茶 而徹夜大排長隊的時候 有一群人 他們奔波在抗疫的第一線 進行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新加坡國家傳染病中心檢測區,圖片來源:CNA 他們“病”了 你看到了嗎?
01
這“病”的起因來自新加坡近日陡然上升的確診數量和日趨緊張的醫療資源。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早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我們在醫療資源方面是算比較少的。醫療體制長期以降低成本爲出發點,希望減低它認爲多余的部分,對于床位,對于醫生,對于護士。在疫情增長底下,新加坡的醫療體系能否應付突然增加的負擔,我是比較擔心,病床可以增加,醫生跟護士還是需要一定的訓練。”
他的擔心不無道理。
事實上,這正是這次疫情之下全球都在面臨的一個困境。世界衛生組織(WHO)于4月7日發聲:全球抗疫中尚且存在600萬護士缺口。
長久以來的以降低成本爲出發點的醫療體系使得新加坡也面對著同樣的情況:醫護人員人手不足。
新加坡衛生部MOH甚至直接在官網發布報名表格,號召那些有護士職業資格,暫時沒有相關任職的人踴躍加入到一線抗疫隊伍中去,並承諾保護他們的安全和健康。
圖片來源:MOH官網
據《海峽時報》報道,30名新加坡航空(SIA)的乘務員也于4月13日開始在Khoo Teck Puat醫院(KTPH)照顧患者,成爲“護理大使”,在接受培訓後上崗,承擔起一部分護士與護工的職責,分擔疫情期間醫護人員的壓力。
圖片來源:海峽時報
他們的值班情況是:每周5天,每班9個小時,日夜換班。 隨著確診病患數的與日俱增,真正的醫生與護士面臨著更嚴峻的生理考驗。
自1月23日新加坡出現首次確診病例以來,陳笃生醫院的400多名醫生已被安排到馬路對面的國家傳染病中心工作。這些醫生被分爲小組,每組大概20人,實行輪班制,每次輪班的規定時間是10小時,然而由于病患的激增,連續高強度工作10-12小時對他們而言早已成爲家常便飯。
4月17日陳笃生醫院急診室一角,圖片來源:海峽時報
在長達十幾小時的工作時間裏,這些醫生與護士需要身著防護服,防護帽,防護手套,護目鏡和N95口罩,進行全副武裝,且要不停地與病患或疑似病患接觸,汗水是他們最親密的夥伴。
圖片來源:CNA
陳笃生醫院急診科傳染病的首席顧問瑪琳在接受采訪時笑稱:“冰淇淋才是我們的快樂源泉”。這話聽來可笑,然而卻是他們身著厚重防護服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之後的心聲。
最近,由于加強了對外籍勞工群體的病毒檢測和醫療幫助,醫護人員面臨的挑戰更爲巨大,外籍勞工感染者數量激增,篩查中心外的帳篷時常爆滿,工作時間和強度都有所增加。
病毒篩查賬篷外的醫護人員,圖片來源:CNA 他們快要累倒了。他們就要累“病”了。
想想昨晚大排長龍的奶茶店,再想想這些奔跑在一線的抗疫戰士。他們拼盡全力抗疫,不舍晝夜。而人們爲了那所謂六周喝不到的奶茶,徹夜排隊。
羞愧。
02
最不該病倒的就是這一群扛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 回顧3月16日以來,新加坡的醫護人員感染情況,共計20名醫護人員被曝感染疫情。要知道,到2020年2月下旬,中國已有3000多名醫務人員被感染。在西班牙,已有5400多名衛生保健工作者被感染,約占該國患者的14%。
全球範圍內來看,新加坡呈現了一個相當低的醫護人員感染率。
其原因在于新加坡從2003年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中汲取了重要的教訓。當年,新加坡238例SARS病例中,41%發生在醫護人員中間。
而如今,新加坡政府首先將醫療資源集中調撥給第一線的醫護人員使用,減少職業暴露的風險;同時對所有醫護人員進行兩次每日溫度監測,保證他們的健康狀態。
政府對醫護人員健康的重視是另一方面。哈裏馬·雅各布總統早在3月13日就表態稱,新加坡人一定不能低估在冠狀病毒爆發期間保持國家醫護人員安全的重要性。
疫情和勞累或許都沒能讓醫護人員病倒,但是來自人們的歧視和指責卻讓他們的心也“病”了。
來自陳笃生醫院的Benzeemin2月時因爲在回家的MRT上身穿醫院的制服,得到了同車廂的人們的指責: “他身上肯定有細菌和病毒!” “真是影響大家!” “不考慮一下就坐公共運輸!” 他當下選擇了沉默,默默下了車。回家後,他在instagram上寫道:“請告訴我,我們這些醫療人員應該怎麽做?難道我們和其他人不一樣嗎?”
Benzeemin ins原文
而事實上,他每次到醫院工作都仿佛投入戰場,要穿上一層又一層的防護。每回下班後都是滿身大汗、精疲力盡,還要承受厚重裝備留下的“後遺症”和各種疼痛。
甚至,他爲了全力抗擊疫情,還取消了自己的婚禮。
Benzeemin臉上是長時間佩戴防護用具留下的痕迹 這樣光榮的印記卻成了人們指責他的理由。
無獨有偶,在醫院高級兒科急診部任職的Jade Kua也曾遭遇過這種情況。
“醫護人員被告知要下車,我想我們大多數人聽到的時候都感到非常難過,因爲感覺就像我們被孤立了。”
悲哀。
03
與此同時,更容易被忽視的一種“病”也在這些醫護人員身上悄無聲息地蔓延。
3月,《美國醫學會雜志》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成果表明:抗疫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更容易受到精神創傷,出現心理問題。
這項研究調查了中國34家醫院的1,257名醫護人員在抗疫期間的心理健康狀況。結果令人痛心: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都表現出抑郁(50%),焦慮(45%),失眠(34%)和心理困擾(71.5%)的症狀。其中,女性的症狀尤其嚴重。
有的醫護人員承受不住,已經選擇了自殺。意大利,一名49歲的女護士,因壓力過大,選擇投河自盡。
抗疫前線的醫護人員長期承受著巨大的生理壓力與精神壓力,他們放棄了很多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全身心投入到抗疫中去。每天都是高負荷的工作;每天都目睹著疫情面前人類的脆弱。更有甚者,還要承受來自別人的冷嘲熱諷與種種歧視。
並不是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換做任何人,如果面對一樣的情境,都會有這種反應。別忘了,脫下白大褂,他們也只是普通人,也有喜怒哀樂。 但他們無人可訴,只能自己消化。這種心理壓力,我們普通人是無法感同身受的。而他們不管多難過,多崩潰,也要繼續投入工作。
心痛。
04
醫護人員難道不值得更好的對待?
譚華烈(Wally Tham)是Facebook社群@StandUpForSG的創始人之一。他們提出了送感謝信給醫療人員的想法。
該標簽如今已被使用了萬次以上,甚至被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他的Faceook頁面上提及。李顯龍說:
“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相互幫助和鼓勵。我們將共同克服這一艱難時期,變得更加強大。”
新加坡伊斯蘭宗教理事會(MUIS)也在4月18日宣布,醫護人員及其家人將獲得免費餐點,以齋戒齋月。
圖片來源:AFP / Roslan Rahman
4月1日,新加坡Tanjong Pagar,一名戴著口罩的婦女走過橫幅,感謝醫療保健工作者,被攝影師記錄下來。
還有很多很多人記得這些醫護人員的辛勞。
抗疫前線的醫護人員是真正的英雄。不管多久以後,他們都不該被遺忘。
勞累、歧視、心理健康,這些萦繞在他們身邊的“病”,如果你看得到,如果你做得到,請幫助他們驅逐。
他們是我們的英雄,在抗疫前線保護我們的安全;
我們也要保護我們的英雄,永遠心存感激。
文章的最後,想引用這些醫護人員抽時間錄制的一個視頻作爲收尾。
請盡全力待在家裏,請盡全力防止疫情的傳播,請盡全力保護爲我們拚命的醫護人員。
等到生活恢複一派安甯繁榮之時,也請大家都要記得,歲月靜好,是因爲曾有這些人替我們負重前行、拚命戰鬥。
感謝。
備注:以上是根據現已披露的部分數據不完全統計,資料來源:新加坡衛生部官網 新加坡人力部官網 聯合早報 海峽時報,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4月22日12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