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組部下發通知,要求各級黨組織在元旦春節期間開展走訪慰問生活困難黨員、老黨員、老幹部活動,讓黨員、幹部和廣大人民群衆切身感受到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的關懷和溫暖。的確,每到一年“兩節”時,節日走訪慰問黨員群衆已成爲黨的優良傳統和“規定動作”。節日走訪是一項心系基層、情牽群衆的暖心之舉,對增強各級黨組織凝聚力、影響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然而,隨著近年來走訪慰問活動的常態化,一些地方將其變成了幹部作秀的“秀場”,變成了形式主義的“溫床”,寒了群衆的心,捂住了走訪慰問的民生底色。有的地方對慰問對象底數不清,沒有切實開展慰問對象的調查摸底,沒有及時造冊登記,存在突擊慰問、重複慰問等現象。有的慰問形式創新不夠,慰問品依然是米、油、面這老三樣,雖能解決一時之急,但涉及困難黨員切身利益的增收脫貧等問題依然沒有切實解決,出現“年年送、年年貧”的情況。有的慰問人員更是敷衍了事,把慰問當成一項“任務”,送上慰問品、慰問金就完事了;有的把慰問僅僅當成一場“作秀”,每到一戶就合影拍照,證明“到此一遊”;有的甚至把慰問變成自我宣傳,對被慰問者的困難和想法不聞不問,只是轉彎抹角宣傳自己,爲自己美言拉票……凡此種種表現,無不與走訪慰問的初衷相背離,其實際效果亦不理想。
俗話說“禮輕情意重”,走訪慰問並不是要講排場、搞陣勢、送重禮,也不要僅僅“一走了之”,關鍵要在“訪”和“問”上下功夫,真正做到懷著一顆真心,付出一份真情,將溫暖送到黨員群衆的心坎上,讓走訪慰問活動成爲凝聚人心的暖心工程。
對象摸底要“盡心”。走訪慰問要“走”更要“訪”,要紮實開展困難黨員摸底調查工作,通過深入走訪了解困難黨員的情況,並據此建檔立卡,實施台賬式動態化管理,切實幫助黨員解決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要創新監督管理模式,通過開發和運用APP、網絡數據庫等現代化技術手段,及時更新慰問工作的相關數據和信息,並對各基層單位的慰問材料進行自動查重和數據分析,對那些重複上報、抄襲上報數據的單位及相關責任人及時提出反饋意見並責令整改,真正做到“走對”地方、“摸清”底數,讓每一個符合條件的黨員,都真切感受到黨中央的關懷。
慰問行動要“走心”。溫暖要想送到黨員心坎上,慰問行動就得走深、走心、走情。因此,走訪慰問前要充分了解慰問對象的實際需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進一步探究貧困原因、發展困難,爲他們開出脫貧致富的“個性化”良方。要科學制定走訪慰問計劃,留足與老黨員、困難黨員交流時間,避免出現“趕場子”的現象。對于老黨員,要問困難、問期盼、問建議,著重關心其精神文化生活;對于困難黨員,要堅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原則,爲他們提供相應的技術、信息、金融信貸支持,著重解決脫貧問題,量身定制幫貧扶困措施,一方面送上溫暖,另一方面又送上良方,真正幫助黨員群衆解難題、助就業、幫困苦,做到既走又訪、慰問結合。
服務群衆要“暖心”。走訪慰問“人到禮到”是基礎,更需要做到人在位、心到位、暖人心。要建立健全慰問工作監督約束機制,把工作開展情況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中,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對慰問工作敷衍了事並造成惡劣影響的嚴肅問責。要探索引入慰問工作評價打分機制,由慰問對象對慰問工作進行滿意度評價,評價結果與慰問單位評先評優挂鈎。要建立走訪慰問常態化制度,定期、不定期對慰問對象進行跟蹤回訪,積極探索聯系服務黨員的長效機制,做到按需送溫暖、精准搞幫扶,真正做到真“慰”實“問”。
作者:範文斌 單位:安徽省蕪湖市委組織部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