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在逐漸變暖已經成了一個不爭的事實。
在第22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我們看到了這些照片。
(來源:國家地理)
圖爲美國阿拉斯加北部東北海岸易物島一頭孤獨的北極熊蜷縮著,全球變暖直接影響北極熊的獵食和種類繁衍。
(來源:國家地理)
印度尼西亞出現了大量的海葵白化現象,海葵白化是因爲海水溫度不斷上升的結果。
(來源:國家地理)
在南極羅斯島(Ross Island)附近,渾身滾滿雪的海豹散發著傷感的情緒,它身邊的冰層由于氣溫上升正在大量地斷裂。
(來源:國家地理)
冰島斯維納冰川(Svinafellsjokull)的一個冰洞。由于氣溫連年上升,冰的融化量逐年上升,導致冰洞越來越大,過去15年覆蓋冰洞的冰層消失了12%。
(來源:國家地理)
鳥瞰柬埔寨被洞裏薩湖(Tonlesaplake)包圍的水上浮村(Chong Kneas)。因爲氣溫升高導致降雨模式改變,洞裏薩湖原有的生態面臨著嚴重威脅。
(來源:國家地理)
印度西孟加拉(West Bengal)地區的恒河三角洲某村鎮,由于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該地會逐漸被大水吞掉,而且因此造成的“氣候難民”會越來越多。
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
全球變暖引發的第一大問題就是海平面上升。
近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 Singapore)科學家領導的一項國際研究發現,如果未能實現全球排放目標,到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可能會超過1米,到2300年,將超過5米。
未來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已成定勢。
但低排放量與高排放量引發的結果之間的差異也是顯著的。
在低排放量下,全球變暖有望限制在2攝氏度以內,專家估計到2100年海平面上升0.5米,到2300年上升0.5至2米。
(來源:摩爾新聞)
但是在高排放情況下,這種情況將達到最糟。
如果全球變暖4.5攝氏度,到2100年,海平面上升幅度將爲0.6至1.3米,到2300年,上升幅度將爲1.7至5.6米。
這一結論于5月8日發表在《氣候與大氣科學》雜志上,最新的研究結果也大大超出了國際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先前的預估。
(來源:IPCC)
這項國際研究是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領導的,與香港大學,愛爾蘭的梅努斯大學,英國的達勒姆大學,美國的羅文大學,美國的塔夫茨大學以及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合作進行。
參與者爲106位海平面研究方面的專家,研究結果極具權威性。
(電影後天中的場景 來源:Facebook)
主持這項調查的南大亞洲環境學院代理主席本傑明·霍頓教授說:“海平面上升的預測和對它們不確定性的了解對于做出明智的減災和適應決策至關重要。”
這次研究結果將爲各大決策者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使他們能夠制定必要的措施。
爲未來的情況提前部署,並且有強烈的動機立即采取行動避免産生更嚴重的影響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對新加坡的影響
風險分析評估公司維裏斯科楓園找出了15個在2100年海平面上升後最危險的城市,其中有11個分布在亞洲。
亞洲許多快速發展的城市都建在沿岸和低窪地區,包括新加坡、東京、雅加達、胡志明等,海平面一旦上升,這些國家將面臨的風險將會最大。
(來源:Facebook)
新加坡位于地球赤道附近,一旦氣候加速變暖,極地冰蓋加速融化。
由于引力作用,海水會被吸向赤道地區,導致新加坡等赤道地區的海平面會比其他地區高出三成。
再加上新加坡多達三分之一地區的海拔高出平均海平面不到五米。
這意味著,如果全球變暖的速度無法減緩,新加坡將面臨陸地面積縮小至少三分之一的危機。
新加坡政府采取的行動
爲了應對海平面上升問題,政府將投入1000萬元開展全國海平面研究計劃,以做好應對的准備。
(來源:PUB)
新加坡公用事業局將逐步強化11個沿海和設在河口一帶蓄水池的結構,其中四個較老舊的蓄水池會優先改進,它們是裕廊湖、實裏達下段、克蘭芝及班丹蓄水池。
其他沿海蓄水池包括濱海蓄水池、實龍崗、榜鵝,以及登格、波揚、慕萊和莎琳汶這四個西部集水蓄水池,以後也會陸續施工。
(來源:Instagram)
改善工程將包括爲蓄水池拆除和建造新的防潮閘、提高堤壩的頂部,以及安裝自動調節閘來加強泄洪閘的功能等。
公用事業局工程師陳智偉表示,逐步在改建的工程對防止水患的情況發生有很好的效果,但這也不排除將來可能會采取把受海平面升高影響的居民遷至其他地方的措施。
(來源:Instagram)
物理上的防護措施必須要提前准備,但我們今天的行動也至關重要。
這項研究也讓我們更加清楚,我們是這場戰役裏面的主導人。
我們將決定未來的海岸線退縮多少,我們將決定碳排放量是否超標,我們可以通過行動選擇更好的結果。
成功減少碳排放量,限制海平面上升的幅度和影響,我們義不容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