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指出,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采納電子付款科技的商家大幅增加。4月至今,登記爲企業版PayNow用戶的商家就增加了五萬個。
5月26日王瑞傑宣布,政府將在堅毅向前預算案中撥出超過5億元,協助企業加快數碼轉型,包括采用電子付款,以及深化數碼技能等。
其中一項新的強化數碼能力獎勵(Digital Resilience Bonus),受經濟重啓後安全距離要求影響最大的餐飲業和零售業業者,在強化數碼能力獎勵下,符合條件的商家若采用企業版PayNow(PayNow Corporate)和電子發票(E-Invoicing)系統,以及數碼化業務流程或電子商務解決方案,可獲最多5000新元的獎勵。如果商家進一步使用數據分析等更先進的數碼方案,還能再得到5000新元。
這是由于這些行業面向消費者,它們的業務迫切需要數碼化及快速適應新形勢
新加坡政府也會撥出2億5000萬新元幫助業者與網絡平台供應商和行業領袖合作,如建立從線下到線上的銷售模式,增加收入來源,減輕疫情對企業收入的影響。
王瑞傑引述麥肯錫的研究報告指,過去消費者與企業用五年時間對數碼化的采納程度,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僅用八周就做到了,進一步凸顯加速數碼化的迫切性。
王瑞傑提到,自4月以來,采用電子付款手段的企業猛增,有超過5萬家公司開始使用企業版PayNow,避免現金交易帶來的病毒傳播隱患。
至于還未開始采用數碼方案的企業,例如小販中心、濕巴刹和咖啡店等攤主,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國家環境局、裕廊集團(JTC)、建屋發展局和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將在下來的五個月,每月提供額外300新元,鼓勵這些攤主采用電子付款方式。
具體獎勵金額將取決于攤主是否持續使用電子付款,並且有最低交易次數的要求。政府還將承擔交易手續費,直至2023年12月31日:
那些願意轉型的企業,不會落在後頭。
王瑞傑表示,負責探討本地企業和員工如何適應疫情與全球經濟的越戰越勇工作小組(Emerging Stronger Taskforce)正在研究兩大轉變,即數碼轉型的興起,以及全球化支持度下降造成對供應鏈的影響:
這些變化已經發生,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又加速了變化。我們的企業必須適應,我們將爲此提供支持。
新加坡掃碼支付暴增,二維碼30多種付款方式
疫情暴發後,在新加坡社交媒體平台流傳有冠狀病毒疫情不明源頭增長的分析,認爲超市和小販中心新幣現金使用是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的一個重要渠道:
平價超市自動交款機的傳播,目前新加坡超市用新幣購物的人占60%以上,帶病毒人使用過的新幣通過超市傳播出去了、源源不斷、24小時工作。
小販中心使用現金交易頻率高,帶病毒者買外賣時付現金,老板用手收現金後,又去拿外賣盒打飯菜,拇指和其他幾指接觸飯盒邊縁,裝滿的飯菜可能可能填滿盒邊,另外吃飯時也可能接觸外賣盒老板摸過的盒邊,老板包裝外賣的塑料帶也可能把帶病毒帶到用戶家中,感染居家隔離人員。
雖然這一說法暫無科學依據支撐,但是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4月的統計數據顯示,短短一個月內,新加坡新增了2萬多個支付點使用共用SGQR碼,供人們掃描付款,也有商家在新冠阻斷措施期間,果斷實施“零接觸”措施,支持無現金交易,拒收現金。疫情期間,新加坡業者說目前少過兩成消費者使用現金支付。
截至4月1日,新加坡已有超過13萬1700個支付點采用SGQR碼,比七個月前多了將近10萬個。用戶只需掃描二維碼,就能選擇超過30種支付模式。
新加坡的電子支付還是很方便的,甚至你連掃碼也不必,只要拿信用卡對著讀卡機甩一下就能付款的。要從方便程度來說,一點也不比支付寶微信支付遜色啊!
在新加坡電子支付種類太多,人們必須帶著多張不同的卡,商家也要安裝多個不同的終端,這不僅給消費者帶來不便,也增加了商家成本……所以在新加坡推出了全球首個統一的QR碼“SGQR”之後,包括PayNow、NETSPay、PayLah!和GrabPay等新加坡本地付款應用,以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海外應用,商家無論接受幾種付款方式,都只需張貼一個SGQR碼。
另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計劃開放FAST即時電子轉賬系統,讓非銀行機構加入。這也意味著一旦私人企業或政府機構的電子錢包連接到FAST系統,用戶可隨時爲電子錢包充值,用戶之間也能轉賬。
作爲中國遊客的熱門旅行目的地,如今新加坡也有很多商鋪可以使用支付寶當面付業務。支付寶早在2015年9月就已經開始與新加坡本地多家商家合作,包含餐飲、酒店、零售、旅遊景點。
新加坡環球影城、新加坡動物園與河川生態園都已全面接入支付寶,爲遊客在購買門票、餐飲、演出觀看、購買紀念品等場景提供智慧旅遊的服務體驗。
此外,東南亞知名免稅、零售集團Valiram旗下的聖淘沙名勝世界荟萃廊免稅商店街,以經營中國商品爲特色的老牌百貨公司“裕華國貨”、新加坡知名百貨公司Metro美羅百貨和Robinsons百貨也都已接入支付寶,並針對中國遊客推出多項支付優惠。
關注小南君
帶你了解更多新加坡資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