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環境局發言人指出,從明年3月31日起,本地禁止制造、進口及出口包括紐扣電池在內,任何水銀含量超過0.0005%,又稱超過5ppm水銀的添加電池。
從明年3月底開始,本地只能進口或制造水銀含量接近零或是毫無水銀成分的電池,以進一步避免電子垃圾汙染環境及減少水銀對人體的傷害。
國家環境局受詢時向《聯合早報》透露上述新措施。發言人指出,從明年3月31日起,本地禁止制造、進口及出口包括紐扣電池在內,任何水銀含量超過0.0005%,又稱超過5ppm水銀的添加電池。
禁令生效後仍能清貨
不過,禁令生效後,電池進口商、制造商、分銷商與零售商仍能繼續售賣手上的存貨,直到清空爲止。已購買超標水銀添加電池的公衆,也無需在禁令生效後丟棄違規電池。
環境局發言人說:“爲確保進口商遵循新條例,當局會通過政府TradeNet網站,密切留意進口商申報運抵新加坡的電池。
“若制造商或進口商將含有電池的産品運入本地,商家也須應當局指示,提交合規聲明或相關檢驗報告。當局也會展開市場監督,抽樣檢查市面上的産品……若發現商家進口的産品含違例電池,相關産品須立即下架,業者也會面對罰款。”
違例者將面對最高1萬5000元的罰款。針對嚴重個案,違規公司更會被控上法庭,並面對不超過5萬元罰款或判監不超過兩年,或兩者兼施。
國人網購電池産品 應注意水銀是否超標
雖然新條例主要針對業界,但有鑒于國人網絡購物及出國購買各種包含電池的産品如玩具、手表、照相機等日益普遍,若國人在新條例實施後,不慎購買超標水銀添加電池或包含違例電池的産品該如何是好?
對此,發言人建議公衆,在國外購買電池或含電池産品時,應留意包裝上是否有“水銀添加”“無水銀”等字眼,並只購買“無水銀”的電池與産品。
若不慎買到超標水銀添加電池,當局建議公衆將它們丟掉。
與此同時,發言人也提醒公衆若他們在明年3月31日後,懷疑自己在本地買到超標水銀添加電池,可通報環境局,當局會就此展開調查。
針對如何避免公衆在網上買到含超標水銀電池産品,南洋理工大學能源研究院能源儲存項目主任亞紮彌教授(Rachid Yazami)受詢時建議:“政府或許可要求進入新加坡的包裹上注明所含物件是否有水銀添加電池。若無注明,或許可考慮禁止這些包裹進入新加坡。”
水銀又稱汞,是常溫下唯一的液態金屬元素。
專攻材料科學與納米技術的南洋理工學院工程系講師王亞東受訪時解釋:“電池制造商在電池內加入水銀,目的是爲延長電池壽命,減少腐蝕的可能性。否則電池內一旦因腐蝕導致氣體累積,電池便會膨脹變形,繼而失去功能。
“不過隨著科技發展,電池制造技術大大提升,無水銀電池、锂(Lithium)電池等陸續推出市場,而且價格也越來越便宜,可全面取代市面上的水銀添加電池。”
我國每年制造超過6萬噸電子垃圾,當中除一些稀有物質外,也包含少量有害物質如水銀。
若水銀含量超標的電池被胡亂丟在地上、河流或溝渠裏,電池中的水銀或會滲入泥土與水源中,以致汙染環境。
此外,水銀也易被皮膚、呼吸道及消化道吸收,由于人體無法排除水銀,因此水銀只會在體內不斷累積,若長期接觸高濃度水銀更可能導致各主要器官和神經系統永久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