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了解新加坡資訊——第4期
圖文 | 三叔
排版 | 小梁
審核 | 三叔
START
Selamat Malam!(suh-lah-mat mah-lahm)。
歡迎小夥伴們光臨炎炎夏日的北緯一度。
當小夥伴們踏上這小紅點時,最想去哪打卡?
若無意外,應該是最想去新加坡知名地標——
魚尾獅公園打卡了。
魚尾獅公園
圖來源:www.mafangwo.cn
作爲新加坡最具代表性的地標,你是否知道
這尊魚尾獅塑像的由來?
它的創造者是誰?
新加坡還有多少尊魚尾獅?
抱著這些疑問,讓三叔一一道來。
01 爲什麽是“獅頭魚身”?
魚尾獅(英語:Merlion)是一種虛構的魚身獅頭的動物,其外形初稿是由新加坡範克裏夫水族館(Van Kleef Aquarium,注:它是新加坡第一家開放給公衆參觀的水族館,1955年設立,1996年已關閉)館長布侖(Fraser Brunner)于1963年爲新加坡旅遊促進局所設計,並被新加坡旅遊局采用作爲標志,一直沿用到1997年。
魚尾獅設計之父——布侖(Fraser Brunner)
圖來源:Alchetron 網站
據了解,魚尾獅獅頭的設計靈感來自關于新加坡曆史的一個傳說。
據《馬來紀年》的記載,公元13世紀時一位來自三佛齊,名叫桑尼拉烏他瑪(Sang Nila Utama)的王子在前往馬六甲的途中來到了新加坡。
他一上岸就看到一只神奇的野獸,隨從告訴他那是一只獅子。于是他爲新加坡取名爲“新加坡拉”(英語:Singapura,在梵文中意即“獅子城”)。
(說到這裏,三叔想吐槽一下,獅子一般是生活大草原的動物,怎麽可能會出現在東南亞?估計王子剛時是被其隨從忽悠了。)
桑尼拉烏他瑪(Sang Nila Utama)的肖像
圖來源:Wikipedia 網站
至于魚尾,則是因爲新加坡是一個海島,它的一切都跟海密切相關。魚代表著該國的過去,從前新加坡只是一個漁村,是一個海之鎮。獅子則有雙重含義,它代表著新加坡原本的名字,意味著獅子城,同時也象征新加坡在當今世界經濟的力量。
1964年至1997年期間,魚尾獅是新加坡旅遊促進局(1997年易名爲新加坡旅遊局)的標志,該局在1966年取得魚尾獅的注冊商標權。時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決定把這標志塑造成立體的雕塑,希望這尊塑像能和丹麥哥本哈根的美人魚銅像一樣,成爲聞名遐爾的標志。
因爲有時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的高瞻遠矚,才有現今聞名遐爾的標志——魚尾獅。
02 魚尾獅的誕生之路
魚尾獅塑像的藍圖由畫家關世強所繪,雕塑魚尾獅的重大任務則由雕塑家林浪新負責。
魚尾獅塑像高八米,重達70噸。它由多層材料重疊制成,最外面一層是上海石膏。林浪新在制作塑像時傾盡心力,他先用塑料泡沫按照藍圖制作了立體的小型魚尾獅,還參考了其他國家傍海的雕塑如美人魚像和自由女神像。同時,這尊魚尾獅的嘴角上揚,面貌顯得和善,柔化了原本剛猛的神態。
整個制作期曆時了整整9個月,並在1972年8月完成,同年9月15日由總理李光耀揭幕。
另外,根據當年的報道,魚尾獅耗資16萬5000新元;而據林浪新次子——新加坡頗有名氣的舞蹈家林比汶的回憶,他並不清楚父親的酬勞是多少,他只記得大部分的錢是用來購買材料,爲了省錢,除了請兩三名助手之外,父親也發動全家人來幫忙制作魚尾獅。
負責制作魚尾獅的雕塑家林浪新
圖來源:聯合早報 網站
由于塑成後重達70噸,魚尾獅得在矗立處就地雕塑。當時的魚尾獅公園選址是新加坡河口靠近安德遜橋(Anderson Bridge)的地方。
林比汶當年才二十出頭,在珊頓道(Shenton Way)的海皇劇院當舞蹈員和編導,白天練舞,晚上就走過去魚尾獅公園幫父親。弟弟妹妹上學前或放學後,也都來盡一分力。林比汶和哥哥林比尼因爲是大孩子,所以爬上獅頭,弟弟妹妹則負責魚身。
林浪新每天早上8時就開工,通常工作到傍晚6時,有時則會忙到很夜才收工。
有這麽多小孩幫忙,出錯是難免的,但林浪新從來不對八個孩子發怒。
林比尼說:“父親從沒罵過我們,他只會靜靜地把弄錯的部分敲掉,然後用洋灰重新抹上,重頭開始。雕塑魚尾獅雖然辛苦,但全家人一起努力,還是感覺很開心。”
1972年落成的魚尾獅,一直矗立在新加坡河口安家整整30年後,隨著新加坡開始發展濱海灣地區,終于在2002年4月,搬遷到依然靠近河口的濱海灣現址。
03 魚尾獅搬新家
新加坡90年代末開始發展濱海灣地區,1997年落成的濱海灣橋(Esplanade Bridge)跨越新時代,從新加坡河口這一端跨越到對岸,即後來落成的濱海藝術中心所在地。然而,新的建設卻阻隔了魚尾獅原本遼闊的視野。
因此新加坡旅遊局在2000年宣布斥資600萬元,重新發展魚尾獅景點。新景點位于浮爾頓1號(One Fullerton)旁的填土地段,面積更大更寬敞,方便舉辦活動。此外,它設有看台,方便遊人在魚尾獅與新加坡金融區的壯觀風景前拍照留念。
新加坡旅遊局當時指出,魚尾獅公園經歲月洗禮變得陳舊,遼闊的視野也已被濱海灣橋擋住。此外,爲魚尾獅制造“噴水奇觀”的抽水器,因腐蝕而損壞不堪,屢修屢壞。搬遷後的魚尾獅會有多一個抽水器,新的抽水器更先進耐用。
魚尾獅的搬家計劃在兩年後,即2002年4月落實。新舊魚尾獅公園中間隔著一條濱海灣橋,將重達70噸的魚尾獅從大橋這一側搬到另一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局原本計劃讓魚尾獅坐上平底船,穿過橋底到新家。魚尾獅身高八米,當局估計在潮水較低時,它可安全穿過橋底。
豈料在搬動前,工作人員挖掘魚尾獅的基座,發現地基比原先所估計的多出0.6米。爲了安全起見,當局決定放棄穿橋底而過的計劃,改用起重機吊起,讓魚尾獅淩空越過橋面。搬遷進行時,這難得一見的場面引來許多人駐足觀看,甚至在淩晨時分競相圍觀。
在幾經波折之後,魚尾獅終于在現今的魚尾獅公園安家落戶,再展噴水英姿。
魚尾獅公園
圖來源:聯合早報 網站
2002年9月15日,新的魚尾獅公園舉行開幕儀式,開幕主賓爲已卸下總理一職、擔任內閣資政多年的李光耀。
30年前的同一天,他也爲原來的魚尾獅公園主持開幕。相隔30年爲新舊魚尾獅公園開幕,這爲新加坡旅遊界添了一段佳話。
04 新加坡共有幾座魚尾獅?
除了魚尾獅公園裏有兩座魚尾獅外,新加坡還有幾座魚尾獅呢?
據網上資料顯示,新加坡一共有七尊魚尾獅雕塑;除了魚尾獅公園的大小魚尾獅是最著名的兩尊;至于爲什麽在制造大魚尾師時,仍要制造小魚尾獅,林比汶指出,由于當時大尊魚尾獅的位置緊挨岸邊,面朝新加坡河口,旅客在魚尾獅公園內無法看到其正面,因此才在它背後不遠處再豎立一尊小魚尾獅。
這尊小魚尾獅身高兩米,重3噸。爲了制造變化,小魚尾獅外層鋪上景德鎮瓷碗敲破之後的碎片,跟大魚尾獅石膏塗上透明膠有所區分。
至于另外五尊魚尾獅的所在,它們分別設立在新加坡旅遊局總部、聖淘沙、花柏山與宏茂橋組屋區(兩尊)。在這當中,聖淘沙島上的魚尾獅也廣爲熟知。
聖淘沙的魚尾獅雕像,即魚尾獅塔,它建于1995年,是新加坡七個魚尾獅雕像中最大的一個,平面面積500平方米,高37米,裏面共有12層樓。它花費800萬元建造,是由澳洲雕塑家詹姆斯•馬丁(James Martin)設計。
它的內部中空,可讓遊客乘搭電梯直達頂端以鳥瞰整個聖淘沙以及新加坡本島南部。它的眼部還會射出激光光束,以配合附近的音樂噴泉呈現聲光影的表演。
魚尾獅塔
圖來源:Sgtickethub 網站
不過,魚尾獅塔于2019年10月21日正式走入曆史;聖淘沙發展局2019年9月宣布,聖淘沙島和布拉尼島將重新發展,利用獨特的島嶼魅力及地理優勢,興建引人入勝的旅遊和休閑景點。
爲騰出空間發展新項目“心之音(Sentosa Sensoryscape)”的建造工程,有24年曆史的聖淘沙地標之一——魚尾獅塔將拆除,正式走入曆史。
至于其他4座魚尾獅的位置,據國家圖書館管理局Infopedia資料網站顯示,在烏節路附近的旅遊局總部的魚尾獅是一尊以人造石爲材料的雕像。它高約三米,在菲律賓制作。
魚尾獅@新加坡旅遊局總部
圖來源:8世界 網站
花柏山的魚尾獅像則立于1998年,國家公園局在重新發展花柏山公園時,在花柏頂設立了這尊魚尾獅像。
魚尾獅@花柏山公園
圖來源:8世界 網站
至于其他兩座魚尾獅,則是在宏茂橋組屋區裏,立在宏茂橋1道第218座與第220座組屋前的停車場入口處兩旁,高大顯眼。這兩尊2.5米高、耗資3萬元制成的花崗岩石雕,是該組屋鄰裏于1998年翻新時,由宏茂橋居民委員會打造的。
魚尾獅@宏茂橋組屋區
圖來源:8世界 網站
05 魚尾獅反映了新加坡建國道路上的信心與從容
雖沒有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參天巨人般的高度,也沒有美國自由女神或丹麥的美人魚富有曆史的沉澱,不過新加坡的地標魚尾獅,那眺望海面的雙眼炯炯有神,散發著自信魅力;嘴裏吐出水柱,氣勢如虹;上揚的嘴角,流露的是自在祥和。
這是魚尾獅塑像的非凡狀貌,也象征了新加坡這個從漁村發展起來的國家,在建國道路上的信心與從容。
在這期的分享當中,三叔就在此停筆,
希望小夥伴們下次前往魚尾獅時,可以對魚尾獅肅然起敬。
接下來,先讓大家欣賞三叔在網上搜到以魚尾獅爲背景,因借景的一些趣味照片。
圖來源:台海網 網站
圖來源:陳柏霖 微博
圖來源:中華網 網站
圖來源:mayyr_ Instagram
不說你不知
魚尾獅還曾被雷電擊中!
2009年2月28日下午4時30分左右,魚尾獅公園大尊的魚尾獅在暴雨中被雷電擊中,獅頭上端受損,底部的波浪雕作也因被掉落的碎塊擊中而損壞。所幸魚尾獅是這起事故中的唯一傷者。它休養20天後,在同年3月18日中午重新與遊人見面。
希望大家會喜歡這系列的分享。
Selamat Tinggal (suh-lah-mat teen-gahl) !
END
資料來源:
《聯合早報》
STB官網
8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