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浚鑫
56天的病毒阻斷期告一段落,新加坡昨天(6月2日)邁入解封第一階段,市區和鄰裏上班人潮均恢複約兩成,多數上班族也自覺遵守防疫措施。地鐵和巴士趟次恢複至疫前水平,足以應付複工複課的市民需求,人們即使在尖峰時段也有空間保持距離。
昨早7時20分的波那維斯達地鐵站。(何家俊攝)
這個具裏程碑意義的一天,標志著新加坡抗疫四個多月以來,邁向複蘇的第一步。全國三分之一的員工預計可在第一階段重返公司上班,全國學前教育中心、中小學和初級學院昨天也複課,但第一周僅限部分年級回校。
錦泰小學第一天複課,師生帶好口罩,注重保持安全距離。(嚴宣融攝)
李顯龍總理:教育部采取全面措施保障學生和教職員安全
無論是在辦公樓、學校或其他公共場所,防疫措施未因解封而松懈,除了12歲或以下的兒童可戴面罩,所有人須戴著口罩,多數場所也嚴格測量體溫和登記訪客。
一些家長對孩子複課感到焦慮,李顯龍總理昨天通過面簿保證,教育部已采取全面措施,保障學生和教職員的安全。
小學生昨天上體育課,運動前將口罩放入密封袋,按編號把密封袋挂在吊線上,下課後領回。(邝啓聰攝)
他說:“我們需要些時間來適應防疫措施,但它們是必要的,以保護所有人。與此同時,我們密切留意情況,將盡一切努力逐步恢複正常活動,並確保師生安全。”
在萊佛士坊和政府大廈一帶,人潮與疫前相比仍有巨大落差。早上八九時略見上班人潮,包括一些轉換工作,卻因病毒阻斷期而延後向新雇主報到的上班族。
中央商業區附近人潮與疫前相比仍有巨大落差,顯得有些冷清。(李健玮攝)
從事金融科技的陳明輝(43歲)三周前換工作,新雇主安排他昨天起才上班。他受訪時說,自己並不擔心外出工作會被感染,因爲近幾周的本地居民單日新增病例維持在五起或更少,因此在社區染病的概率相對較低。他從宏茂橋乘坐地鐵到市區時也感覺不會擁擠,只是車廂內較難保持一米的安全距離。
昨天上班上學人數增加,早晨7時,從裕廊東往市區方向的地鐵上有不少乘客。(何家俊攝)
複工複課使尖峰時段的公共交通乘客增加,但因趟次頻繁,加上不少人仍在家辦公,車內不像疫前那麽擁擠。不過,一些員工爲安全起見仍提早上班,從事貨運代理的謝添發(51歲)早上9時才開工,他昨天清晨6時已從榜鵝出發前往市區。
位于大巴窯、波那維斯達等鄰裏的辦公樓,上班人潮也恢複得較慢,附近食肆在午餐時間只有零星的上班族前去打包。
一些食閣攤販加派人手和訂購更多食材迎接上班族回流,但複工首日的人潮不如預期。(唐家鴻攝)
在波那維斯達上班的羅斯(Russ John Theodore,25歲,設施維護和運營人員)是其中之一。他屬于必要服務員工,過去兩個月天天上班,昨天觀察到上班人潮增加了約25%。
羅斯透露,他上班時也會遵守防疫措施,包括單獨出外打包和在辦公桌吃飯,並盡量通過短信和同事溝通。但並非所有員工都如此謹慎,記者昨天就觀察到,街上不乏三五成群聊天的員工,或聚在一起抽煙的上班族。
德士站一早排起了長龍,司機們等待接載複工複課的乘客。(何家俊攝)
新加坡管理大學傳播管理(實踐)教授馮時光博士認爲,人潮緩慢複蘇,顯示政府一再提醒要分階段且安全重啓已奏效,人們清楚不能一切如常。“他們也從新聞獲悉,在其他解封國家,病例再次上升,大家因此明白須謹慎。”
部分公衆未預約前往 大巴窯建屋局中心現小段人龍
建屋局中心采取預約制,預約者排起長隊。(李健玮攝)
更多政府服務中心重新開放,但公衆必須預約才能進入。大巴窯建屋局中心外昨天出現小段人龍,主要因爲一些人未預約便去咨詢,包括無家可歸或急著購屋者。工作人員不允許他們入內,只能在入口處盡量解答。
新人從昨天起可恢複面對面的宣誓儀式。不少新人選擇在昨天注冊結婚,並記錄下這一刻。(龍國雄攝)
聯合領導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昨天在面簿發文提醒,與冠病的抗爭還遠未結束,眼前還有漫漫長路。“在這個受控且分階段的重啓過程中,我們必須保持紀律。現在不是舉行大型派對或慶祝的時候。”
宗教場所昨起獲准重開,新加坡佛光山爲訪客准備了兼具體溫檢測和噴灑手部消毒液功能的機器。(葉振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