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裏蘭卡文化三角地帶作爲古老文明的象征,帶來的不僅是純淨安甯的感受,更是將時光凝固,將古老具象化。曾經輝煌的古城如今重新散發出光輝,等候旅人的到來。
斯裏蘭卡是南亞的一個島國,面積不大,旅遊資源卻很豐富。這個國家除卻自然風光和文化積澱,還擁有七處世界文化遺産和世界自然遺産,其中五處集中在文化三角地帶,號稱斯裏蘭卡文化金三角。
雖然文化三角地帶的曆史遺迹多不勝舉,但我們作爲普通遊客,如果在三個城市各安排一天,好好地規劃路線,也是可以很好地遊覽。至于交通工具,自行車就可以了,當然,也可以包車。
何謂斯裏蘭卡文化金三角?
斯裏蘭卡最中心,由北往南分別由阿努拉德普勒、波隆納魯沃、康提這三個城市連接而成三角形地域,這個三角區域有著世界最大的遺迹群,這就是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的斯裏蘭卡文化三角地帶。
與柬埔寨的吳哥系列和緬甸的蒲甘萬千佛塔所不同的是,這裏至今依然是善男信女們的祈福之地。
號稱斯裏蘭卡西古城的阿努拉德普勒聖城是斯裏蘭卡最早的佛教聖地,2000多年前,孔雀王朝阿育王之子,印度高僧摩哂陀攜佛經渡海到此,開創了斯裏蘭卡的佛教曆史。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0世紀,這裏一直是僧伽羅王朝的都城,曆史上曾繁盛一時,後逐漸荒廢,直至十九世紀被英國探險家發現,這座曾經輝煌的聖城又重新煥發光彩。現如今,阿努拉德普勒仍隨處可見高聳入雲的舍利塔以及遍地的宮殿遺迹,來祈福的斯裏蘭卡善男信女們甚至比遊客還多。
198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阿努拉德普勒聖城作爲文化遺産,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阿努拉德普勒 都波羅摩塔
波隆納魯沃 四方庭院之圓形佛塔
康提 佛牙寺
阿努拉德普勒主要景點分布
斯裏蘭卡佛教徒信仰的中心——聖菩提寺
聖菩提寺是因菩提樹而得名,是阿努拉德普勒非常著名的景區之一,阿努拉德普勒的神聖地位源自這棵千年菩提樹。
公元前247年,印度阿育王的兒子摩西陀南渡斯裏蘭卡弘法,國王天愛帝沙皈依佛教後,向阿育王請求將佛陀證道的菩提樹移枝到斯裏蘭卡。阿育王于是派女兒僧伽密多比丘尼從印度菩提迦耶那棵見證佛陀悟道的菩提樹上,取來了樹苗,移栽在了阿努拉德普勒菩提寺的花園裏。
也正因爲這棵樹,阿努拉德普勒成爲昌盛一時的政治、宗教首都。現如今,印度的那棵早已消失在曆史的洪流中,而斯裏蘭卡的這顆卻依然挺立,而且已經更替到了第六代。佛教在斯裏蘭卡就此牢牢紮根,像這棵菩提樹一樣發芽壯大,曆經其他宗教統治者的入侵破壞卻屹立不倒。
整個寺院完全因菩提樹而建,沒有高大的建築。每天清晨寺廟一開門,前來瞻仰菩提樹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直到傍晚關門。2500歲的菩提樹,兩層的白樓已將它嚴嚴實實地圍繞起來,枝幹的上半部分還建起護欄圍住四周,以保護菩提樹不受到意外的侵害。
前來瞻仰菩提樹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
聖菩提寺,信徒們供奉的鮮花,供奉的大都是蓮花,紅色的爲菩薩花。
三座巨型舍利塔之一,最宏偉輝煌的建築——魯梵維利薩亞佛塔
這座純白色的巨大佛塔在阿努拉達普勒很多地方都可以遠遠的眺望到,是阿努拉德普勒標志性建築之一。
這座佛塔建造于公元前2世紀,據傳杜圖伽摩尼國王從一個漂浮的水泡得到靈感,花了很長時間去嘗試修建一座塔身像水泡一樣輕盈的佛塔,而他居然成功了,所以這座佛塔被後人公認爲是由杜圖伽摩尼國王建造的最美的建築物。但可惜的是建築還未完工他就去世了,最終佛塔是由杜陀伽摩尼國王的兒子完成。據說剛完工的時候有110米,但是經曆了南印度軍隊的若幹次入侵而飽受破壞,現在只有55米高,盡管如此,這座塔現在依然氣勢磅礴。
魯梵維利薩亞曾經不只是一座塔的名字,還是一個教派,擁有著一個頗具規模的寺院。這裏還有佛殿、藏金閣、菩提樹寺、僧人居所、食堂、浴池等待。
當地人來的不少
衆多的信徒就席地而坐,虔誠地禱告。
魯梵維利薩亞佛塔延伸建築——黃銅宮殿遺址(伯拉貞宮)
黃銅宮殿與魯梵維利薩亞佛塔一起被稱爲阿努拉德普勒的代表作,即使在當時的佛教發源地印度,也找不到如此壯觀的佛教建築。
這座宮殿曾經有一個銅屋頂,目前只剩下了1600根石立柱,據說這裏曾經有9層,可供1000名僧人和來訪者居住。
這裏最初是杜圖伽摩尼在兩千多年前建造的,然而在日後的歲月裏又多次重建,每次重建之後,建築就會變得更加宏偉一點。現在看到的立柱是最後一次重建時候留下的,當時是由波洛羅摩婆诃國王在12世紀時候進行的。而曾經有9層的宮殿也只剩一座兩層樓高的新建建築,屋頂也不再是銅做的,而是鋪上了黃色的瓦片。
現看到的宮殿是新建的,但這些石柱都是12世紀的産物,絕對的古迹。只是伯拉貞宮不對外開放,只能隔著鐵欄杆欣賞。
一上台階,瞬間驚呆了,太美了。LP的封面圖便是都波羅摩塔。
正在冥想的歐美遊客
三座巨型舍利塔之一,曾經佛教學術中心——無畏山大佛塔
這座暗紅色磚石砌成的巨大佛塔建于公元前1世紀,由瓦塔伽摩尼•阿巴耶國王建造,據說當時高度有112米,現在高度是75米,即使這樣也是現存最高的阿努拉德普勒佛塔之一。
當時大乘佛教在斯裏蘭卡的地位很高,當時住寺僧侶達五千人,是大乘佛教的總寺院,也是當時世界聞名的佛教學術中心,中國著名的高僧法顯和尚曾經在這裏行佛法兩年。公元3世紀時,馬哈詩那國王的扶持政策使無畏山一度達到了頂峰。12世紀,以這裏爲中心的大乘佛教和以大寺爲中心的上座部佛教發生了激烈的勢力沖突。當時的國王波羅迦羅摩跋忽一世抑制了大乘佛教,統一了佛教界,之後大乘佛教在斯裏蘭卡銷聲匿迹。和古城大多數遺迹的命運一樣,偉大的無畏山大佛塔也已淪爲廢墟,成爲雜草和野樹蓬勃生長的樂園,而現在這座偉大的佛塔已經修複完畢。
現如今無畏山大佛塔的範圍,包括了它東面的雙池塘、薩馬迪坐像以及西面的寶石宮和月亮石、象池等所在區域,以及無畏山博物館,都是它的所轄之處。
無畏山舍利塔除了建築本身,更有衆多朝聖者。
無畏山舍利塔左前側的圓形水池,背後的紅頂房屋就是現在的僧院。
斯裏蘭卡最精美守護石——守護石
距離無畏山大佛塔有一處石頭宮殿遺址,入口處的守護石是斯裏蘭卡最美的守護石。
守護石是斯裏蘭卡一種獨有的雕刻,立于佛寺入口處石階兩側,通常與月亮石同在一起。
在古代蘭卡藝術創作中,雖然大部分風格來自于佛教的靈感和教義,但也不乏印度教的影響,守護石是其中最明顯的佐證。大部分的守護石大都刻有七頭眼鏡蛇神,他們手持豐盈罐,體態輕盈,面帶微笑地站立在石階兩旁,他們的腳旁通常還會有一位歡跳的侏儒隨從。
這處斯裏蘭卡最精美的守護石刻畫精細,面部表情和衣著配飾栩栩如生,眼鏡蛇神仿佛隨時呼之欲出。
寶石宮的入口處的守護石刻畫,面部表情和衣著配飾栩栩如生。
無畏山所轄的這塊月亮石非常漂亮,是阿努拉德普勒地區極漂亮的一塊月亮石。
伊蘇魯姆尼亞寺的寶藏殿,裏面有“戀人像”和“國王的一家”石刻,爲鎮館之寶。
進入大門,最左邊是涼亭,最右側是水池,水引自背後的帝沙水庫,水池的後方就是有公元前5世紀雕刻的岩石。
古代引排水工程的偉大著作——雙池塘
這座名叫庫坦波庫納的雙池塘曾是無畏山寺僧侶洗澡沐浴的地方,也是古代僧伽羅人民在引排水工程技術以及建築藝術領域最傑出的代表作。
雙池塘並非一樣大,一個邊長爲28米的正方形,另一個則是寬28米,長40米的長方形,據說這是經過精細計算過的傳統比例,能在增加浴池美感的同時彌補裝飾的不足。這座供僧人沐浴的連體浴池還雕刻有五個腦袋的眼鏡蛇,據說不僅能起保護作用,還會帶來好運氣。
雙池塘整個設計很是巧妙,水流從稍大的池塘的猛獸雕像口流入,再從池塘地下管道流向稍小的池塘,最後通過排水系統排到附近農田用于灌溉。
進水口及正方形池
進水口
波隆納魯沃古城
波隆納魯沃于公元8世紀起成爲古代斯裏蘭卡國之都城500余年,是由于阿努拉德普勒在印度的不斷入侵下,被迫往南遷移。從實際和地域跨度來說,波隆納魯沃是濃縮版的阿努拉德普勒。如果從從宮殿、佛像和人工湖的大小來說,波隆納魯沃完全超越了阿努拉德普勒,而且這裏的帕拉卡瑪跋忽海、伽爾寺和蘭卡提拉卡佛殿的雕像都創造了斯裏蘭卡曆史上的幾項之最。如果從曆史遺迹的保存角度來看,波隆納魯沃遺址不僅保存得更好,還具有更大的集中性並且脈絡更分明,可欣賞的內容也顯得更多。
波隆納魯沃古城 四方庭院遺址
波隆納魯沃古城 帕拉卡瑪跋忽一世的皇家宮殿之國王會議廳遺址
尼桑卡馬拉皇宮遺址和帕拉卡瑪跋忽一世皇家宮殿遺址分布圖
博物館大門口一旁有條步行道,往北走便是前往尼桑卡馬拉皇宮遺址區。這片區域據說是尼桑卡馬拉試圖複制前任的功績,效仿著大力修建水利工程和寺廟,然而讓世人記住的,則是他留下的觀衆廳遺址。觀衆廳遺址是一個長35米寬13米的三層長方形基座,上方曾經安放著國王的獅子座王座,該王座現存于科倫坡的國家博物館裏,如今只剩下多根石柱,和一大一小兩只石獅子的雕像,有些石柱上面還刻有僧伽羅文字,據說都是大臣的名字。
這片區域可參觀的還有皇家浴池、尼桑卡馬拉的皇宮遺址、尼桑卡馬拉墓。
參觀完尼桑卡馬拉皇宮遺址,繼續往前走,就到了大路的門口。走過馬路到對面,進大門,就進入大片的古迹群了。
帕拉卡瑪跋忽一世的皇家宮殿
東面不遠處有國王會議廳和浴池可以參觀。國王會議廳的最底層基座四周因刻有大象圖案的檐壁而著名,每頭大象的姿態各不相同,而在二層的基座四周則是獅子的浮雕,最上面一層的基座四周雕刻著侏儒的圖形。最上方豎立著36根石柱,石柱的上方可能是木制的屋頂,並且覆蓋著黏土磚。
國王會議廳遺址基座
國王會議廳二樓,立柱上雕刻的花紋不盡相同,但沒有文字。
宮殿東邊城牆外側的盡頭是當時還是王子的尼桑卡馬拉的浴池,這個正方形的浴池以兩個鳄魚形狀的放水口而聞名。
四方庭院遺址
四方庭院顧名思義就是呈四邊形,在被城牆圍起來的高出周圍近2米的方形庭院裏有12個建築遺址。這裏是僧伽羅王朝時期佛牙舍利所在的地方,是當時波隆納魯沃的佛教中心。這裏集中了你能在古城裏找到的大部分建築樣式,簡直是爲遊客量身定做的“古迹遊樂場”,其中最著名的是圓形佛舍。
圓形佛塔
圓形佛塔南面不遠的都波羅摩佛殿同樣不能錯過。這座佛殿是波隆納魯沃三大磚制無量佛殿中非常古老的,也是保存很完整的。厚重的磚制外牆被灰泥粉飾,並裝飾著建築浮雕,佛殿內的多尊佛像經曆了曆史的洗禮後,只留下了臉和手足的輪廓。一般認爲是帕拉卡瑪跋忽一世時期留下的建築。
哈塔達格 正面的圍牆已經倒塌一部分了,可以看出還有第二道門。
四方庭院之石書
四方庭院附近的帕巴魯寺
阿拉哈娜佛學院古迹群分布圖
蘭科特寺是波隆納魯沃最大、斯裏蘭卡第四大的佛塔。佛塔呈暗紅色,是12世紀由尼桑卡馬拉國王所建的一座巨大的磚造鍾形佛塔,好像是模仿阿努拉德普勒的魯萬維利薩亞塔而建。這個圓頂建築的主要建材是陶土,外面覆蓋著一層磚和灰泥,據說以前尖塔的部分覆蓋有黃金。
據說以前尖塔的部分覆蓋有黃金
蘭卡提拉卡佛殿外牆上裝飾有建築浮雕,很震撼的感覺。
進入殿內看到一座巨大的無頭立佛
伽爾寺是由不知名的藝術家在一整塊巨型花崗岩石上雕刻而成,包括前後相連的三大佛像和一座佛龛。伽爾寺的佛像象征著斯裏蘭卡古代藝術的巅峰之作,氣勢雄偉,刻畫得出神入化。
三座佛像中年代最老的是中間的站佛,立于蓮花寶座上,雙臂交叉,據說是悲憫衆生、悟道的佛陀形象。左側是正在冥想的禅定坐佛,神情肅穆莊嚴,背後有刻畫的寺廟浮雕,右側是涅槃像,也就是臥佛,呈柔和的流線型,給人感覺似乎馬上就要進入涅槃的感覺。
左側的禅定坐佛
壁畫是13世紀時,帕拉卡瑪跋忽三世爲了重振已經成廢都的波隆納魯沃的雄風而命令繪制的。
13世紀的壁畫
阿拉哈娜佛學院古迹群的岩石洞穴僧院,洞穴在公元前2世紀就已經存在了,後來被居住在森林裏的僧人們使用,如今在其中的一個山洞裏可以看到4尊佛像。這是波隆納魯沃被發現的很早古迹。
奇瑞寺
阿拉哈娜佛學院古迹群的藏經閣可能是古代斯裏蘭卡較大的藏經閣。每月的初月和滿月之日,佛學院的僧人們都要聚集在這裏誦經念佛。藏經閣的四周是僧人的房間,中間的誦經閣據記載曾經有12層樓,可以說是東古城當時很高的建築。
南部古迹群
這個區域主要是看帕拉卡瑪跋忽一世石像和藏經閣。
帕拉卡瑪跋忽一世石像建于12世紀,是一個雕刻在白色岩石上的立像,石像形體健碩,正在讀手捧的貝葉經文。石像原型衆說紛纭,有說是帕拉卡瑪跋忽一世,也有說是哲學家普拉斯蒂,還有說是印度宗教家阿嘎斯蒂亞。
佛牙寺位于康提湖畔,是斯裏蘭卡最著名的佛教勝地,以供奉佛祖釋迦牟尼的佛牙而聞名。相傳釋迦牟尼佛遺留下兩顆佛牙,其中一顆便在佛牙寺內。那裏不但是佛教徒膜拜朝聖之處,也是遊客的必到之所,更是斯裏蘭卡每位新總統上任前必須前往禮贊的地方。
得佛牙者得天下!國王爲王權不能失去佛牙,所以斯裏蘭卡存放佛牙的寺廟會隨著皇宮輾轉變遷。佛牙寺作爲全國較重要的佛廟,受到政府嚴密軍警保護,入廟必須接受安全檢查,入寺者務必脫鞋、服裝端莊,以示虔誠。
拱形長廊入口盡頭
佛牙寺建于十五世紀,經過曆代國王的擴建,規模宏大雄偉。寺院建在高約六米的台基上,有上下兩層,主要有佛殿、鼓殿、長廳、誦經廳、大寶庫、內殿等,其中最重要的建築是中心大殿。國寶佛牙供奉在二層的內殿,也是寺中的核心。內殿正中供奉一尊巨大坐佛,佛前朵朵蓮花和佛燭桌案,香火缭繞不絕。殿左側暗室則爲供奉佛牙之地,暗室中一座七層金塔,分爲大金塔和小金塔兩個,大金塔平時存放佛牙,塔上鑲滿了各式紅藍寶石,肅穆莊嚴,寶氣逼人。
每年的七八月份,這裏還會舉行盛大的佛牙慶典活動,場面蔚爲壯觀。
聖殿二樓暗室,暗室門開了。
獅子岩入口處
岩頂南側的風景
南亞最大的古代洞穴建築、斯裏蘭卡最大的石窟寺廟——丹布勒石窟寺
丹布勒雖說是一個城市,可實在太小了,小到一不留神就會錯過。但是它卻擁有斯裏蘭卡最大的石窟寺院,正因爲如此,小小的丹布勒成爲斯裏蘭卡家喻戶曉的城市,也足以說明這個石窟寺院的實力了。可以說,這個石窟寺院是文化三角地帶中必看的一個景點。
丹布勒石窟寺所在的區域不僅是斯裏蘭卡文化三角洲的中心,也靠近整個島國的中心。丹布勒巨岩由兩塊史前的巨石自然融合而成,俯臥在湖泊星羅棋布的平原上,就像一條巨大的鯨魚背,而丹布勒石窟寺就掩藏在這條鯨魚的側腹中。
丹布勒石窟寺自從建造以來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曆史了,目前對外開放的最著名的5個洞窟就深藏在“鯨魚背”的肚子裏面。這5個洞穴一半天然,一半由人工雕琢而成,占地大約1000平方米,號稱南亞最大古代洞穴建築之一,也是斯裏蘭卡最大、最壯觀、保存最好和最完整的石窟寺廟。據說從公元前1世紀起,這個大洞穴就已成爲人們祈福的地方。
需要注意,在斯裏蘭卡全境遊覽,進入塔寺都需要脫鞋(可穿襪子),不可戴帽子,不可撐傘。
堅持原創!我們一起浪迹天涯。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請關注我,我們一起交流。
如果您喜歡我的原創文,也請關注我並點贊。
@林子,多平台旅遊達人,自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