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僑網6月15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潮州菜廚師王振國是福建人,卻因爲學廚時跟了一位潮州師傅,不但學會烹煮正宗潮州菜,還會講流利的潮州話。在新加坡老字號潮州菜館相續結業的這些年,他堅持做好精致講究的傳統潮州菜。
19歲從馬來西亞槟城來到新加坡的廚房工作時,王振國對烹饪一竅不通。當雜工兩年後,朋友介紹他到國大畢業生協會俱樂部內的潮州酒樓,遇上引領他走入潮州菜世界的恩師陳金發。
學徒時期工作辛苦,但王振國還是咬緊牙關繼續做,一待就是七八年。他說:“師父也真的把我當自己的孩子,我住在他家,每天跟他一起去上班。師父當時聽不懂我講的福建話,因爲槟城的福建話跟新加坡的不太一樣,他要我跟他講潮州話,所以也學會了。”
工作多年後,王振國漸漸升級爲主廚,獲得多項國際烹饪大獎。過去幾年他代表新加坡中廚協會,帶領廚師參加國際比賽,傳授和分享經驗。
參賽時必須發揮創意、天馬行空,但回歸潮州菜時,王振國堅持傳統特色。
“潮州菜的工序很多,而且每一個步驟都要做好才能成功,像是豬頭粽(一片片像厚肉幹的前菜)和豬腳凍都要花四五個小時。肝花蝦棗我們一定用豬網油來包,比較香。潮州菜在調味方面會用魚露(廣東人用蚝油),還有扁魚幹(鐵脯)、芹菜、芫荽、冬菜和菜脯都很重要。”
新加坡本地的老潮州菜館,近年因主觀與客觀因素相繼停業,令人惋惜。王振國見證了潮州菜的輝煌與式微,近幾年又感受到它的回歸。
“早期主要是福建菜和潮州菜,在新加坡潮州菜可以說是排第一。老師傅秘訣不傳人,所以接班師傅越來越少。後來港式和川菜來了,把潮州菜壓到第三第四。不過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吃傳統潮州菜,所以這幾年新開的好些餐館都打著潮州菜的名堂。”
王振國透露,目前不少做潮州菜的中國廚師來自汕頭,對潮州菜有一定認識,但本地所使用的材料和調味只有一部分從潮州來,大多數還是本地的。所以這批中國廚師來到新加坡,口味和做法還需要一段磨合期。(陳愛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