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與你躲過雨的屋檐。
黑夜總是趁我們不注意的時候,悄然住進我們的空間。靠在寢室的窗戶上,四面全是漆黑的天宇,道路上的樟樹在路燈的照射下,還是可以看到大致的輪廓,這些樹木今年很幸運,沒有雪霜的摧殘,樹葉依然是一片綠,雖然有冷風的襲擊,但它們還是茁壯的成長。
聽說人類的故事很古老,可是人的一生總是那樣的短暫,匆匆數十年而已,“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可是唐人恐怕還沒有見過明鏡,那些做工精細的銅鏡,即使是經過精工磨練,于今恐怕也是斑駁如雲了,再也照不出昔人的容顔。而古人斑白的鬓發,早已經化作風中的塵埃,隨風化雨,隨雨流進人們的心房,成爲遙遠的想象。我們的一生,就如同一直攀爬的蝸牛,在時間的路途上,緩緩的爬行,一年接著一年,當蝸牛變成飛蛾,展翅飛向無邊的夜色中去,我們都已經成爲過去的一部分,也是古老故事的一份子,成爲後人嘴裏談論的對象。
曾經在小街的一旁,聽著須眉皆白的老人們講述他們的過往,便覺得十分有趣。他們手裏捏著長長的煙管,叭著、噴著,那些過往與他們滄桑的臉龐都被裹在沉沉的煙霧裏,看起來是那麽的真切,聽起來那麽的感人。但是卻有人在一旁嘲笑老人們,他們認爲老人們說的東西已經過時,跟不上時代的潮流,應該放棄。然而,每個人都年輕過,夢過,愛過,恨過,這些昔時的光景,就像一把銅鏡,留住了過去,卻把時光停留在當前,在鏡面上,你只能看到曾經的面容,而未來卻是一片空白,毫無痕迹。我知道有很多人都羨慕青春年少,但是,如花似玉的年齡,歡笑的青春,也隨著時間的波瀾慢慢遠去,變成不可把玩的過去,這樣看來,一切過去的事物都是極其自然的,沒有任何可輕可蔑的成份,聰明的你,會嘲笑你自己麽。
有人說:“經常夢見明天的人,都是年輕的,都會年輕。”而我卻常常夢見過去,按理說,這可不是年輕的象征,這是老化的代表,可過去的日子並不可怕,即使過去一直是失敗的,但這也是無傷大雅的,誰沒有失敗過?過去的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承認自己失敗過、消極過,就比如你聽到一個古老的故事,這個故事的情節是曲折的,故事的主人公人生經曆是坎坷的,你可能會同情他,同時也會覺得人世的殘酷,不希望自己有同樣的經曆,但當你聽到主人公輝煌的成績時,你又會心動,心裏面向往著那份成功,成功,誰人不喜歡?但是,成功總要付出一點代價吧,也許是生命,也許是青春,也許是至愛····你也许会觉得这个社会太伤人,但这又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路;其实故事中的人物传奇不无道理,没有先前撕心裂肺般的煎熬,哪得最后甜蜜的笑,而我们的人生,笑到最后,此时最甜的笑容。
曾經與同村一個女孩在一起讀書,一起上學,一起回家,也覺得有人陪的滋味很好,可好景並不長久,等到大家讀初中了,分開了,連說話的機會都很少了,更別說天天見面了,我以爲兩個從小一起長大的人,應該可以成爲最好的朋友,可是我錯了,上高中以後,等到我上高中時,女孩已經嫁人了,從此,兩人便有了一道不可逾越的牆,這道牆把兩個原本熟悉的人隔離開來,並且是永遠的隔離。
前不久,讀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馬斯·特兰斯特勒默的一些诗歌,深为其诗歌中的意境所打动,他的诗歌就像北欧的天空那样纯净,他的内心虽然似挪威的森林般宁静,却也如鹰隼般敏锐,在一字一句中,挖掘人生宇宙的静谧与躁动,一动一静,举重若轻,简洁明快。他是用诗歌去感动生活,感动那些渴望在浮躁的城市中寻觅一处宁静的内心的人儿。“一棵树在雨中走动,匆匆走过,我们身旁,在这片倾洒着的灰色中,这棵树急事。它从雨中汲取生命,犹如果园里黑色的山雀,雨歇了,树停住了脚步。它挺拔的躯体在晴朗的夜晚闪现,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着那瞬间,当雪花在天空中绽开。”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个人是不能无法改变这个规律的,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尽量包容身边的人与事,尽量让身边的人与事接受自己;我们都需要一个自由而安宁的空间,在那个空间里,你只属于你自己;在那个空间里,你的灵魂可以自由的翱翔·····
幾年前的一個下雨天,那天正是清明節,細雨魚兒出,本是極其美妙的風景,可清明節是掃墓的時節,灰暗的天空中凝結著憂傷的情調,漫山遍野都是掃墓的人,而我也是其中的一員,我跟隨父輩,一個山頭一個山頭的走著,走久了,總覺得有些許疲倦,我並不覺得躺在地底的人與我有莫大的關系,可父輩們卻精力旺盛的背著鋤頭,修理著先祖的墳墓,臉上充滿著敬意。我們經過一個山頭時,看見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婦人,她並沒有打傘,冒著細雨,坐在一個墳墓的旁邊,墳墓的前面放著一個竹籃,裏面盛著一些酒肉、雞蛋····老妇人用枯燥的大手,缓缓地抚摸着墓碑,口中轻轻地说着些什么,雨滴沿着她那布满皱纹的额头慢慢流下,淌进了眼眶,沾湿眼珠,不多一会儿,就有几滴水珠顺着睫毛滴下,滴在坟墓上,我知道,那水珠里,并不只是有微凉的水珠,还老妇人温热的泪,我看着老人的一举一动,仿佛觉得老人不是在扫墓,而是来陪伴埋藏在地下的那个人,也许那一刻,两个灵魂又重新聚在一起,这便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她用手抚摸墓碑,看起来像似在回忆自己的过去,回忆那些快乐的日子·······
在一個下雨的春暮,我陪一個朋友去釣魚,朋友告訴我一件事:他們家附近有一個撿破爛的老人,老人的妻子早就已經過世,留下了一個男孩,由于要照顧孩子,他無法進城,只得在附近的村子裏幫別人家裏幹一些苦力活,賺一點錢,每天累的要死,可他沒有半句怨言,他明白撫養兒子是他的責任。我們都覺得我們的日子是奔馳而過的,我們感歎光陰似箭;可貧苦的日子委實不好過,可稱得上是一種的煎熬,對于那些生活在貧苦中的人們來說,時間的轉速似箭非箭,並不是那麽的快。老人辛苦的爲了兒子,兒子也還挺爭氣的,成了他們村子裏的第一個大學生,到後來,甚至公費出國留學,這可是莫大的榮譽,等到男孩學業將要結束之時,老人的生命似乎已經到了終點,病痛接踵而來,可男孩卻無法回家,他告訴父親他要在外國安家,他告訴父親自己已經拿到外國國籍、買了車、買了房,已經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最後,老人只好看著男孩的照片,緊緊地抓住那些照片,無奈的閉上了雙眼,遺憾的離去,他安靜的躺在漆黑的地底下,可他的墓該誰去祭掃呢?
其實,不論是生發在過去的事,還是發生當前的事,它們都有一定的共融性。新鮮裏包含著古老,同樣的,古老裏也摻雜著新鮮,就這樣,相互映照,參差羅列著,其實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我們的人生就像一面大的鏡子,照映出我們生命之中不同的容顔;古人似乎喜歡懷古,于是寫下了像“今人不見古時月,古月依舊照今人。” “折戟沉沙鐵未消,自將磨洗認前朝。”這樣的句子,這些古遠而重情的句子,不僅代表了古人的思想,也折射出現代人的某些思維,于今來說,這詩句把今與古融合爲一,給人一種新的美感和韻味。
我曾經夢想著在有月光夜裏,坐在葡萄架下喝酒品茶,在燈火闌珊處等人,在旋轉木馬旁傾聽童年的腳步聲····但我最想呆在亲人的身旁,看他们微笑的脸庞,听听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