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許振華
在7月10日結束的第13屆新加坡大選中,執政黨人民行動黨贏得新加坡國會93個議席中的83席,蟬聯執政。
但就具體得票率而言,根據選舉局公布的數據,人民行動黨的得票率爲61.24%,低于上屆大選時的69.86%。在全國31個選區中,行動黨贏得28個,比上屆大選減少1個。
在選後新聞發布會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坦言大選結果不如預期理想。
這樣的選舉結果,或將給一周前仍信誓旦旦“有決心把運行良好的新加坡,完好地交棒給下一屆團隊”的李顯龍增加難度。
在這場于7月6日通過網絡直播向新加坡民衆發表的演講中,李顯龍保證,他將同國務資政張志賢和尚達曼等資深同僚及第四代部長共同確保國家渡過危機。這場網絡直播是李顯龍從政以來的第七場浮爾頓午餐群衆大會,這是人民行動黨(PAP)多年的選舉傳統,但因疫情關系,李顯龍此次不得不改用網絡直播發表講話。
現年68歲的李顯龍曾表示他將于70歲前“退休”。多家媒體報道指出,10日正式舉行投票的新加坡國會選舉不一定是李顯龍最後一次參選,但很有可能是他最後一次以總理身份參與大選。據《南華早報》6日報道,李顯龍在直播講話過程中一度哽咽,懇求跨越不同世代的選民繼續給他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強有力的委托”。
從2004年起,李顯龍已擔任總理16年。從1984年李顯龍加入人民行動黨並當選國會議員開始,他已參與政治36年。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廈門大學新加坡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于文軒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總結說:“在李顯龍2004年就任總理前新加坡已實現經濟騰飛,所以他的政治遺産主要體現在執政風格上。相比追求政府主導權、作風強硬的李光耀,李顯龍身段更柔軟、更親民。”
不過,短期內李顯龍還不會告別新加坡政治舞台。據《南華早報》報道,李顯龍稱未預料到自己任期的最後一段會遇到新冠肺炎疫情這一重大危機,可能會在疫情危機得到解決後才正式交棒。新加坡隨筆南洋網創辦人及主編、《聯合早報》特約撰稿人李葉明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則表示,新加坡總理在卸任後擔任國務資政已成慣例,李顯龍卸任後若擔任國務資政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不過,于文軒強調,目前商無法確定李顯龍是否會于卸任後擔任國務資政。
2020年6月23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新加坡總統府發表講話。 新華社 圖
經驗豐富的二代政客還是個學霸
1952年2月,李顯龍出生于新加坡,是新加坡開國總理李光耀的長子。據《大英百科全書》(線上版)資料,李顯龍在學術上表現出色,被劍橋大學數學系錄取並于1974年獲得數學一等榮譽與計算機科學優異文憑。1980年,李顯龍于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獲得公共管理碩士學位。
在1984年正式投身政治前,李顯龍曾加入新加坡武裝部隊。1983年,李顯龍成爲新加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准將。1984年,李顯龍加入人民行動黨並于國會選舉中當選議員。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李顯龍剛加入政壇幾個月,新加坡便于1985年陷入經濟衰退。李顯龍隨即成爲政府組織的經濟委員會主席,負責應對經濟衰退,建議大幅減稅、實施消費稅等政策,並取得一定成效。1987年,李顯龍成爲政府內閣正式成員,同時出任貿工部部長和國防部第二部長。
1990年李光耀在擔任總理31年後辭職,吳作棟接任總理,李顯龍也同時升任副總理。上世紀90年代初期李顯龍曾確診淋巴癌。爲了治療,李顯龍保留了副總理一職而辭去貿工部長,于3個月內通過化療成功緩解癌症。重返政治生活的李顯龍于1998年至2004年期間擔任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主席,2001年至2007年期間擔任財政部長。
見招拆招,身段柔軟
2004年,李顯龍正式接任總理職務。李葉明向澎湃新聞介紹說:“李顯龍總理任期內遭遇了許多挑戰。他上任時新加坡仍未走出2003年‘非典’(SARS)危機困境,還需負責經濟檢討委員會的工作。後來新加坡又遭遇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2011年國內反對派取得突破的‘在野政治分水嶺’,以及如今仍正在應對的新冠病毒疫情。”
除此之外,據《聯合早報》報道,李顯龍的政治生涯裏還應對了“9·11事件”、恐怖組織“回教祈禱團”威脅等危機。李葉明稱,李顯龍任內處理了不少的問題,大部分也都得到了解決。
除了解決具體問題外,李顯龍的執政風格對新加坡政治生態産生了影響。李顯龍所屬的人民行動黨在新加坡長期執政,自獨立以來未曾丟失過政權,因此人民行動黨內部的政治基本決定了新加坡的國家政治。但與李光耀執政時期相比,新加坡的政治生態已有了很大變化。
“1988年大選是李光耀擔任總理期間人民行動黨得票率最低的一屆大選,從那以後政府風格就開始向親民與民主化方向發展。繼任總理吳作棟開始軟化身段,開啓了所謂的‘協商型治理’。”于文軒向澎湃新聞分析說。
“李顯龍相比前任風格更加柔軟與親民。他是網絡紅人,鼓勵同僚使用社交媒體。他熱愛攝影,喜歡展示自己的攝影作品,還會‘秀恩愛’。李顯龍改變了領導人高高在上的形象,更加顯得平易近人。”于文軒說。他認爲相比于經濟績效,親民的執政風格是李顯龍更重要的政治遺産。
李葉明也認爲,李顯龍對李光耀時期的強勢領導作風做了很大幅度的調整,新加坡政府如今在跟選民的溝通方面更賣力、更認真。
與李光耀相似,李顯龍也在國際事務上積極發聲,近年曾多次對中美貿易摩擦與中美關系發表個人看法。但總體而言,李顯龍並未如李光耀那樣産出諸如“亞洲價值觀”那樣的國際政治論述。
于文軒表示,這是因爲新加坡與國際社會的關系已發生改變。如今,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取決于全球化下的人才與財富流動,這需要新加坡提升自己的可見度與識別度。與之相應的是,李顯龍領導下的新加坡依然在積極參與國際組織運作並與不同國家合作。
用“狗的忠誠”回應反對黨的崛起
據《南華早報》6月30日報道,許多政治觀察家預計人民行動黨將輕松地獲取7月10日大選勝利,但本屆國會大選也是反對黨自新加坡1965年獨立以來第二次在所有國會議席上挑戰人民行動黨,選情顯得十分激烈。
新加坡的反對黨已在政治上崛起。老牌反對黨工人黨已連續兩屆拿下有五個議席的阿裕尼集選區,本屆大選前擁有6個選區議席和3個非選區議席。由人民行動黨前重要成員陳清木于2019年創立的前進黨也來勢洶洶,還獲得了李顯龍弟弟李顯揚的支持。
爲喚起選民對人民行動黨的感情,7月6日,李顯龍在網絡直播中引述了李光耀的話,稱人民行動黨提供的是“狗那樣的忠誠”,而不是“貓那樣的忠誠”。他用這樣的比喻來形容人民行動黨與選民之間的關系,強調人民行動黨對選民的忠誠不會輕易改變,而“貓的忠誠不是針對特定個人,一個人走了,貓也覺得無所謂”。
舉行此次大選的新加坡仍未擺脫疫情陰霾,這也讓反對黨批評執政黨甘冒讓選民感染的風險也要提前舉行大選,以“保住權位”。有分析稱,危機中人民求穩定的心態對執政黨有利,反對黨因此擔心他們將于大選中“全軍覆沒”。
人民行動黨則將反對黨的這一擔心歸結爲謀取民心的“話術”,強調非選區議席的設置已保障反對黨在國會的存在。根據《新加坡憲法》,如果新加坡國會選舉中當選國會議員的反對黨候選人少于下限,選舉官就可以按照得票率的高低邀請若幹得票率超過15%、卻在大選中落敗的反對黨候選人加入新加坡國會,成爲非選區議員。
2016年底新加坡國會修憲後,非選區議員的人數上限增至12人,並享有和民選議員相同的投票權利,包括對修憲案、財政法案和不信任動議等事項進行表決。李葉明認爲,這也是李顯龍任內顯著的政治遺産,會有長遠的政治影響。
新加坡政治會向Mr.Lee們告別嗎?
在7月6日的直播中,李顯龍細數自己自1984年參政以來新加坡發生的“戲劇性變化”,稱新冠疫情危機比過往任何一次危機都更複雜和危險,強調“我們必須擁有同樣的堅定意志,調動我們所有的精力和資源,共同努力、取得勝利並變得更加強大”。盡管李顯龍曾強調自己將于70歲前退休,但已68歲的他未于本屆選舉中就交棒事宜做具體表態。
資深東南亞政治觀察家布裏奇特·威爾士(Bridget Welsh)對《南華早報》表示,李顯龍以他對選民發出的呼籲來消除民間對第四代領導團隊的疑問,重申新加坡政局仍掌握在他自己手中。威爾士形容,李顯龍是在“冒險”,讓這場選戰更多地聚焦于他對新加坡政府的繼續領導,而非他的離開。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陳慶文(Eugene Tan)則向《南華早報》表示,“盡管李顯龍的權力交接可能會延遲,但我認爲延遲時間不會太長。”他認爲,盡管新冠疫情危機導致的經濟下滑和有關的抗疫行動可能會持續數年,但若將權力交接推遲到經濟複蘇時,將導致民間對第四代領導班子的嚴重懷疑。
選前高調宣布加入反對黨新加坡前進黨的李顯揚此次並未下場參選。李顯揚解釋說:“新加坡不再需要另外一個李家人(Mr. Lee)。”話雖如此,新加坡政治顯然還未能與李家人告別。
據《聯合早報》7月9日報道,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2019年初的一段內部講話近日外泄,新加坡政論網站截取錄音稱陳振聲承認人民行動黨利用國家危機贏得選舉,其中就包括了2015年3月李光耀去世。當年9月舉行的大選中,人民行動黨得票率相比上屆上升了9.7%。分析認爲,李光耀逝世喚起了選民對人民行動黨的情感。
去世後,李光耀仍在影響新加坡政治,直至今天。圍繞李光耀故居,李家二代陷入了爭執,此事于2017年公開化。李顯龍妹妹李偉玲、弟弟李顯揚當時發表聲明稱,李顯龍受歡迎的程度與李光耀遺留下來的影響力密不可分,批評李顯龍不顧父親遺囑執意要保留李光耀故居。
李顯龍2017年7月將故居爭執帶入國會,解釋保留故居的緣由並爲家庭紛爭影響政治致歉,但李家二代間的矛盾顯然未得到解決,對李光耀政治遺産的解釋成爲了政治籌碼。李顯揚于本屆選舉期間批評人民行動黨時,就強調人民行動黨背離了他父親當年立下的路線。
在李家第二代子女圍繞故居的紛爭侵擾廟堂之際,人們目光投向了更年輕的“Mr. Lee們”。
李顯揚最受人關注的兒子李繩武于1985年出生,曾表態稱自己對政治不感興趣,但新加坡總檢察署對他的指控讓他持續卷入政治糾紛。在2017年7月,他于個人臉書主頁上轉載了《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關于新加坡新聞審查和李光耀故居糾紛的報道,並對新加坡司法系統提出質疑,這讓他遭新加坡總檢察署指控涉嫌藐視法庭。
今年7月2日,李繩武遭起訴藐視法庭案開審。李繩武在辯護宣誓書中稱自己並不是一個“公衆人物”,貼文不會受到太多的關注。對此,新加坡政府律師指他仗著“建國總理李光耀孫子”的“光環”,到處接受外國媒體的采訪,還稱自己“知道得比別人多”,卻诋毀了他祖父李光耀一輩子都在守護的司法制度。
除了李繩武外,也有媒體報道稱,1987年出生、李顯龍子女中排行第三的李鴻毅被很多人視爲李家第三代領導人人選,但他本人也于2017年表態稱自己對政治沒有興趣。不過,李顯龍青年時先于學術上嶄露頭角,而後才參與政治,因此輿論認爲,仍無法排除李家第三代參政的可能性。
于文軒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指出,據他觀察,新加坡人並未普遍認爲李家爭端對新加坡政治有明顯的影響,也不認可有所謂“李家王朝”存在。
責任編輯:朱鄭勇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新聞報料:4009-20-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