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绮穎指出,她的出發點是公平地對待核武課題,以開放式的手法呈現是爲了讓不同想法的人有溝通機會,並建議人們花時間與更廣泛的人群交流。
“牆上的這一對照片,是一幅雙聯圖,一半是朝鮮的照片,另一半是美國的核子反應爐。”
個子不高,一襲深色連身裙的沈绮穎(39歲)站在參觀者前侃侃而談,分享她爲2017年諾貝爾和平獎所拍攝和構思的展覽“Fallout”(余波)。
那是上個月11日在挪威奧斯陸舉辦的展覽開幕式。沈绮穎是新加坡首位受邀拍攝諾貝爾和平獎展覽的攝影師。
2017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爲“國際廢除核武運動”(International Campaign to Abolish Nuclear Weapons,簡稱ICAN)。沈绮穎從10月6日揭曉當天,便馬不停蹄爲這個時長一年的展覽搜集資料、構思和拍攝。
諾貝爾和平中心自2005年落成以來,每年都爲和平獎得主舉辦展覽。2017年的展覽從上個月12日向公衆開放至今年11月25日。
並排美國與朝鮮照片 呈現核武課題
沈绮穎從資料中梳理出美國和朝鮮在與核武相關方面有哪些視覺和曆史上的相似之處,前者是唯一使用過核武的國家,而後者是本世紀仍在測試核武的國家。沈绮穎決定以並排兩地照片的方式呈現這個課題。兩地雷同之處,有一些在拍攝現場顯而易見,一些則在後制中找出端倪。
在兩個月的時間裏,她奔走于中國和朝鮮邊界,跨越美國六個州屬,留下6000公裏足迹,最終以36張照片和一個影片裝置向世人傳達一個信息:反思自己對核武的立場。
沈绮穎接受本報越洋訪問時,人已飛返長駐10年的北京。對于是否應該廢除核武,她沒有答案。“這個是沒有答案的,藝術怎麽會有答案,藝術只會發問。”
她指出,她的出發點是公平地對待核武課題,以開放式的手法呈現是爲了讓不同想法的人有溝通機會。“我沒有個人強烈的想法,核武是不好的,我們一開始就不應該有,但既然有了,這個世界就非常複雜,不是一個簡單的答案或標語就能解決所有問題。”
“我只是想問一些問題,讓人看了産生一些疑問、想法、反思。”
沈绮穎曾任《海峽時報》駐北京特派員,2010年離開記者崗位,成爲紀實攝影師,曾是全球知名攝影機構“七圖片社”(VII Photo)的正式成員,目前是獨立的視覺藝術工作者。問及如何看待自己的定位,她說:“我很討厭被歸類和標簽,我不知道怎麽形容,人們總是想把人框到一個鴿子洞。國際上,紀實攝影和藝術的界限已經很模糊了。”
她解釋:“我在研究和工作中有做學術研究和新聞工作訓練出來的嚴謹,但作品形式則離新聞越來越遠,轉而趨向文本和展覽……我對我要做的東西很清楚,但大家要怎麽分類,這個無所謂。”
翻閱她的履曆,作品多聚焦中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由普利策危機報道中心出資補助的“Dying to Breathe”(一個塵肺病家庭的愛與絕望),是她用了四年時間追蹤拍攝多名患上塵肺病的陝西礦工,用鏡頭記錄他們與家人、金錢和疾病之間的牽扯。
去年,她的作品也登上了伊斯坦布爾雙年展。該作品反映的是只能負擔北京地下室房租、住在沒有陽光或新鮮空氣房間裏的“鼠族”。她的好些作品也散見于《紐約客》《時代周刊》《新聞周刊》等國際刊物。
諾貝爾和平中心館長利夫·托雷斯回複本報詢問時指出,中心已留意沈绮穎的作品一段時間,過去的展覽攝影師多來自歐洲和美國,中心去年是首次從亞洲挑選攝影師合作。“她有史學背景,也曾在亞洲擔任特派員,加上她在視覺表現上的雄厚實力,讓她成爲今年展覽的最佳人選。”
試以實驗性手法說故事
沈绮穎說,新聞攝影圈近幾年一直在探討照片這種傳統視覺語言所帶來的影響已不如以往,她也在嘗試以較爲實驗性的手法表達故事,在這個人人都能拍照的年代發出自己的聲音。
她說,她正在探索,如何與跟她說不同語言的人溝通。“我想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歐洲乃至世界部分地區的政治右傾,這讓全球自由派學者、藝術工作者、記者和非營利組織都感到困惑,思索著爲什麽‘那些人’與我們的想法不一樣,難道他們就是如此不明智嗎?我認爲‘我們知道的更多’這種我們有時會做出的假設,在現今兩極分化的時代並無助益。”
她建議人們從道德高點上走下來,花時間與更廣泛的人群交流,嘗試以開放式的討論探索我們在世界裏的位置。“一個越來越複雜的時代,需要更精密、更少自以爲是的溝通方式。我沒有答案,我也不確定任何人有。但我認爲我們處于實驗時代,有比以往更多的工具和行式,由我們來決定是否要使用它們,並深思熟慮地使用它們。”
本月18日,沈绮穎與來自越南、柬埔寨和孟加拉的藝術工作者,將出席于濱海藝術中心舉行的聯合展覽開幕儀式。展覽將舉辦至今年4月8日,入場免費,各國藝術工作者將探討物品、建築和土地中隱含或掩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