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去年增長3.5%,是三年來表現最好的,不過,身邊不少人的反應卻是沒有感覺到。可能是因爲薪金增長往往落在經濟增長後頭,另一個原因可能是這次的經濟複蘇由制造業帶動。現代制造業日趨自動化,聘請的員工越來越少,制造業産值大增,但惠及的員工人數有限。
2018年來臨前,李顯龍總理就宣布好消息,我國經濟去年增長3.5%,是三年來最好的表現。不過,身邊不少人對這則新聞的反應卻是:“經濟情況有那麽好嗎?我怎麽沒感覺到呢?”
確實,近兩年來聽到的更多是公司裁員、薪金凍結的消息。就算沒有裁員,大家都戰戰兢兢,擔心自己的飯碗不保。
例如,一家銀行的中層管理人員雖然獲得批准可增聘人手,但卻不願意請人。理由是,擔心請來年輕員工的薪水較低,可能導致改天自己被裁退。
本地的薪金增長近年來也放慢步伐。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數據,去年上半年本地薪金增長2.5%,低于前年下半年的3.4%和全年的3.7%。金管局預計,今年本地居民薪金增長將低于3.7%的10年曆史平均增幅。
人們還沒有嘗到經濟複蘇的甜頭,可能是因爲薪金增長往往落在經濟增長的後頭。輝立證券一份報告指出,本地薪金增長要比經濟增長遲三個季度到來。這麽算下來,員工要等到今年第二季才能看到薪金增長。
另一個原因可能是這一次的經濟複蘇由制造業帶動。現代制造業日趨自動化,聘請的員工越來越少,制造業産值大增,但惠及的員工人數有限。
貿工部的研究顯示,在2009年至2013年期間停止營業的制造商,平均生産力都比較低。換句話說,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制造業公司,人員結構都非常精簡。
另一方面,服務業也在進行自動化和數碼化,一些繁瑣工作逐漸被機器代替,也有一些外包到成本更低的市場去。
傳統行業員工或感受不到好處
本地許多傳統行業領域正在經曆轉型,雖然經濟好轉,但企業營收和盈利卻沒有起色。在這些領域工作的員工,很可能不會感受到經濟複蘇的好處。舉個例子,如果零售商售賣的産品可通過海外網購獲得,實體店的銷售多半不會因經濟複蘇而好轉。
科技的不斷進步讓一部分工作變得多余,另一方面也創造了新的工作崗位。但失去工作的那批員工,往往都無法勝任新的工作。人力部在第三季的人力報告中說,由于經濟正在轉型,加上居民勞動人口組成部分改變,工作與技能的不匹配仍然是個問題。
有人擔心,科技進步也會導致貧富差距日漸擴大。當機器代替員工時,公司盈利增長,持有公司股份的股東財富增加,但卻有更多員工失去工作。
還有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去年經濟表現好,和前年的表現差不無關系。經濟師在評論經濟表現時,常常提到的“基線效應”(baseline effect),就是這個意思。好比甲去年考了50分,今年考60分,用百分比來看進步了20%;乙去年考70分,今年考80分,進步14%,總不能說甲的表現更好吧。
這讓我不禁想起一個出名的“兩堆屎創造一個億GDP”的笑話,說明國內生産總值(GDP),即衡量經濟增長的數據,只是一個經濟學概念,和生活質量不一定有多大關系。比如說,政府決定新年多放點煙花,就能爲GDP增長做點貢獻;更多人到賭場賭博,GDP也會增加。
所以經濟增長加快,不表示你可以坐地起價,增長放緩,你也不能以此爲借口限制加薪。
擔心接下來物價會上漲
坊間有人認爲,去年經濟數據不錯,讓政府更有理由在今年調高消費稅了。消費稅調高,消費者首當其沖。
加上油價回彈,水費、停車費、煤氣費等相繼調高,大家擔心接下來物價會上漲。
相較于經濟增長,物價上漲的效果可說是立竿見影。水費調高後,有些咖啡店賣的咖啡和茶立馬起價。隨著油價回彈,估計除了添油更貴,燃油附加費預計也會上漲。
調高消費稅是個不受歡迎的政策,對低收入家庭的沖擊最大。按慣例,政府屆時會通過消費稅補助金等方式,協助國人應付稅務負擔。
不過提供補助金只是暫時的,如何協助國人在長期應付稅務負擔,以及創造就業機會,才是真正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