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衆所周知的花園城市,因爲其環境優美也帶動了新加坡旅遊的發展,另外就是新加坡的經濟實力也非常雄厚,在世界上占了排名第八的位置,然而,新加坡卻由于領土面積很小,所以也是阻礙了新加坡的發展。新加坡人想出了一個非常好的辦法,那就是填海造陸,通過改變形式來彌補新加坡領土面積不足的現狀。
1965年,新加坡剛剛獨立,到之後經曆了短短50年的時間,新加坡的領土面積就增加了20%,足以看出新加坡填海造陸的實力,也是非常迫切的想要通過人工來彌補新加坡的劣勢,而目前,新加坡仍舊在填海造陸,速度甚至每十年都可以造出一個澳門來。其實在最開始填海造陸的時候,因爲技術達不到,所以只能在成本低、成本小的天然灘塗地進行這項工程,之後才又移到了主島的海濱地區。
在建國後後到80年代的時候,新加坡填海造陸的情緒非常高漲,所以效率一直很高,但到了80年代後,卻出現了負增長的趨勢。一直保持著這種動態形式,到了現在的21世紀之後,又開始進入了快速增長的時期,新加坡雖然陸地面積小,但在之前因爲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經濟發展的政策,使得新加坡變爲外貿驅動型的經濟體系,也成爲了能夠推動填海造陸的經濟實力基礎,亞洲航空樞紐樟宜機場也是填海造陸得來的。
樟宜機場占地13平方公裏,雖然面積可能並不大,但是卻花費了接近94億人民幣的成本,因爲新加坡填海造陸選擇的是最傳統的堆沙造地的形式,而新加坡本土是沒有土方沙石進行填埋的,所以只能向周邊國家進口,從而大大提高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