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也關注比特幣的炒作風險。上個月,它首次發布文告提醒公衆,加密貨幣價格大幅下滑的風險很高,投資者可能血本無歸。然而,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據報道,在比特幣跌破1萬美元當天,羅敏申路及中峇魯的比特幣出售機器很快地就賣完所有的比特幣。
比特幣價格暴漲暴跌,引起多個國家監管機構的關注。韓國政府表示,它將立法禁止所有的虛擬貨幣交易,而中國政府有意屏蔽比特幣交易平台,並且禁止企業與個人提供相關服務。比特幣應聲下跌,在上個星期二創下六個星期的低點,從上一個月高峰期近2萬美元下跌至1萬零600美元。隔天,比特幣跌破1萬美元。
然而,比特幣泡沫尚未破裂,還是有不少投機者“趁低”吸購,而比特幣上個星期五回升至1萬美元以上。
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也關注比特幣的炒作風險。上個月,它首次發布文告提醒公衆,加密貨幣價格大幅下滑的風險很高,投資者可能血本無歸。此外,投資加密貨幣而虧錢者,將無法獲得金融管理局現有條例的保護。
然而,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據報道,在比特幣跌破1萬美元當天,羅敏申路及中峇魯的比特幣出售機器很快地就賣完所有的比特幣。
顯然的,市場比監管者更爲樂觀與亢奮。
害怕錯過機會心理 支撐市場亢奮氣氛
人們害怕錯過機會(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的心理,或香港人所說的“上不了車”,支撐著市場的亢奮氣氛。FOMO一詞出自社交媒體,用于形容智能手機的使用者,唯恐錯過朋友傳來的信息或新鮮八卦新聞,每天無時無刻滑手機,否則會産生一股焦慮感。同樣的,在投資熱潮中,人們看到身邊的人,或者從媒體或傳言中獲悉有人從某種投資産品中輕易賺大錢,大多躍躍欲試,以免落在後頭。
個人是如此,企業也不例外。最近的房地産熱潮,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盡管國家發展部及金管局告誡房地産發展商在競標土地時,必須考慮未來三至五年可能出現供過于求的趨勢,但是土地標價還是屢創新高,而集體出售熱潮方興未艾。金管局的數據顯示,去年首11個月,共有20個房地産集體出售項目成交,遠超過2016年的六個及2015年的一個。這些集體出售的土地,將爲未來的私宅供應增加2萬個單位,並使接下來一兩年未出售私宅單位的供應量翻倍增加。
另一方面,金管局也呼籲房地産潛在買家以及銀行小心從事,買房者應該將利率上漲考慮在內,而銀行應該謹慎貸款,以確保房地産的估值符合實際情況。
然而,盡管租金走勢疲軟而房價上升,但去年私宅及執行共管公寓銷售量是四年以來的高點。房地産分析師預測,今年私宅銷售量將從去年的1萬零682個單位增加至1萬3000至1萬4000個。其實,發展商預期房價上漲,扣住樓盤待價而沽。
此外,發展商繼續通過政府售地計劃與集體出售項目,高價搶購土地,推高了土地的標杆價格。例如,國浩置地(GuocoLand)在2016年以容積率每平方英尺1239元的創紀錄價格,標得裏峇峇利路一帶馬丁廣場的地段,而上一個月,星獅地産(Frasers Centrepoint)則以容積率每平方英尺1733元,標得鄰近若錦街的一幅土地,兩者價格相差近四成,並刷新紀錄。
發展商的FOMO心理,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集體出售熱潮。上個星期,樂斯太平洋(Roxy Pacific)牽頭的合資公司通過集體出售計劃買下武吉知馬的卡斯米園,而有報道指出,珍珠大廈及文華園也將可能集體出售。
雖然政府表示“密切關注”房地産市場的走勢,在“必要時采取適當行動”,但是發展商還是勇者無懼。對于發展商而言,即使是創紀錄價格,只要它比下一幅地段標價低,還是物有所值,而投標下一幅地段的發展商,也以同樣的心理期待後來者以更高的價碼投標。
價格螺旋式上漲 往往是泡沫破裂先聲
不論是比特幣或是房地産市場,螺旋式上漲的價格往往是泡沫破裂的先聲。然而,市場經常走在監管者的前頭,因此泡沫可能繼續吹漲一段時間。任何的政策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監管者往往步步爲營,在“必要時”才采取“適當行動”。在采取行動前,監管者一般上通過喊話或前瞻指示(forward guidance),左右市場的預期。但這也爲市場提供操作的時間與空間。
然而,市場的亢奮若引發價格急速飛漲,將迫使監管者采取行動戮破資産泡沫。在市場熱烘烘時,個人投資者及企業切勿因FOMO心理而過度投資與舉債,並確保本身有足夠的持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