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辣媽小編被邀請參與中國女排電影《奪冠》新加坡媒體試映。出電影院的時候,眼睛是充滿水汽的,身上都是滾燙的,手全程都在微微顫抖。
實在是太燃了!
中國女排,是幾代人的熱血青春,也是立在世界面前的中國魂。女排姑娘拿血肉、拿必須贏的信念,拼搏出來的“中國人,行的”!
電影以鞏俐飾演的“鐵榔頭”郎平爲主人公,講述了中國女排跨越35年一路來的荊棘與榮光。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6年重返世界之巅,幾代功勳造就了這支王者之師。
Play
什麽是女排精神
80後的小編,對第一代女排的了解都是從大人那裏聽來的。看了這部電影,才能理解“中國女排”四個字背後的時代意義。
1979年國際奧委會恢複了中國的席位,同年中國女排戰勝日本首奪亞錦賽冠軍,成爲“三大球”中最先“沖出亞洲”的球隊。
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社會處于新舊交替的當口,對女排的勝利的宣傳似乎爲整個社會增添了信心。
1979年 中國女排獲得亞錦賽冠軍
1981年 中國女排獲得世界杯賽冠軍
1982年 中國女排獲得世錦賽冠軍
1981年中國女排7戰7勝奪得世界杯賽冠軍,1982年在秘魯的世錦賽上再次奪冠。在其後的年月裏,中國女排創下世界排球史上第一個“五連冠”的紀錄。
郎平說:“女排精神是不一定贏,但是明知道自己輸,都會一分一分贏回來。”這部電影不僅僅是體育電影,也是女性電影。女排精神在新時代有了新的意義,相信會給走進電影院的女性們帶來更多鼓舞。
真實還原當年的場景
電影的前半部分主要講述的是80年代女排的故事,電影真實還原了當年的場景。(下有微微劇透)
據導演陳可辛說,劇組搭建了一個實景的漳州訓練基地,“我們把地板一塊塊從福建漳州搬到北京。這些地板上都是當年女排運動員的血、淚和汗。”
被隊友們稱爲“拼命三郎”的中國女排首任隊長曹慧英,因爲長期加練導致膝蓋半月板斷裂,10根手指裏6根受傷、3根骨折斷裂,簡單包紮固定後她又開始練習,訓練時球難免砸到手指,因而久久未愈;當年16歲的隊員曹淑芳,兩條腿被摩擦得又腫又痛,醫生查驗後,竟從她身上取出近百粒沙子。
老女排訓練時,早上6點多就起來出早操,一天訓練十幾個小時,沒有負重器械,就一個隊員騎在另一個隊員脖子上做下蹲力量訓練,有時沒有自來水、沒有電、沒有專用浴室,就用井水、用蠟燭照明、借用鄰近工廠的浴室洗浴……看到電影中重現的這一幕幕,確實很打動人。
飾演郎平的鞏俐令小編印象深刻,影後不愧是影後,不管是造型還是神態、舉止,還原度極高。背影看上去跟郎平一模一樣,幾乎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
鞏俐接受采訪時提到她一度覺得擔任不了這個重擔,因爲郎平在她眼裏,是全世界很多女性心中的偶像。
爲了演好郎平,鞏俐翻閱了大量資料,也去比賽現場觀摩,認真觀察郎平在場邊指導、布陣的細節。不僅用眼睛看,還要用筆頭來記,然後消化,提純,精簡,最終還原到角色塑造上,非常敬業!
女排姑娘們真人演繹
這部電影另外一大亮點是女排姑娘們的真人演繹,郎平的女兒白浪也飾演了媽媽年輕時的戲份。
2016年裏約奧運會的重頭戲啓用了大批當時實際參賽的中國女排球員參演,包括朱婷、惠若琪、袁心玥、龔翔宇、張常甯、丁霞等等。還邀請了巴西女排前國手馬列安妮、帕烏拉、傑奎琳等著名球員參演。
真實球員和演員同場飙戲,確實比較少見。女排姑娘們文戲還挺多的,本色出演的效果不錯,可見導演陳可辛的指導功力。
給辣媽的啓示
《奪冠》講述了中國女排35年的曆程,女排精神隨著時代的發展也有新的變化,自“女排精神”最初提出到現在,中國經過了幾十年的市場化和商業化發展,中國體育界面貌已經今非昔比。
現如今,社會已經普遍接受運動員在爲國爭光的同時實現個人價值。影片中郎平的一段台詞讓辣媽小編印象深刻。
她說過去,她們那一代女排人每天想的是奪冠,一定要拿到第一名。而到她當女排教練時,她希望女排姑娘們快樂地打球。
這讓我聯想到了我們給孩子們的教育,無論我們怎麽花心思培養孩子,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關心他們是否得到了快樂。
第一名重要嗎?考試成績重要嗎?當然重要,但是如果孩子們學得不情不願,那最終都是徒勞。未來,希望我們的孩子無論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出自內心的熱愛,而這份熱愛足以支撐他們戰勝一切困難。
辣媽 · 福利
20張門票免費送!
給10位幸運粉絲!
如何贏取獎品:
第一步:點擊文末右下角“在看”或Wow“”轉文至朋友圈*朋友圈不可分組,並保留至領獎日期中獎後,再轉發朋友圈無效
第二步:掃碼進“獅城辣媽”後台第三步:後台回複關鍵字“奪冠”領取抽獎海報記得掃小程序進去抽獎哈~
第四步:等待開獎啦9月30日(周三)12am公布中獎名單!
點個“在看” 一定要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