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新加坡眼”,輸入“下載”即可安裝新加坡眼App| 想寫這個是因爲今早發生的一件事情。 今天約了去換護照。8:00,送孩子回來,換好衣服,帶好資料,整裝待發時,老公過 來了。一副睡眼惺忪的樣子問:“你要去哪啊?”,答:“幫孩子換護照去啊!”言語間透 出一絲對他的不屑和對自己的驕傲:“不是早跟你說過嗎,還問!” “哦,那你知道去大 使館坐幾路車吧?”我敲了一下他的腦門子:“醒醒吧,疫情期間都不能去大使館了, 要去一個簽證中心辦,而且以後新護照上都沒有指紋啦… ” 我繼續炫耀著自己豐富的知 識,可話音未落就被打老公打斷了,“啊,什麽?爲什麽沒有指紋?”“因爲本人不去 啊!”“哦,可是這一換就是十年,那以後出入境多不方便啊!”我根本沒有心思聽他講 那麽多,“是呀,那有啥關系呀,就走人工呗… 而且你怎麽不早說,反正現在我要走了… ”
其實當時填表的時候看到這句“由于疫情原因,暫不采集申請人指紋,在中國邊間入境 時無法自動通關”時是有點 concern 的,尤其是下方還要求“本人簽名”,很正式的樣子。但一點 concern 後也沒多想,反正護照快到期了,在到期之前搞定比較重要! 後來在大使館網站上又瞟到過這句話:“根據國內統一部署,自 8 月 20 日起,我館開 始開放不見面預約辦理(無指紋)護照。辦理對象:主要爲有緊急用證需要的申請 人。如無緊急用證需要,建議等使館開門後辦理。護照過期、Re-entry Permit 過期,如近期無出境需要,都不屬于緊急事項。”那時,也沒有太在意,腦子裏只想著:反正護照快到期了就得辦,晚辦不如早辦,早點辦完就了了! 快、快、快好像是我的人生指南,它包括提前完成,高效産出,不浪費一分一秒。它 仿佛是一個緊箍咒在我的頭上,敦促我向前沖,不容懈怠,若是某件事情沒達到定量的目標,不用別人念經,自己就已痛苦的頭痛。 其實不做有什麽嚴重後果嗎?別人會找我麻煩嗎?並沒有。連大使館都替我撐腰了, 說護照過期不屬于疫情期間的緊急情況。那我爲什麽還這麽執著?不爲別人,而是因爲自己的執念:一旦被計劃,必須要完成。這是自己給自己下了咒:因爲我要在自己 假想的世界裏,擁有頂天立地,自欺欺人的驕傲。 很多時候,對我而言仿佛“快”比“好”還要重要,工作生活中的一切目標以數字量化:一 周要完成一個新的課程設計,要開一門新課,要學會一支舞蹈,一首彈唱,一道新菜,一篇新作,要有一次帶孩子外出活動,要完成一件家庭要事… 而“換護照”就是我 上周的“家庭要事”,我不得不完成。 你看,當一件事情變成“爲了做而做”時,已然失去了最初的意義:爲什麽要做?猶如騎在腳踏車上下坡,這時的你因爲慣性根本停不下來,無暇思考,只希望到達終點。 然而,跑的太快會摔跤的,比如忙碌造成的睡眠不足,頭痛腦熱,狀態不佳;誠然, 我可以爬起來,滿臉是血的繼續奔跑,如同被 AI 軟件指揮的快遞小哥,被車撞了也要 撿起頭盔不惜一切代價達成“30 分鍾內送到貨”的承諾。然後呢?換來客戶一句謝謝, 老板一聲稱贊,或許還滿足了內心的倔強,再然後呢,自己獨自熬過痛苦的後半夜, 甚至後半生。 我呢,也是一樣,做完了後就很開心,有很成就感的在上周的“家庭要事-換護照”上打 一個大大的勾,迎接家人的膜拜,維持自己“家中救世主”的光輝形象,再然後,用眼下節約下的時間去彌補未來十年通關時的等待… 這到底是喜還是悲? 臨出門時我腦海裏就突然浮現出了這個鏡頭:過關時擁擠的人潮,長長的人龍,小孩 的哭聲,老人的歎氣… 突然“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後怕湧上心頭… 這個感性的念頭最終止住了我理性的腳步。 從北京移居大理的寬寬,懷揣著對大理閑適生活的期待,去了後卻莫名的變成了“大理 最忙的人”:早起運動,獨自帶娃,夜裏寫作到淩晨兩三點。怎麽會這樣?明明已經辭職了,沒有老板逼,沒有客戶趕,沒有最後的期限,沒有外界的條條框框,是什麽讓 我們對自己依然苛刻,依然急躁?她說,是社會的習氣,我說,還有工作的習慣。 這種習氣和習慣日積月累,“經由群體的任何和遵從,已經長在我們的每一個細胞。即使沒了原來緊張焦慮的環境,很長一段時間我仍會受他驅使,所謂生活的慣性。這慣 性代替上帝之手,主宰我們每個人。” 科技在發展,生産力在進步可我們並沒有享受到什麽歲月靜好,伴隨而來的,只是各 種壓迫下的苟延殘喘,以及被壓迫慣了的後遺症。鮑德裏亞在《消費社會》中說:“饑餓和匮乏是前工業社會的主要問題,而疲勞,是後工業社會的集體症候。“ 一旦有閑,立刻填滿,並樂此不彼,中毒至深啊。 之前徐慢慢老師寫過一篇文章,題爲“有些事,不必一個晚上做完”。就講的是心理咨 詢師面對這些指責時的心情:“你這個咨詢師是騙人的吧,說了這麽多,情況怎麽還沒 好起來呢?”。他說,“在這樣一個《3 個月賺到 10W》《30 天學會寫作》的速成時代,我沒辦法給出一個《3 天打開心結》的速成指南。”其實不止在咨詢,在生活中, 我們好多人都會陷入這種“短線思維”:比如這個禮拜我一定要搞定這件事!我一定要 學會做這道菜!比起長時間的積累和等待,我們想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看到結果, 獲得 來自自己或他人的迅速肯定。哪怕,這道新菜或許並不成功,而准備一年就能成爲李 子柒,我們會選擇哪個呢?我想大部分人是想不到也不敢想一年後自己的樣子的,于 是選擇了在眼前更多事情中疲于奔命,淺嘗辄止。 就這樣,我們跟時間較著勁兒,以量取勝,不停不休。常常高估了自己一個禮拜的成 就,而低估了自己十年後的發展。 那麽,哪些事情應該盡快解決掉,哪些事情可以慢慢來呢?我覺得可以一個晚上拼一 拼做完的事包括:緊急的,不做就嚴重後果的事;或者,和夢想只剩一步之遙的事。 而慢慢來的事情,包括了自己的理想,和爲了實現理想所制定的階段性重要目標。有 了目標,留給自己足夠的時間,然後長期的,全力以赴:比如設計課程,閱讀寫作。而哪些不緊要的生活瑣事,不做無妨時,那隨時做都可以,放自己一馬,也讓大家都 好過:就比如疫情期間換護照。這樣,制定每周計劃時,就無需面面俱到,找到重 點,全力突擊,而其他事情能不掉隊就行啦。 那就修改一下大腦中的代碼吧:從 capacity setting 變成 priority setting:1. 一件事情開始之前,先想好爲什麽要做,和不做又如何? 不確定時和家人朋友聊 聊,確定大家共同的 why,再把它放入“重要事情“的列表。2. 合理設置“重要事情”的數量,同時質量優先,有正當理由時允許適當延期。3. 無論每周或每天目標是否達到,吃飯時間和睡眠時間到時敬請 switch off。睡好吃 好,心情就好了,心情好了做什麽都快!…. 日後想到再繼續補充。就這樣,我用今天上午從天上掉下來的時間梳理思緒,調整狀 態,心無旁骛的直抒胸臆,本不在我今天的計劃內,寫完卻覺得這個反思爲今後至關 重要。 面對生活工作,依然全力以赴,卻不執拗不盲從,知道自己該做什麽,爲何而做。心思笃定,漸漸的,自然能多生出一份淡定和滿足。 生活越忙,焦慮越深。 越是隨順,越是遼闊。 (作者:王小卓)
相關閱讀:
-
開放助養計劃!新加坡動物園呼籲愛心人士幫忙
-
美呆!多圖實拍濱海灣中秋燈展
-
新加坡9月房源彙總,海量免費好房出租求租信息
長按下方二維碼,參與新加坡眼最新的優惠活動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安裝新加坡眼App
查看以下「關鍵詞」,了解更多APP內容:
新加坡到中國須知 | 新加坡最大租房群 | 中國可以買到的貓山王榴蓮 | 怎樣進入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