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電視劇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種完全稱不上精彩的鏡頭——
大反派在陰謀得逞後,往往都會在第一時間下架自己的智商。
從一個滴水不漏的幕後策劃者,變成一個磨磨叽叽的話痨。
突然就有了無法抑制的傾訴欲望。
也不管對方願不願意,非要向人家詳細介紹自己的秘密和計劃內容——
既然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
既然你已經快死了……
那我就把一切都告訴你巴拉巴拉……
說得口幹舌燥之後。
還要再來上幾聲志得意滿的大笑,或者氣定神閑地抽上一支雪茄。
換句話說,就是——
一定要在塵埃落定之前,來一場漫長而耽誤事兒的裝逼。
從而給了正面人物充足的搞事時間,以及力挽狂瀾的機會。
後面的劇情峰回路轉——
大反派苦心經營的一切在最後時刻功虧一篑。
正義一方收獲了最終的勝利。
然後,整個故事以邪不勝正的結局完美落幕。
這就是大多數反派的宿命——
死于話多,亡于嘴賤。
我國古代,有很多因爲嘴賤而與幸福絕緣的人。
唐代詩人劉禹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劉禹錫這哥們兒非常有才華,少年得志。
年紀輕輕便以非常風騷的文章出道,在帝都的文藝圈混得風生水起。
貞觀九年,劉禹錫以優異的成績通過全國統考。
成爲了一名前途無量的國家公務員。
然而,劉禹錫的投資眼光不太行——
在殘酷的皇位爭奪戰中,一不小心站錯了隊。
所以新主子唐憲宗剛一上台,劉禹錫便被下放了。
在偏遠山區朗州一幹就是十年。
而劉禹錫的戰友柳宗元等人,也都受到了無情的政治再教育——
被發配到不同的地方擔任基層領導。
一邊支援偏遠山區建設,一邊進行反思。
這就是著名的“八司馬事件”。
十年後,唐憲宗開恩,把這批疑似反革命分子召回了京城。
劉禹錫剛回到京城,便去參觀了玄都觀。
而且意(十)氣(分)風(嘴)發(賤)地寫了首詩——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翻譯過來就是——
《老子又回來了哈哈哈哈哈哈》
老劉我到此一遊,但是玩得很不開心。
因爲這玄都觀的桃樹都是我走後栽種的,物是人非啊……
赤裸裸地映射朝廷。
皇上看了劉禹錫這篇別有用心的遊記後,氣得一陣心絞痛——
行,嘴賤是吧?
帝都不願意呆是吧?
那就走你吧。
唐憲宗決定讓劉禹錫滾去播州,支援邊疆大開發。
還好柳宗元等人的幫助,才改成了連州。
十多年後,劉禹錫終于熬死了唐憲宗。
唐穆宗繼位後,可能覺得自己的老爸把劉禹錫欺負得太狠了。
便把已經是個老頭兒的劉禹錫請回了帝都。
故地重遊的老劉非常激動。
嘴賤的毛病再次複發,又寫了一首詩——
《再遊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文章主旨只有一個,那就是——
老劉我又雙叒叕回來了哈哈哈哈哈……
喜歡貶我的唐憲宗已經挂了哈哈哈哈……
老子才是笑到最後的人生贏家。
如果唐憲宗還活著,一定會弄死劉禹錫。
徹底根治他一激動就嘴賤的毛病。
然而剛剛上任的唐穆宗顯然不太願意搭理劉禹錫這個絮絮叨叨的老頭兒。
沒和他一般見識——
自己嗨去吧。
所以,劉禹錫最後得以善終:
于會昌二年病逝于洛陽,享年七十一歲。
同樣是唐朝,還有一個因爲話多而倒黴的人是韓愈。
韓愈曾經寫過一首詩: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送給自己的侄孫,民間神話組織“八仙”之一的韓湘子。
這首詩的第一句就是——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老夫早上怒怼皇帝,晚上就收到了工作調動通知。
讓我去潮州這個鬼地方,參加基層建設工作。
這首詩講述的是韓愈被貶的結果。
故事的經過還要從頭說起——
當時在位的皇帝是唐憲宗。
這哥們兒繼位以後,也算是勵精圖治。
給差點兒被“安史之亂”折騰倒閉的大唐,及時地注射了一支雞血。
史稱“元和中興”。
唐憲宗一看——
經濟複蘇,政治穩定,國內形勢一片大好。
那就搞一搞精神文明建設吧。
于是,唐憲宗發起了“迎佛骨”的活動。
佛骨,就是傳說中的舍利子。
那麽迎佛骨就是——
用非常隆重的儀式,把舍利子接到皇宮之中供奉幾天。
以此來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在唐憲宗心裏,其實還打著以公謀私的小算盤——
希望能夠通過與舍利子的近距離接觸,讓自己萬壽無疆。
從而實現大唐王朝的偉大複興。
在迎佛骨期間,長安市民還自發組織了大規模的集會和遊行。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氣氛極其熱烈。
其實,迎佛骨是大唐的傳統項目。
在唐憲宗之前就舉辦過五次。
每次都在全票通過中開始,在歡聲笑語中圓滿落幕。
但是這一次,有人跳出來反對了。
這個人就是當時的司法部副部長(刑部侍郎),韓愈。
韓愈決定給唐憲宗上上課,打消他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把不正之風趕出朝廷。
于是,韓愈大筆一揮,寫了那篇非常著名的奏章——
《谏議佛骨表》
又名——
《不行不行老子忍不了了就是要摸摸老虎的屁股》
奏章內容如下——
周文王活了九十七歲,武王活了九十三歲,穆王在位百年。
他們無一例外,都不信佛哈哈哈哈哈哈(非因事佛而致此也)……
想借助“迎佛骨”延長壽命?
洗洗睡吧。
信佛不僅沒有長命百歲的功效,反而會有折壽的副作用——
你看看漢明帝,十八歲就去西天見佛祖了。
還有梁武帝,好好的皇帝不幹。
玩忽職守,沒事兒就跑到寺廟裏做兼職。
然後讓大臣們集資把自己贖回來。
多他媽會玩。
最後,梁武帝被景侯所逼,死得老慘了(餓死台城)。
老夫用這些血淋淋的例子告訴你(唐憲宗)——
佛不足信,亦可知矣。
你的祖宗(唐高祖李淵)英明啊,當年就想發起一場轟轟烈烈的滅佛行動。
結果被手下那幫沒有見識的大臣給坑了。
從而失去了名留青史的大好機會。
你是有智商的(神聖英武),一定能完成你祖宗未竟的事業。
後面,韓愈吧啦吧啦地又說了一大堆。
把唐憲宗好一頓數落。
最後,韓愈提出建議——
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
請將佛骨交給有關部門,煎炒烹炸手段不限,毀了就行。
以彰顯你的大無畏精神,和蔑視封建思想的英明。
吾皇外歲,阿彌陀佛。
韓愈的奏章,就像是一盆冰涼的洗腳水。
劈頭蓋臉地潑在了熱情如火的唐憲宗身上。
唐憲宗都要氣炸了——
這人神經病吧?
不怼老子不開心是不是?
于是,唐憲宗放出話來——
韓愈這厮說我沉迷佛法不務正業(奉佛太過),我他媽也就忍了(容之)。
但是說信佛的皇帝全都沒有好下場(鹹致夭促)。
純屬他媽放屁——
何言之乖剌也!
今天誰也別攔著我,老子要弄死他(固不可赦)。
唐憲宗要把韓愈處以極刑。
但裴度、崔群等人,以及皇親國戚們都認爲唐憲宗太過了。
于是紛紛出來勸架:
行了行了,差不多得了。
唐憲宗便將韓愈貶爲了潮州刺史。
滾,建設大唐王朝新農村去吧!
就這樣——
韓愈無比辛酸地寫下了那句——
夕貶潮陽路八千。
當然,古代還有很多死于話多的人。
比如武周時代的韓令珪。
這哥們兒是個自來熟。
沒事兒就喜歡拉關系,認親戚。
有一次韓令珪犯事兒了,被判杖刑。
本來打幾十棍子就過去了,韓令珪非要作死。
對著武懿宗(武則天的侄子)大喊:
大哥,救我啊大哥。
武懿宗一臉懵逼——
你他媽誰啊敢喊我大哥。
給我往死裏打。
然後,韓令珪被當場打死。
收獲了“話多致死”的名譽稱號。
有這樣的一句話——
言多必有數短之處。
也就是裝逼版的“言多必失”。
話一旦說得太多,就會在言談之中帶上危險的個人情緒——
對工作的不滿。
對領導的抱怨。
對生活中傻逼的忍無可忍。
這些信息量十分豐富的話。
這些逞一時口舌之快潑出去的水。
經過某些人別有用心的發酵後,最終會變成一杯讓你後悔莫及的苦酒。
所以,說話之前一定要三思。
不過,我可能有點兒操心過度了——
就算你真說了什麽得罪人的話。
也不會有人在意的。
因爲……
大家都很忙,真的沒時間,也沒耐心去聽你究竟說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