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馮奎
1月3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意味著成渝的定位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9個月前,國家主要宏觀經濟決策部門公開提出,要出台支持成渝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措,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長極。
此前此後,一些智庫也建議將成渝城市群上升爲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並列的國家戰略。
新年剛過,中央提出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是成渝定位上升的重要標志,這一重磅消息在預料之中。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此次突出的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概念,並沒有用到“城市群”等字樣,這一點估計又出乎一些人的預料。
爲什麽這次沒提成渝“城市群”?在我看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這9個字,包含著成渝上升發展的邏輯起點、路徑與目標,對區域發展判斷更加客觀平實,對路徑設計也更加清晰明確。
迄今,成渝發展的大框架仍然建立在四川、重慶兩個省級行政區的協調基礎之上。
強調成渝地區這一概念,就是立足于行政區經濟的現狀來討論區域協調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
從本質上來講,成渝一體化的最大背景、最大約束以及最大推動力量,仍然沒有脫離行政區經濟。
回到成渝地區這個層面來討論區域發展有縱深感,既是尊重曆史與現實,也是直面發展中遇到的各類動力與阻力。
成渝地區橫跨兩省份多個市級行政區,如何實現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如何在國家大局中發揮應有擔當?從路徑上來說,成渝地區的發展,要找到真正強大的動力源。
現在看,首先要發揮成都、重慶這兩個國家中心城市的作用。
以中心城市帶動經濟圈或都市圈,以都市圈支撐城市群,以城市群促進區域發展,以區域板塊的協調來加速國家空間結構調整,增強區域活力,這是中央在區域協調發展問題上的重要思路突破與重大戰略部署。
具體到成渝而言,走這條路不僅符合區域發展的規律要求,而且有著極大迫切性。
數據顯示,四川、重慶的GDP總量占西部12省(市、區)的33.46%,可以說,川、渝是西部的“壓艙石”,在國家區域大盤中舉足輕重。
但如果按地區經濟密度來看,成渝地區相對較低,大約只有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的四成不到。
就中心城市地位來看,重慶、成都建成區地均GDP在全國排名分別爲第13名 、第38名,這表明重慶、成都的發展仍然不充分,帶動力不夠強勁,潛力空間仍然巨大。
綜合而言,成都、重慶這兩個國家中心城市依托行政區但又要突破行政區經濟的束縛,加快步伐做強做實,將成渝地區發展蟄伏的勢能充分釋放,是高質量一體化的必由之路,是國家戰略落地的必然要求。
成渝地區發展有過很多戰略規劃與設計,這些戰略規劃都對成渝發展起到了推進作用。
總結既往,中央提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從戰略上來講,有著“退一步進兩步”的意味。
所謂“退一步”,就是退到成渝發展本真的現狀條件與動力上去設計未來發展,這就是“成渝地區”“雙城”等概念的內涵。
所謂“進兩步”,就是要在更加堅實、可行的路徑上去實現遠大目標。
這次會議指出成渝地區要在“全國”、在“西部”、在“內陸”産生應有的帶動力,實際上賦予了該地區國家戰略的重任。
因此,成渝雙城經濟圈絕不僅僅是爲了解決兩地各自發展瓶頸,或者是用算術加法疊拼兩個地區的總量。
關于成渝,近幾年來講得比較多的是成渝城市群發展。我以爲,成渝地區朝著城市群方向發展,這個大方向依然應予堅持。
但要看到的是,成渝城市的發展水平還不高,距離國內發達的城市群還有很長距離。
按我們測算,按現有城市群口徑統計,2018年成渝城市群的經濟密度僅分別爲長三角、珠三角的18%和33%。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的《中國城市群一體化報告》將城市群一體化水平由高到低分成4個梯隊,成渝城市群屬于第三梯隊。
就核心城市與外圍城市的“人口—經濟”聯系強度來分析,成都屬于“強人口—弱經濟”,重慶屬于“弱人口—弱經濟”。
從核心城市與外圍城市的相互投資規模來看,重慶在30多個可比城市中排名倒數第3。
因此,在我看來,成渝城市群是成渝發展長遠方向,但就發展的邏輯起點、現實路徑來講,強調以“雙城”帶動、強調地區經濟圈建設,戰略重點更加突出,也更易于實施相關政策。
推而廣之,中國的現代化需要高質量的空間予以支持,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主要任務是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經濟、人口承載能力。
在此大方向之下,現在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優化治理體系,通過政策協同,使國家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戰略得以實現。
在這個意義上,中央提出的成渝雙城經濟圈發展戰略,疊加了區域發展思路創新與求真務實的精神。
(作者單位:國家發改委城市發展中心)
蔣志海|制版
《中國科學報》 (2020-1-6 第1版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