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到這樣悶熱的月份
總是想起小時候一群夥伴去抓雷公馬
當然了
還有那些我們都吃過的野果子
▼
寒莓
它也叫“茅莓”,爲薔薇科植物,落葉小灌木,多以藥用名薅田藨出現,以根或莖、葉入藥。果子味道又甜又澀,它的花期通常是5-6月,果期是在7-8月。這個小時候我真吃了好多啊。因爲它很像寶石的樣子,小時候我都叫它“寶石果”。
割舌果
海南話叫“割嘴羅”,也有叫“馬令公”。手指般大小,外形像葡萄,皮軟而
厚,中間有甜而略酸的汁液,內有一顆帶細軟纖維包裹的種子。掰開後只能嘗嘗其果汁,然後把果核吐掉,“馬令公”不能多吃,吃多了舌頭會有像被刀割到一樣的痛感。解除痛感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含著它的葉子,疼痛才會逐漸減輕。以前有次我就是吃多了,難受好幾天。
文定果
俗名“冬瓜茶果”,因爲這個果子吃起來有股冬瓜茶的味道,整個扔嘴裏大嚼,味道又香又甜。這種果子長在高高的樹上,遠處望去,紅彤彤的一片。以前,只要看到樹上有,我們一定會立馬爬上樹去采摘,幾個在上面摘,幾個在下面接著。
紅姑娘
又名“燈籠果”。在海南一般叫它帕帕果,把摘來的燈籠果放在兩掌之間用力一啪,會嘣一聲響,我覺得這是我自己最喜歡的一種野果了。聽說它的藥用價值很高哦,對糖尿病有一定的療效。因爲多數是野生的,平時通常會把它當成野草處理掉,加上沒有專門種植,所以現在的燈籠果的數量已經非常稀少。
龍珠果
龍珠果:這是海南一種非常常見的野果,因爲外形很像西瓜,所以我們也稱它爲“西瓜果”。西瓜果熟透時是黃色的,味道很甜,但是果子裏的小籽會有點酸。對它真是印象深刻呐,每次去抓雷公馬的時候,都一定會裝一口袋回家。
山坭
很多人叫它“羅坭”,它學名叫“桃金娘”,海南農村的孩子大概都吃過。有沒有成熟看其顔色便知,如果表皮完全變紫,那證明熟了!味道甜中夾點酸,吃多了舌頭和牙齒會染上了一層墨紫色。山坭可以養血,可以釀酒,還具補腎功能,不過不能吃多哦,會便秘。這個吃了真是滿嘴巴都是紫色的。
火碳母
它還有個很形象的名字,叫“露珠果”。成熟後,會變成一粒粒黑乎乎的果子,不過不是真的黑,其果肉是半透明的,裏面的核才是黑的。其味道一般,純粹嘗一下它的汁水味道而已。鄉下常用的中藥,一般長在園地的邊上,現在已經基本看不到了。
山小桔
也叫“山柚桔”。粉紅粉紅的外表,長得非常好看,但實際上吃起來的味道不是很好,有一股桉樹的味道,至于桉樹是什麽味道……也就是有點類似汽油的味道類,而且山小桔量少,成熟期是每年的8月份左右。
刺莓
刺莓:刺莓的樹枝細長,具柔毛,疏生皮刺。小樹枝上子通常會長3-5枚的果子,其果實橢圓形或長圓形,淺紅色,無毛,味道非常甜。它的花期在4-5月,果期通常在6月。這種還有一種是黑紫色的,好像比較甜一點。
釋迦
釋迦果,也稱番荔枝,果實清甜,果肉乳白色,以其獨特香味,被列爲熱帶名果之一。成熟果呈淡綠黃色,外表被以多角形小指大之軟疣凸起(有許多成熟的子房和花托合生而成),恰似佛頭,故有佛頭果、釋迦果之稱。其實這個現在外面也有賣咯,買回來通常要放在米缸裏等熟一點幾天再吃。
紫玉盤
紫玉盤又名油椎、香蕉、酒餅子、牛刀樹、牛菍子、牛頭羅,海南也有叫山芭蕉,海南話念山咯,有健胃行氣,祛風止痛之功能。適宜栽于庭園周圍或作盆景。這個吃的不是很多,也比較少見,不過小時候確實是有的。
破布葉
破布葉,是常見的腋生植物。樹皮也可以編繩,據《生草藥性備要》載:葉味酸,性平無毒,解一切盅脹,清黃氣,消熱毒,作茶飲去食療。聞廣州知名的王老吉涼茶即有本種樹葉摻雜在裏面。海南80後小時候應該都用它放到竹子裏當果子槍玩,海南話我們那叫打luoi。搞到衣服上就很難洗掉啦。
刺葵
多年生常綠喬木,原産于加那利群島、印度、緬甸、泰國等,中國亦有引種栽培。由于刺葵株形挺拔,富有熱帶風韻,常用以盆栽作爲室內布置,另外也可室外露地栽植,無論行列種植或叢植,都有很好的觀賞效果。我印象中這個果子好難吃。。。
龍葵果
又名山茄棗。果實呈類球形,黑褐色、橙紅色或黃綠色,頂端有一圓形土褐色花柱痕,下端有時帶一細果柄,幹的果實易破碎,破後可見內含多數黃白色圓扁形種子。其實這個果子好像不是海南本土的,可是小時候我們確實吃過挺多的,也不知道它怎麽來到海南的,有些村裏的爺爺會用他來泡酒,這種果子聽說也可以鎮咳祛痰。
好多果子現在都看不到咯
都是小時候去玩的時候在各種地方摘來吃
至于。。。。
胡亂吃過那麽多野果子,
卻依然活下來的我們
果然是棒棒哒
– End –
聯系微信:hailkou1
海口攻略,招人啦!
歡迎加入我們,
爲海口40萬粉絲服務!
招聘崗位
一、內容編輯
二、美食編輯
三、攝影師
加入我們
請將簡曆/作品發到郵箱:[email protected]
期待遇見那個適合的你!
歡迎大家底部欄留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