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戰史中,坦克往往是關注的焦點,因爲相比于飛機而言,地面上的坦克搏殺往往更爲耀眼。而諸多的坦克型號,也就成爲了軍迷們關注的焦點。其中德國坦克無疑是明星中的明星,因爲它們堅不可摧,但也無堅不摧。盟軍和蘇軍的坦克無一能與它們相提並論。而其中,最爲耀眼的中型坦克,當屬德國黑豹坦克。
一、Ⅴ型中型坦克項目
在1941年6月22日展開的巴巴羅薩行動中,德軍雖然一度高歌猛進,但是這卻不能掩蓋在戰爭中德軍所遭遇的危機。來自蘇聯的T34中型坦克和KV系列重型坦克給了德軍狠狠一擊,這些坦克堅不可摧,德國陸軍現有的坦克和反坦克武器均不能有效的擊敗這些坦克。往往只能依靠空軍支援,或是重型火炮直射才能將其摧毀。
盡管在1941年的戰鬥裏,大量的T34和KV系列重型坦克被空襲摧毀,或是因爲缺乏油料和機械故障而被蘇軍抛棄。但是這不能掩蓋德軍所遭遇的坦克危機。德軍裝甲兵們發現,倘若不是占了先發制人和蘇軍全無准備的優勢,那麽相信他們早已在裝甲戰裏被蘇軍擊敗。因爲無論是在火炮性能,還是坦克裝甲上,德軍現有坦克均不能占據優勢。
考慮到這種情況,作爲德國裝甲兵總監的古德裏安下令對T34坦克進行研究,並派遣了一個坦克委員會的調查團前往東線,對蘇軍T34坦克的進行戰場評估。經過坦克委員會的評估,他們向上級報告稱T34坦克具備以下優點:1、采用了斜面(Glacis plate)的概念並設有傾斜裝甲。2、使用較寬的履帶(接地面積大),提高了在松軟泥地上行駛時的機動性 3、裝備了76.2毫米炮,與同時代的坦克(37~50毫米)比較下,其口徑及威力均占優。
考慮這種情況後,德國軍方決定展開新的坦克項目,設計一種爲對抗T34坦克而生的中型坦克,並被命名爲VK3002項目。當時競爭的兩家公司爲戴姆勒·奔驰和MAN公司,不過戴姆勒·奔驰最后就出局了,因为他们的坦克实在是太像T34坦克了,幾乎就是T34的複制克隆。所以最終還是MAN公司的方案勝出,並定名爲Ⅴ號坦克,也被稱之爲黑豹坦克。那麽他們所制造的中型坦克,性能如何呢?
二、Ⅴ號坦克
黑豹坦克的車身長6.87米,如果加上火炮則全長爲8.66米,寬度爲3.27米,高度2.995米,戰鬥重量爲44.8噸。與戴姆勒·奔驰的设计不同,MAN公司設計的坦克更符合傳統的德國思維:大而寬的車身上安裝一個堅固的炮塔、一個汽油發動機、采用扭力棒的懸吊系統,主動輪在前方,動力杆懸吊系統使得車身高大並賦予了典型德國坦克的大車內空間。同時,MAN公司的設計能直接使用萊茵金屬公司設計的炮塔,而戴姆勒-奔馳坦克的炮塔卻需要重新設計生産。
而在裝甲設計上,黑豹坦克在裝甲上采用了和T34一樣的傾斜裝甲,盡管這種設計會導致坦克的內部空間縮小,但是必須承認,它的防禦力被大幅度提升了。黑豹坦克的正面裝甲爲80毫米,傾斜角度爲55°,这样装甲就等于139.48毫米,而側面和後方都爲40毫米。而在炮塔本身的防護上,黑豹坦克的炮塔擁有一個100毫米厚的炮盾,這就讓它的防護力進一步上升,在面對面的炮擊中,幾乎是立于不敗之地。
黑豹式的承載系統采交錯式路輪連接扭力杆的設計,可說是二戰中德軍坦克最好的設計,其懸吊系統由前方的驅動扣鏈齒輪、後方的導輪和八個塗上橡膠的鋼輪所組成,它更在每個震臂中添上兩支扭力棒作爲其懸吊系統的另外部分。這讓黑豹坦克的造價昂貴且費時,但同時也爲它帶來了當時無可取代的越野性能。而黑豹式的控制系統爲7檔AK 7-200同步齒合齒輪箱和單軸條掌控系統組成。
在動力系統上,因爲黑豹坦克的重量較之原來舊指標預計的35噸增加到了44噸,所以他需要一個能夠提供700匹馬力的強勁發動機,最終選擇就是梅巴赫HL230P30 V-12汽油發動機。一般來說HL230P30 V-12汽油發動機是可以承受連續行進2000公裏的負荷,但開發人員爲了把發動機的故障降至最低,所以特意安裝調速器,把發動機的轉數下調至每分鍾2500轉。此外,調速器的安裝也使得黑豹式行進的速度由55千米/小時下降至46千米/小時。
而在火炮上,黑豹坦克則十分優越,主炮爲萊茵金屬生産的75毫米KwK42 L70火炮,可攜帶79發炮彈(G型爲82發)的。這款主炮使用了三種不同的彈藥:APCBC-HE、HE和APCR三款,以作爲供應彈藥短缺。而75毫米火炮在此時並不算是大口徑的火炮,但是黑豹式的主炮卻是二次大戰中最具威力的火炮之一。因其超長的炮管有了平直的彈道和高精確度,加上此火炮雖然穿透後效和榴彈威力上,比88毫米KwK36 L56火炮要差一籌但是貫穿能力強。在1000米能貫穿140毫米厚的裝甲,令黑豹式坦克成爲了戰場上的殺人機器。
三、黑豹坦克的實戰表現
而黑豹坦克的首次大規模戰役,就是在1943年7月5日的庫爾斯克戰役。當時希特勒將黑豹坦克和虎式坦克當成了自己的殺手锏,認爲只要有這種新型坦克,就可以無往不勝。但當時各黑豹坦克的車組成員卻不這麽想,因爲首次實戰的黑豹坦克卻問題多多,例如坦克的履帶和懸吊系統時常受損,而引擎更往往因爲過熱而發生火災。許多黑豹坦克就是因爲這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而退出了戰鬥。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在德軍第48裝甲團,在1943年7月10日的戰地彙報中。該團的彙報表示,該團原有的200輛坦克,在四天的戰鬥中有131輛出現了嚴重的故障,只能等待維修,另外31輛被蘇軍徹底摧毀,現今他們只剩下38輛坦克可供作戰。不過同時期古德裏安也指出,這些黑豹坦克的火力和防禦力都非常優秀,確實有很多黑豹坦克因爲機械故障而退出戰鬥,但是他們卻擊毀了267輛蘇軍坦克。可以說黑豹坦克的性能和對T34坦克的優勢,在這場戰役裏表現的淋漓盡致。
經過庫爾斯克一戰後,德國軍方就吸取了之前的教訓,並對黑豹坦克做出了改進,解決了大多數的機械問題。這使得黑豹式坦克成爲一架可怕的戰爭機器。但是其最易損壞的部分—傳動球形承軸始終不能達到令人滿意的壽命。直至戰爭完結,黑豹式坦克已經占到德軍坦克的大多數。而在1943年到1944年間,黑豹坦克幾乎可以在2000米的距離上摧毀蘇聯和盟軍的任何一款坦克,同時命中率也能達到90%。
而在1944年3月,德國軍方對德軍坦克和蘇軍新式的T34/85中型坦克和IS2重型坦克做了對比測試,並進行了評估。評估指出黑豹坦克的前段裝甲遠遠比T34/85坦克優秀,兩側和後部則基本相同。在前段裝甲防護上,也要優于蘇聯的IS2重型坦克,但兩側和後部則不敵對方。
而IS2重型坦克的122毫米穿甲彈能在1500米擊穿炮塔正面裝甲,500米擊穿炮盾,但是卻不能擊穿車體的首上裝甲。反觀黑豹坦克則能在800米的距離上擊穿IS2重型坦克的炮塔正面,400米上擊穿其120毫米厚的炮盾,並在1000米上擊穿對方的首上裝甲。
蘇軍極力反駁這一點,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戰場上有許多IS2重型坦克,並不是被虎式坦克消滅,而是被黑豹坦克摧毀。同樣的觀點也在美國第八集團軍存在,他們也對繳獲的黑豹坦克進行了測試,發現17磅炮用的APDS彈在400碼才能擊穿首上裝甲,這側面也證實了黑豹坦克的優越性。
對于黑豹坦克的強勢,盟軍和蘇軍都在宣傳上做出了惡評,比如蘇聯紅軍的兵器裝備部就在對部隊頒布的手冊裏表示:“紅軍應該對繳獲的德國武器中的可靠武器進行有效利用,比如三號突擊炮和四號坦克,對于虎式坦克和黑豹坦克則能用則用,出現故障就立刻抛棄,因爲他們性能不佳,且故障頻繁”。但實際情況卻是,蘇軍更願意去繳獲那些黑豹坦克,因爲它們的性能是如此優秀,甚至于蘇軍裝甲兵會盡可能的維持這些黑豹坦克的運作。
而同樣的評論則在美軍裏也有出現,美軍高層抨擊德國在坦克上做了太多的無用功,虎式坦克黑豹坦克都像是一個笑話。他們的故障頻繁,零件雜亂,不易于維護和生産。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戰場上盟軍和蘇軍的坦克損失率居高不下,其中盟軍在1944年還占據了壓倒性的空中優勢,並且坦克數量上具備優勢地位。
然而實際情況卻是他們的坦克部隊每次遭遇德軍裝甲部隊,尤其是配備了黑豹坦克的裝甲部隊都會損失慘重。往往美軍要付出五輛謝爾曼坦克的損失,才能擊毀一輛黑豹坦克。而美軍和英軍的裝甲兵也會竭盡全力的維護他們所繳獲的黑豹坦克,因爲這些黑豹坦克確實比他們的坦克優秀太多,有助于他們在戰場上保住性命。
結語
戰後,黑豹坦克並沒有立刻被銷毀,許多保存完好的黑豹坦克被法國接收,其中法國第503戰鬥坦克團更是裝備了50輛黑豹坦克。而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也不例外,分別裝備了13輛和15輛黑豹坦克。甚至于法國還仿制了黑豹坦克的主炮加以運用,以色列也將這種火炮裝配到了他們的謝爾曼坦克上。這也從側面證實了黑豹坦克的優越性與先進性。是二戰曆史中,最爲優秀的中型坦克。
參考文獻:《德國坦克裝甲車輛:1936—1945》
《二戰德軍坦克裝甲車輛全集》
《黑豹,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