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曆史裏,活了791年的王朝,它是建立得最久的王朝—周王朝。那爲什麽在春秋戰國這麽一段大分裂的時期,悄無聲息的滅亡。周王朝滅亡之後,諸國是戰亂不斷,奪取疆域,只爲天下一統。秦國何以在諸國中脫穎而出,是靠強大的兵力還是文人的出謀劃策?
東周的建立
在西周滅亡後,諸侯推舉周國太子宜臼爲周國的新君,史稱周平王。因周國的定都爲(今河南洛陽),遷移的方向是向東遷移,所以東周就在諸侯的擁立之下建立。自從東周建立後,諸侯便不再聽令于名義上的"周天子"。
秦之崛起 位列諸侯
犬戎位于邊境西錘之地、環境惡劣,造就了犬戎的將士們能征善戰。周平王擔心犬戎會再度派兵攻打,秦襄公便帶領將士一路護送周平王東移到洛邑。周平王便頒布诏令,封秦襄公爲諸侯,賜給他岐山以西的土地,秦國就這麽建成了。但此時的岐山、豐水是被西戎所占有,這個诏令是周平王和秦襄公立下的誓約。也多虧這個诏令,秦國在開始慢慢露出它的爪牙。在公元前766年,秦襄公率兵討伐西戎,不幸去世。他的兒子便繼承大統,史稱秦文公。
借周國之威 隱藏鋒芒
通過多年的征戰,秦文公所率領的大秦已經收複了岐豐之地(岐山、豐水的土地),並將東周的遺民收爲秦國之下,爲秦國子民。在他持政期間,設立了記載曆史紀事的史官,來記錄秦國自建國之初每位國君在朝期間的爲政舉措以及在刑法上多加了一條"若欺君瞞上者,誅三族"。在公元前716年,秦文公崩逝,他的孫子繼位,史稱秦憲公。
秦憲公爲保證自己的國家能夠進一步的壯大,消耗了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再次遷都到平陽。
一則是爲了使秦國的百姓擁有更富饒的土地,便于耕作,獲得更多的糧食。秦國有了糧食,便可以發放軍饷給將士,將士免于饑餓,則秦國的武力就有著很大的提升。二則是爲了離周天子的周國近一點,對周天子示好,借助周天子的威令在諸列國中站穩腳跟。這次遷都使得秦國有了曆史上"春秋五霸"的根基。秦憲公去世後,弗忌與其同黨密謀廢掉本是太子之位的秦武公,更改诏令,立僅有五歲孩童的秦出子繼位。當時的秦出子是個年幼尚小的孩子,僅在位六年,便被弗忌所殺。
以武奪西戎
秦武公便得以繼位,繼位成功之後,以弗忌等人謀害秦出子爲由,誅弗忌等人三族。此時的秦國處于急劇擴張的階段,秦國的國力尚不能與中原的那些列國抗衡,只能從西戎的手裏爭奪土地,便在公元前688年派兵攻打邽、冀兩地的 戎族。攻打成功後,便改爲秦國的縣。(啓用活人殉葬的先例卻是從秦武公開始)他死後,啓用了六十六人爲他陪葬。
秦武公膝下有一子,名爲公子白,他是秦武公立旨的太子。但朝廷大臣不認太子公子白爲君,而是擁立秦德公爲秦國未來的君王。
城塹河瀕 水上秦都
秦德公繼位後,將公子白受封于平陽之地。秦德公曾命宮中的祭祀官占蔔遷都雍城此舉是否吉利,結果是後代子孫可以以雍城爲此地向東發展,直到稱霸中原的那一天。秦德公通過祭祀官得知上天的意思,便再次遷都,到雍城。
在秦國遷都後,梁國和芮國的國君便帶著貢品來拜見秦德公,以此來獲得秦國的保護。
也是在這一年中,秦德公下令在秦國的日曆中設立(伏日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並下令修建祭祀宗廟。農曆六月三伏天的由來也是從秦德公設立伏日的時候開始流傳。
秦晉宿怨 就此結下
公元前676年,秦宣公繼位。此時的周王朝發生了重大變化,周惠王被衛國和南周國的國君趕出王位,擁立王子頹爲君。三年後,鄭伯、虢叔又殺死了王子頹,幫助周惠王重返朝廷。在王子頹奪取王位後,曾有大臣向他進谏,認爲當下的局面,秦國理應用勤王爲理由出兵。秦宣公對當下局面細細分析,決定不以勤王爲理由出兵,自此,秦國獲得了幾年的和平。在這般韬光養晦的發展之下,秦國穩中求進。
此時晉國看上了這般韬光養晦的秦國,晉獻公自持國力強大,數次派兵侵犯秦國。大臣多次進谏,上奏書,請求秦宣公派兵抵抗晉國。終于在公元前672年,秦宣公祭祀後,派兵向晉國開戰。此戰,論國力,毫無疑問是晉國更占優勢。可秦國是從西錘之地發展而來,建立以來數次與西戎開戰,戰力十分凶悍。最終,秦國的這一批虎狼之獅便戰勝了晉國的軍隊。這一戰在曆史上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代表著秦國不再是所謂"邊陲之地"的小國,它也會向中原列國進軍,謀求更大的發展。
和親爲由 琴瑟之好
公元前663年,秦宣公的弟弟秦成公繼位,僅在位四年,可歎秦宣公、秦德公皆非長命。繼位便是幼弟任好繼位,史稱秦穆公。
秦穆公在位之時,求賢若渴,任用、、爲謀臣。秦穆公爲了謀求秦國更大的發展,親自去晉國向晉獻公求親,以此來結兩國百年之好。晉獻公便把他的大女兒嫁給了秦國。借助和親,秦晉二國便再未開戰。
被後宮幹政的晉國
晉獻公年邁之時,骊姬及她妹妹深受寵愛。骊姬借助晉獻公對她的寵愛,以及自己的心機,一步步除掉了晉國的太子申生。隨之,骊姬在晉獻公面前讒言,說夷吾和重耳因爲申生的死想要爲申生報仇除掉陛下你。他們聽聞此消息,便連夜逃亡他國避難。
晉國二子 秦國的選擇
晉獻公去世後,裏克便派刺客殺死了骊姬一黨。裏克想重耳重回晉國,讓重耳在晉國主持大局。秦穆公借助先前的秦晉和親,想要幹預晉國內亂。正值兩位公子出逃他國,秦穆公想扶植重耳重回晉國。秦穆公的心腹說夷吾和重耳這兩位雖同是晉國的公子,可陛下您選擇重耳,便是爲自己養了一頭狼。狼是什麽,一頭猛獸。陛下細想,這重耳一旦成爲晉國的君王,勢會進攻秦國。秦穆公聽完了大臣的建議,便扶植夷吾爲晉國的君王,便可使晉國成爲秦國的附庸。
夷吾在回晉國之後,知道裏克讓自己登上帝位,只是無奈之下所作出的
舉措。夷吾不想讓裏克及同黨動搖他的帝位,便不久後除掉了裏克。
秦國有難之時,晉國不願派兵支援,導致晉國與秦國失和,夷吾還派出
晉國的軍隊,去攻打秦國,企圖從秦國的手中奪取土地,卻接連慘敗。
爲了平息秦國及秦穆公的怒火,割地讓城給了秦國,這才重歸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