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大潮不僅在設計上“逼”出了嘉紹大橋的諸多世界之最,在施工中也帶來了更大的挑戰。特別是鋼箱梁吊裝,完全可以說是看錢江大潮的“臉色”吃飯。
用鋼量大
嘉紹大橋主橋374片鋼箱梁,制造的時候用去鋼材8萬多噸,這個用鋼量,在當時是全國第一,後來才被港珠澳大橋所超越。
大橋所用的鋼箱梁每片重250噸左右,無法陸運,只能通過水路運到橋位進行吊裝作業。6個主塔,24個作業面,一次吊梁,需同時起吊4片鋼箱梁,總重量近1000噸,吊梁用的橋面吊機全部是爲大橋量身定做。
這樣的吊梁,在此前國內橋梁施工中從未有過,可以說絕無僅有。
“黃金一小時”
錢塘江一天兩潮,3小時漲潮,8小時退潮,中間只有1小時高平潮,也只有這個時候,才能進行鋼箱梁運吊作業。而且,這樣的1小時,時間也不固定,隨著潮汐變化每天1小時往後延,因此有一半時間,它出現在晚上,而爲了航行和施工安全,晚上又不能進行鋼箱梁運吊作業。因此,每天的這1小時,被大橋的建設者們,稱呼爲“黃金一小時”。
在這1個小時內,每次2艘運梁船載著4片鋼箱梁,在測量船、抛錨船的護航下,准時從位于海鹽白塔山的錨地起航,到橋位後,必須迅速准確地泊位。爲了安全,運梁船的前後、左右距吊點偏位都被嚴格控制在50厘米以內。然後橋上的4台架橋機同時挂鈎,4片鋼箱梁同時起吊、提升、下放、調位、拼接,運梁船再退出去……期間的數十道工序的時間要求,都是按“分”來計算。如果一個程序不到位,那麽,這1小時就將全部“作廢”,鋼箱梁就只能“原轎來了原轎回”,一切只能等到第二天、甚至第三天、第四天……
這個“黃金一小時,每天都有,但不是每天都是“有效”的,錢塘江上的小氣候,說變就變,忽雨忽風,忽晴忽霧,前一刻風平浪靜,後一刻立馬逐浪滔天,當天的運吊作業也只能就此作罷。有時候運梁船駛離錨地的時候風平浪靜,開到半道,就風雲突變,只能半路返回,等待下一個作業時間。“黃金一小時”真的貴過黃金,貴過一切!
得益于大橋建設者對整個鋼箱梁運吊的精細化管理,整個吊梁作業可以說十分順利,從2012年1月13日第一片鋼箱梁起吊,到2013年2月3日最後剛性鉸吊裝成功,全橋順利合龍,所有鋼箱梁吊裝精度誤差不超過2毫米,可以說是“繡花”之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