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侯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這個”深”不僅是府苑宅邸之廣深,還有那些深不見底的規矩以及人心叵測。侯門之深都似海了,那帝王將相家庭之深,怕不是比浩渺宇宙還要深邃。
在如今的世界仍然以各種形式存在著”王侯”,他們雖然名稱各不相同,但都保持著神秘。因此,大衆對其家庭生活充滿了好奇。每當有重大事件爆出,都能”霸占”頭版頭條許久,比如英國哪個王妃又懷孕了,哪個王子又離婚了等等。
一、家族紛爭,絡繹不絕
今天要說的這個國家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雖然如今以民主國家自居但,仍有幾分獨裁政權的意味。那裏的百姓百分之七十都是華人,但大部分人都不會講國語。
盡管如此,出于華夏兒女一家親的角度考量,中國百姓對其仍然充滿了關注。這個國家就是新加坡,也有人戲谑的將其稱爲”李家坡”。爲何會這麽說呢?
早在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從英國留學回到新加坡的李光耀就一直在爲新加坡的獨立而奔波。不論是示威遊行還是組織罷工,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終于等到新加坡獲得了獨立,此時這個小國又不得不直面生存危機。
因爲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十分狹小,也就724平方公裏,而且周遭環海,不論是土地資源還是水資源都十分匮乏。當年英國人統治時期,這些問題都由他們想辦法解決。
而新加坡獨立了,就不得不獨自面對這些棘手的問題。所以,李光耀爲了獲得長足的發展,一直要求與馬來西亞合並,經過他的不斷努力,終于在1963年實現了願望。
兩國合爲一國後,矛盾逐漸顯露出來。新加坡不能帶給馬來西亞什麽,卻要求獲得同樣的地位與尊重。而馬來西亞則有些民族沙文主義,對新加坡一直都是貶低和排斥。
兩年以後馬來西亞公開表決,最終以零票反對的結果將新加坡”踢出”。
此時的新加坡隨時都面臨著亡國的危機,沒有水、沒有地,也沒有錢,若不及時變革,恐怕隨時都會覆滅。因此李光耀施以雷霆手段,他將國家所有的權力都集中在了自己的身上。
隨後又廢除華語的地位,確立了英語的地位,敞開懷抱向英美等國靠攏,又在東南亞國家間斡旋遊走。終于在八十年代,新加坡擺脫了危機,並成功跻身于亞洲四小龍之列。
“人不爲己,天誅地滅”,李光耀在位時沒少爲大兒子李顯龍積累政治資本。而李顯龍倒也十分爭氣,2004年在”叔叔伯伯”們的幫助和自己的努力之下,成功的當上了新加坡的第三任總理,並連任至今,因此,世人都將新加坡稱之爲”李家坡”。
而李顯龍還有一個弟弟李顯揚,一個妹妹李玮玲,他與弟弟妹妹的關系一直不是很好。同時,李家三代堂兄弟們之間的關系也一直不和。
二、支持開放,反對獨裁
關于李家人的恩恩怨怨,還要從李光耀去世前的那段時光說起。早在李光耀僵臥病榻之時,就曾對三個子女表示,希望死後能將自己的故居拆除。因爲那座猶太人建立的小洋樓,實在是破敗不堪而且又很占地方。
同時,周圍的樓群礙于是李光耀的故居,都不敢建的比他高。大兒子李顯龍認爲,拆除後可以進行改造,收入捐贈給慈善機構;而小兒子李顯揚則覺得該建成公園,這才符合新加坡”現代空中花園”的名號。
事實上這兩個建議都未被采納,李顯龍出爾反爾,早在父親還沒有去世以前就多次駁回了拆除李光耀故居的提案。作爲遺囑執行人的李顯揚,聯合了李玮玲對哥哥表示極大的不滿,而李玮玲也多次發推,將家族中的紛繁複雜昭告世人。
五年前李光耀的追悼會上,李家人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這次的較量,則放在了李家三代身上。李鴻毅是李顯龍的兒子,他是位”性情中人”,在服役期間曾經公開投訴同事,後來又前往美國留學,還在谷歌工作了一段時間。
在追悼會上,李鴻毅回憶起了與爺爺的點點滴滴,情到深處不禁落淚。而李繩武是李光耀的孫子,他是個絕佳的辯手能說會道,說起話來總是高屋建瓴。
追悼會上,李繩武並沒有表現出哥哥那樣的深情,而是說了一番爺爺的榮耀後,將話題引到了對國家未來的構思。這一番表現後,李鴻毅的路人緣明顯比李繩武要好一些。
直到三年前,關于拆除李光耀故居與否的事情再次鬧得沸沸揚揚。李繩武在臉書上發文稱:”一直以來,我都盡可能避免對新加坡政治有所置喙,然而這次是個例外”。他表示,自己的直系親屬(大伯)存在著濫用權力之嫌,如果再這麽繼續下去,他和家人將考慮移民國外。
制度民主而實際獨裁的新加坡當局,立刻要求李繩武公開道歉。不過李繩武似乎並不畏懼,他僅僅修改了幾個單詞,還表示”新加坡已經不再需要一個李家的第三任領導人了,正如希拉裏比特朗普要強,但美國不再需要克林頓。”
同年李繩武害怕遭到逮捕,于是在7月份匆匆的飛往了美國。他的這番言論,明顯是在針對自己的大伯李顯龍。
一方面是說他濫用私權,想把新加坡搞成”王國”;另一方面又覺得李顯龍不拆除李光耀的故居,實則是讓這個房子成爲李家人的標志,好爲自己的兒子李鴻毅鋪平道路。李繩武還說道:“一個國家的發展,要比一個家族重要的多”。
面對這些言論,李鴻毅自然也不能坐以待斃。他發臉書說道:”不論你們相不相信,我對政治真的沒有興趣”。李繩武不愧是一位優秀的辯手,他接著就反駁到:”政客的話不能相信,就像大伯從來都沒有說過自己對政治感興趣,可他還是連任著新加坡的總理”。
三、名門之後,敢爲人先
的確當年若不是李光耀的雷霆手段,新加坡絕對無法在夾縫中生存下來。不過今天的新加坡已經日趨完善發展的越來越好,其中還是存在著許多不合理的制度。比如,它居然還保留著”鞭刑”,這使得其飽受诟病。
李繩武或許是因爲“吃不到葡萄而說葡萄酸”,又或者是因爲父輩們的個人恩怨,再或者是真心想爲了國家的發展,不論爲何,他的這份勇氣是值得贊賞的。那麽,應該如何看待李繩武和他的這番言論呢?
首先,他是一個很理性很客觀的人。在李繩武的身上,並沒有人情社會中的”是親三分向”以及”幫親不幫理”。不論是家族裏的誰當選下一任新加坡總統,李繩武及其父親的地位都會繼續享受優越的條件。
李顯揚若是放在古代,大小也得是個”親王”。可是李繩武並沒有爲了一己私欲而去附和大伯,反倒是對他的獨裁表現出了極大的不滿。
李繩武很少在公衆平台發聲,而一出聲就語出驚人,竟然是反對自己當總理的大伯,這份精神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他沒有”江山是我爺爺打下來的,我理應享受優越條件”的思維,甯願跳脫出來與家族爲敵,也不願讓家族裏的人再繼續執政下去。長此以往,新加坡必定會成爲一個獨裁國家,總理就會成爲實際上的皇帝。
其次,新加坡的民主制度並不完善。國父李光耀在非常時期有非常手段,這是無可厚非的。可新加坡早就已經步入了正軌,若是再以高壓和獨裁統治,想必會淪落的和東亞某國一樣。而今年的李顯龍再次成爲總理,這更讓世人爲新加坡的未來擔憂。
李家的勢力遍布在新加坡的每個角落,如果李顯龍有意讓兒子接班,只需選幾個”顧命大臣”即可。何況新加坡土地面積如此狹小,掌控起來並沒有多麽的難。
李繩武的價值觀是“構建制度就是交出權力,讓它不會永遠依賴你”。
他想要的新加坡是一個“法制國家”,而不是”人以法治國”。新加坡的狀態恰恰正是後者,法律在李顯龍及其幕僚的手中如同白紙一般,他們可以隨意的根據自己的利益去寫去畫,除了自己人可以不遵守外,其他人必須嚴格恪守。
其實李光耀的基因還是非常優秀的,他們家族中的第三代沒有因爲可能會接過權力而倍感驕傲,反倒是對此充滿了質疑與反思。相信有這些人在新加坡,它還是未來可期的,並不會徹底的淪落爲獨裁國家。
至于結束完這屆任期後的李顯龍,是會傳遞權力還是繼續留任,亦或者是將國家交給他人,這其中都充滿著變數。不過他現在是任重道遠,走的每一步都有無數雙眼睛盯著。相信李顯龍不會讓世人失望,他在未來的某一天會將新加坡帶向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