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計劃在未來三年投入8億元,協助本地企業提升專業技能、全面培養創新精神,以及加強海內外夥伴關系。
財政部長王瑞傑昨天發布2018財政年預算案聲明時,做出以上宣布。
這8億元的預算內容包括企業發展計劃(Enterprise Development Grant,簡稱EDG)、企業合作計劃(PACT scheme),以及生産力解決方案津貼(Productivity Solutions Grant,簡稱PSG)。
在提升企業和員工專業技能方面,王瑞傑指出,國際化、數碼化和提高生産力是關鍵。
爲此,政府將爲企業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協助。王瑞傑認爲,生産力及創新優惠計劃(PIC)是更爲廣泛的措施。
他對很多企業采用了這些措施所提供的優惠表示鼓舞,“我們以此爲基礎,提出更具針對性的措施,協助企業加深持續增長所需的能力。”
今年4月,標新局(SPRING)和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IE Singapore)將合並成爲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 Singapore,簡稱企發局),爲企業提供綜合協助,包括國際化以及其他能力,讓本地企業在海內外更具競爭力。
國際企業合作計劃(Global Company Partnership,簡稱GCP)和能力發展津貼(Capability Development Grant,簡稱CDG)也因此將合並爲企業發展計劃(EDG)。
在2018至2019財年,符合條件的企業成本可獲得EDG提供高達70%的資助。企業可從今年第四季起,透過企業津貼網(Business Grants Portal,簡稱BGP)申請EDG。在此之前,企業仍可經由BGP網申請GCP和CDG。
企業開支稅額扣除 提高至15萬元
爲了進一步支持企業國際化,王瑞傑也提出加強雙重減稅計劃(DTDi)。
按照原有計劃,企業若有符合拓展市場和投資發展項目的開支,經由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或新加坡旅遊局批准,可得到200%的稅額扣除。企業若于每個估稅年參與海外業務發展團、海外投資考察團、海外貿易展以及經核准的本地貿易展,無需得到有關單位批准,第一筆符合條件的10萬元開支就可得到稅額扣除。
從2019估稅年起,這筆開支將由每年10萬元提高至15萬元。
除了協助企業國際化,政府也不遺余力推動企業數碼化。
王瑞傑說:“數碼科技改變我國經濟,所有企業必須發展數碼能力。”
他指出,政府去年推出中小企業數碼化計劃(SMEs Go Digital Programme)以來,已有超過650家中小企業受惠。
今年,政府與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SBF)及其他夥伴會共同探討發展全國電子發票框架(nationwide e-invoicing framework)。王瑞傑認爲,這麽做有助企業改善生産力和增加現金流。
在培訓數碼人才方面,政府下來三年再撥1億4500萬元,推行加快培訓專才計劃(TechSkills Accelerator,簡稱TeSA)。
王瑞傑透露,自從2016年推出TeSA以來,已資助超過2萬7000個學額。
接下來,政府將TeSA的適用範圍由原本的資訊通信科技(ICT)擴大至其他行業,例如制造業和專業服務。數碼科技在這些行業扮演的角色日趨重要。人們可透過TeSA學習新興數碼技能,例如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物聯網和網絡安全。
通訊及新聞部將于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COS)透露更多相關細節。
創新能力須滲透我國經濟方方面面
政府將協助遍及整個價值鏈的更多企業進行創新,不論是購買新的解決方案、自行創新或與夥伴共同創新。
王瑞傑指出,變化更爲迅速、競爭更爲激烈,“必須在我國經濟的各個層面推動創新。”他說,不同行業和不同規模的企業均需擁抱創新,使用新科技打造競爭優勢。
他透露,不少行業夥伴,例如新加坡國際商會(Singapore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簡稱SICC)以及四大會計師事務提出許多建議,“經過仔細考慮,我們決定采納部分建議。”
其中之一是支持商家購買和使用新的解決方案。除了將現行已有的津貼整合爲生産力解決方案津貼(Productivity Solutions Grant,簡稱PSG),政府也將提高支付知識産權商業用途許可費用的扣稅額。
隨著生産力及創新優惠計劃(PIC)到期,支付知識産權許可費用的稅額扣除將于2019估稅年起恢複至100%。政府決定將它提高至200%,每年最多10萬元。王瑞傑說,這麽做是爲了確保小企業能受惠更多。
政府同時鼓勵企業自行創新。政府將知識産權登記注冊費的扣稅額由100%提高至200%,每年最多10萬元。在本地從事研究與發展(R&D)的開支若符合條件,扣稅額也將從150%提高至250%。
尋找夥伴一同創新的企業則可借助政府于今年第二季試行的開放式創新平台(Open Innovation Platform)。這是一個虛擬衆包平台(crowd-sourcing platform),尋求數碼解決方案的企業可在平台上提出有關需求,經由該平台媒合,企業可與資訊與通信科技(ICT)公司及研究機構一同發展解決方案。
利用國家研究機構能力 提高經濟競爭力
除了協助企業創新,王瑞傑說,政府也將善加利用國家研究機構的研究能力,提升我國經濟競爭力。
他指出,本地多所大學與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已爲我國創新經濟打造了堅強基礎。爲了維持這項競爭優勢,政府每年提供的研究與發展經費占國內生産總值1%。
今年,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與淡馬錫將推出“國立研究基金會——淡馬錫科研知識産權創投平台”(NRF-Temasek IP Commercialisation Vehicle)。政府爲此計劃投入5000萬元,淡馬錫投資至少5000萬元。
這個平台結合淡馬錫在全球的投資網絡及新加坡國立研究基金會在我國的研究與發展社群,一同協助使用本地研究機構開發的知識産權的企業茁壯發展。
在我國已有的研究與發展基礎上,政府進一步推動采用數碼科技、自動化和機器人。王瑞傑說,政府今年會推出航空業轉型計劃(Aviation Transformation Programme)和海事業轉型計劃(Maritime Transformation Programme)。政府預計爲兩項計劃投入最多5億元,屆時,來自兩個行業的夥伴也將進行數額相當的投資。
與此同時,政府擴大全國機器人計劃(National Robotics Programme),鼓勵建築環境相關的行業采用,尤其是建築業,以提升勞動生産力。
泛聯開發新産品立足全球
泛聯集團(Pan-United)透過創新研發,開拓了區域和全球市場。
財政部長王瑞傑在預算案聲明中,以這家生産混凝土和水泥的本地公司爲例,說明創新對企業的重要性。
集團大量投資進行研究與發展,開發新産品以符合客戶需求。例如,集團開發了一款新型的混凝土,其彈性有助減緩飛機降落時的沖擊,減少機場跑道的耗損。這款新型混凝土符合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的最新標准。
此外,集團也有許多不同規格的混凝土産品,包括一款可阻擋質子輻射(proton radiation)。
這些創新産品協助泛聯集團開拓區域和全球市場,王瑞傑一語雙關說:“泛聯集團正是一個實際(concrete)的例子,說明創新可以協助企業鞏固(cement)市場領導地位。”
Esco把握發展新機遇“三次創業”
本地醫藥科技企業Esco集團,成立40年來通過持續創新和轉型,不斷發展壯大,把握新機遇。
成立于1978年的Esco集團,最初是爲電子業供應淨化設備。2000年前後,公司順應時代需求,轉型生産實驗與生物安全設備,目前是這個領域的市場領導者之一。兩年前,集團開始大力投資生物醫藥研發,滿足日益擴大的醫療需求。集團總裁林向前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這標志著Esco的“第三次創業”。
除了投資生物醫藥起步公司,Esco也通過自主研發,將新科學發現轉化爲解決方案。林向前介紹,公司研發的一台儀器,能協助實驗人員監測試管嬰兒胚胎的發育狀況,並篩選出最符合條件的胚胎。這台專利儀器如今遠銷近百個國家,成爲公司的明星産品。
政府昨天宣布一系列推動本地企業創新的措施,其中,林向前對國立研究基金會和淡馬錫控股聯合推出的科研知識産權創投平台最感興趣。
他說:“淡馬錫控股在全球資本市場很有影響力,我相信這個新平台能帶動本地知識産權市場發展,促進更多知識産權商業化。像我們這樣和研究機構攜手進行知識産權開發的本地企業,都有可能從中受益。”
政府就中華總商會提出的反饋及建議作出回應,我們感到欣慰。政府將推出措施,協助企業通過提高生産力及創新進行轉型與提升,同時鼓勵大公司與中小企業攜手展開合作項目。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
會長黃山忠
如今許多企業正在轉型,作出不同嘗試,因此當一些企業提出經商概念申請津貼,或許不能完全符合現有條件。因此,我希望生産力解決方案津貼(PSG)能夠更靈活地幫助企業,協助它們提高生産力。
——政府國會財政及貿工委員會主席連榮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