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記者 辛斌 劉皓然】曆經近三年時間的努力,新加坡“小販文化”16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名錄,這是新加坡繼2015年植物園成功列入UNESCO的世界文化遺産名錄後,第二次申遺成功。新加坡小販擺攤的飲食文化始于殖民地時期,距今已有百余年曆史。小本經營的草根階層通過辛勞與汗水極大促進了該國多民族的飲食文化融合,共同打造了“舌尖上的新加坡”。
據新加坡《海峽時報》17日報道,UNESCO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16日晚召開第15屆會議,正式宣布將新加坡“小販文化”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聯合國方面的認可標志著新加坡擁有了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産,該國的“小販文化”今後將與中國的京劇、印度瑜伽等國際知名文化符號共享盛譽。在線上評審環節,24名委員會成員一致同意了新加坡的申請,整個評審過程耗時僅3分鍾。但在此之前,新加坡國家文物局、國家環境局以及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等機構爲申遺一事奔波了近3年時間。
對于這項殊榮,新加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唐振輝對全體國民、特別是行業從業者表達了感謝,稱“小販文化”爲舉國上下的“共同榮耀”,並承諾將捍衛這一文化遺産。《海峽時報》稱,申遺成功意味著新加坡今後有義務保護這一文化現象,政府今後每6年須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報告,展示文化傳承事業的工作成果。
新加坡總統哈莉瑪發表聲明稱,“小販文化”是新加坡飲食傳統的一大特色,它不僅塑造了新加坡人的身份認同,更爲國家文化多樣性作出貢獻。對許多新加坡人來說,小販中心是一個方便的社區餐飲空間,讓各行各業的人都能享受到價格低廉的多元文化食品。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亦對該國數代經營者表達感謝,稱他們“滿足國人口腹之樂,豐潤國家精神滋養”。
據新加坡國家文物局官方網站顯示,早在19世紀,新加坡的小販們就在街頭巷尾擺路邊攤。當時的從業者和顧客往往都是窮苦之人。由于新加坡是一個移民國家,路邊攤上往往彙聚著來自中國、馬來西亞、印度甚至西方國家的菜色,這些移民以自家的“私房菜”招徕顧客,再將看家本領代代相傳、不斷完善,逐漸形成了新加坡獨有的多元餐飲文化。
然而,由于從業者良莠不齊、經營環境惡劣,且當局疏于管理,“路邊攤”集中之地必然伴有嚴重的衛生隱患,甚至滋生各類暴力和犯罪活動。隨著新加坡城市化的推進,該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逐漸出現成規模的小吃中心、美食廣場——即“小販中心”,當局將攤位統一集中在固定區域規範化管理,小販持證上崗。
時至今日,“小販文化”已成爲新加坡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李顯龍2018年曾將小販中心稱作“社區餐廳”,更有媒體將之譽爲“國民食堂”。新加坡的街邊小吃早已不再是廉價食品的代名詞,但價格依然“親民”:一般而言,在小販中心以3-4新元(約合15-20元人民幣),就能吃一頓飯。在整個新加坡,共有100多家小販中心。很多新加坡人的一天都和小販中心聯系在一起:早上一杯咖啡、一份咖椰烤面包,中午一份海南雞飯、雜菜飯或者炒粿條,晚上再來份釀豆腐或者魚頭米粉。在中國,如果不想做飯,就點外賣。而在新加坡,如果你不想做飯,那就去樓下的小販中心。
從政要富豪到普通百姓,都可能是小販中心的常客。2014年,媒體曝光李顯龍出現在紅山市場小販中心,在一個炸雞翅攤位前排隊30分鍾。
不過,新加坡小販飲食文化的傳承已經出現“青黃不接”的態勢。新一代年輕人已經很難做到像父輩那樣,在擁擠的街道食肆一天工作10至16個小時,今年的新冠疫情更是對該行業造成重大打擊。新加坡政府近年來也格外關注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並于今年推出了“小販培訓計劃”,爲有意向的從業者進行食品安全、餐飲制作以及商業管理等方面的培訓,甚至還會教他們如何使用社交媒體及外送軟件。新冠疫情期間,政府還爲商家提供了每月最低500新元的租金減免。有業內人士認爲,隨著小販文化的申遺成功,該行業定能“重振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