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莫高窟裏,大多數壁畫都與佛教相關,但是有這樣一幅處于156窟的壁畫,描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行軍出征。內容差異化的感覺或許讓你會駐足觀賞一番,知道了一個名字,張議潮。如果你對他陌生,這一點也不奇怪,因爲史書記載的確不多,加上相關影視作品的缺乏,大衆對他的印象實在微乎其微。
曆史的車輪滾滾壓過幾個世紀,在車輪的前沿有卻一個波瀾壯闊的故事。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標志著大唐由盛轉衰。大唐從經濟、文化、人口受到了幾乎全面的沖擊。期間,河西(今甘肅青海區域)被吐蕃乘亂攻陷,當地的吐蕃實行的是貴壯賤老,對當地唐人依舊實習的是幾乎奴隸制的統治,視同牲畜。並且規定不允許穿著唐裝,每逢佳節的時候,部分唐人都會偷偷穿著唐裝,面向長安,哭訴著悲痛,寄托著思念。
公元799年,張議潮出生于沙州(今敦煌),家族世代唐將,但他的生活並沒有因爲曾經的背景有所不同,吐蕃統治者根本就沒想過要共同治理。白天忍受著吐蕃慘無人道的統治,晚上大家面向東方,憧憬著大唐的援手,張議潮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當時的唐朝任然無法從"安史之亂"中緩過來,加上"安史之亂"爆發的禍因,節度使的力量,在當時唐朝的統治者的陰影中揮之不去。他人之手無望,張議潮下定決心,哪怕自己一個人,也要將父老鄉親帶回大唐!
公元848年,吐蕃鬧饑荒,內部鬥爭不斷,加上經過這些年的治理,大唐的元氣逐漸恢複,慢慢開始著手收複失地。"天時,地利,人和",默默在背後觀看的張議潮覺得把吐蕃趕走的時機到了。于是集結當地的名門望族,豪傑英雄,以及西河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佛教力量,組成義軍。在一系列准備工作後,義軍對吐蕃進行了突然攻擊,因爲對著故鄉的思念,義軍群情激奮,鬥志盎然,加上張議潮過人的軍事能力,沙州駐守的吐蕃軍隊被擊敗。吐蕃在西域一片勢力很大,兵敗的吐蕃軍很快又集結軍隊將沙州團團圍住。
張議潮卻一反常態,沒有固執守城,因爲他知道包圍圈只能是越包越大。張議潮率領義軍,沖出城門,義軍鬥志昂揚,眼神堅定。吐蕃軍隊沒有料到,平時都低聲下氣,受人宰壓的唐人爲何會如此勇猛。看到一個個沖出來的義軍,吐蕃慌忙迎戰,短兵交接,吐蕃哀鴻遍野,四處逃竄。占領沙州後的張議潮,料到吐蕃不會就此善罷甘休,于是決定派出使者,給唐王朝送信,兩邊夾擊吐蕃。張議潮派出了大大小小十路使者隊伍,通過各個方向向長安出發。
稍微有點地理知識的人應該都知道,西域那一片幾乎都是沙漠。而且需要經過吐蕃的勢力範圍,十路使者,不是精疲力竭而死,要不就是被吐蕃士兵殺害。只有一路北上的使者,領頭的是一位叫悟真的和尚,經過今內蒙古,在當地唐軍的協助下繞道趕到長安。而這時候已經是公元850年,離義軍攻陷沙州已經過去了兩年。這兩年,這只使者隊伍行走了2000多公裏,其中8成以上是沙漠,他們同樣值得銘記!張議潮這邊在派出使者的同時,也在進行著自己的計劃,實行軍屯,而且因爲是收複失地,當地漢民對故鄉的思念,擰成的凝聚力更是強大的精神力量。父母送兒子參軍,妻子陪同丈夫來參軍,有人送人,有糧送糧。在經過幾年的治理下,張議潮覺得時機已到,率領義軍對吐蕃進行全方位反擊。
面對在戰術和人心差的不是一丁半點的吐蕃軍隊,張議潮率領的義軍無往不勝,兩年的時間,在吐蕃手中奪回四千裏地。公元861年,張議潮攻克了涼州。至此,整個西河在"安史之亂"後的百年,重新回到大唐的懷抱。
在區域接近穩定後,張議潮積極鼓動生産,農業水利,都非常重視。這些促進了人有地,地有人,這不僅在民事上啓動穩定作用,在軍事上也提供了強大的後方補給能力。文化上,因爲當時已經有百年的時間是屬于吐蕃的殘酷統治下,一百年在曆史的長河中算不上長,但放到一代人的身上就很長了。在吐蕃統治下的唐人,人民生活被迫于胡化,而對于這代歸家的人,需要引導他們慢慢融入。當地還有一些吐蕃族的人,他們也渴望和平。在張議潮的努力下,西河區域實現了多民族的和睦生活。另外,政治上,也恢複了行政機構,實習新的賦稅系統。其文治武功,讓百年來飽受殘酷壓迫的西河人民重燃希望。張議潮就是他們唯一的信仰。
後世會有疑問?爲何如此人物會將辛苦打下來的地盤歸還給大唐。其實不是後世,當時也有人發出疑問。不管是張議潮內部,還是大唐部分官員。其實這是多種原因組合而成,有兩點是肯定的。第一,張議潮代表的河西人民確實希望能回歸大唐,因爲雖已百年,但大唐榮耀依舊在。第二,就是戰略原因,張議潮需要唐軍的支持,才能避免吐蕃後期的反撲。張議潮需要大唐,大唐也需要張議潮。
結語:公元867年,張議潮69歲,入京,授"歸義軍節度使"。公元872年,張議潮卒于長安,贈太保。終如他所願,魂歸夢中大唐。可能是因爲當時的"安史之亂"事件太過于重大,加上戰爭發生在西域,中原文化對他的記錄不是很多。但憑借一己之力,收複西河是十二州,就值得去銘記這麽一位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