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最近,天才少女谷愛淩被斯坦福大學錄取的消息,再次引發人們對她的關注。一方面她的成績驕人,另一方面她又有著運動天賦,收獲名校offer實屬水到渠成。
但這也啓發了我們:爲何名校如此看重運動能力?運動又有哪些好處?強健的體魄之外,還可以提升學習力,提高抗挫力以及抗擊抑郁等消極情緒。
文丨余涵 編丨Bubble
這兩天,天才少女谷愛淩被斯坦福大學錄取的消息刷屏了。SAT成績高達1580分,谷愛淩展現了妥妥的學霸風采。
但除了學業成績以外,今年17歲的她還是一位滑雪健將。懷揣著奧運夢,谷愛淩于去年選擇加入中國國籍,代表中國隊拿下一個又一個比賽的獎牌:
2019/20賽季自由式滑雪新西蘭公開賽上,谷愛淩成功拿下了坡面障礙技巧冠軍,這也是中國歸化選手在世界大賽中奪得的首枚金牌;
2019年8月28日,在新西蘭冬季運動會暨澳洲杯上,谷愛淩憑借首輪的88分奪得自由式滑雪U型場地女子決賽冠軍,收獲了代表祖國出戰以來的第二個冠軍。
今年1月18日,她在2020年洛桑冬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上,以93.25分獲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礙技巧比賽的亞軍。…… 谷愛淩
加上她靓麗的外形和健美的身材,谷愛淩在全球擁有了大波的粉絲。這樣的天才少女,被世界頂級名校錄取,也就不足爲奇了。更何況,美國名校一向對有運動天賦的孩子格外青睐。 在他們眼中,運動能力強不僅僅代表著體魄強健,更意味著毅力、團隊精神都得到了充分地鍛煉和發展。因此在美國精英教育中,運動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可以說是運動天才。不僅僅在學術,政治方面成爲精英,在籃球,棒球,保齡球等多種體育項目樣樣都精通,這也就是爲什麽他敢與貝爾格裏爾斯一同經曆荒野求生。
一位拿到7所頂尖美高offer 的上海女孩Annie,也曾表示:在美國的校園裏,體育並不是只有專長的人才會關注,而是所有學生都會爲比賽而激動。 運動的好處還遠不止如此。運動還能促進孩子的學習力,提升抗挫力,甚至還能預防和輔助治療焦慮與抑郁情緒。在當下的社會裏,讓更多的孩子愛上運動,提升身心素質,無疑具有現實意義。
以下是一些關于運動的科學研究,供家長們參考。
運動增強學習力
植物需要肥料的滋養才健康成長,人類的大腦也毫無二致,只不過大腦中的“肥料”不是鉀肥、氮肥,而是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BDNF促使了大腦神經元的連接,若分泌量足夠多,那麽神經元之間便會加速放電,從而使連接性變強,大腦算力也隨之變得強大,而運動恰恰能夠增加大腦中BDNF的含量。 哈佛大學醫學院臨床副教授、國際公認的神經精神醫學領域專家約翰•瑞迪,在他撰寫的《運動改造大腦》一書中,提到過這樣一個實驗:
科學家將老鼠分爲兩組,一組給他們配上了會轉的籠子,使得它們時常在籠子上跑,得到鍛煉,但另一組則沒有。
隨後科學家將所有老鼠困在水裏,並只設了一個逃生出口,觀察他們的求生能力。
實驗結果非常明顯,這些經常在籠子裏跑的老鼠能夠迅速地找到逃生口,而不運動的老鼠跌跌撞撞地摸索出逃生路線。
顯然,這個實驗說明運動對大腦學習力的塑造。類似地,如果人類缺乏運動,可能大腦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因爲它缺乏了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性,這也解釋了爲什麽很多孩子很努力地背書,但最後效果不佳。
今年6月,神經科學研究者Saul McLeod邀請了24位志願者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先以每隔3秒爲一組出現三個字母,接著以每隔6,9、12、15秒以此類推出現三個字母要求實驗者記憶,其中這三個字母並不是單詞且每一組字母不會重複(比如HPL,JDV)。
當每一組志願者記完這些字母之後,他們被要求從隨機抽到的數字向後數數,直到旁邊的紅燈亮起,開始說出剛剛記住的那些字母。 實驗結果表明,若以3秒爲一組,實驗者能夠百分百准確說出字母;若以6秒爲一組,則准確率爲50%;若以18秒爲一組,則准確率不到10%。通過此實驗得出的結論就是,在沒有接受過任何訓練的情況下,大腦的短時記憶不會超過18秒。 當大腦沒有分泌足夠的BDNF,神經元之間則不能産生緊密的連接,這就意味著在學生背誦完之後如果不頻繁使用記住的內容,便很容易遺忘。
但當大腦充滿BDNF,那麽學生在記憶方面將會有卓越的提升。有一項德國的研究發現,當人們經過了高強度運動之後立刻背單詞,其效率相比“未激活”的身體提高了20%。
不僅如此,運動對于提高閱讀效能也存在著明顯的影響。 約翰•瑞迪在他的書中,還提及了這樣一個事例。在美國內帕維爾有一個非富人區的普通高中,一位體育老師要求他的學生每天早上跑1600米,跑步前,他給每個同學帶一個手環,在跑步的過程中記錄學生的心跳脈搏。
他要求孩子們平均心跳一定要達到185以上,最後一個跨過終點線的女學生獲得了班級最高的分數,因爲她的心跳一直維持在192以上,說明她在跑步的時候明顯比其他同學要痛苦得多。通過這項“殘酷”的晨跑鍛煉,內帕維爾高中的學生閱讀能力提高了17%。
不僅如此,當內帕維爾高中開始全方面實施這種晨跑方式時,在1999年的TIMMS考試中(TIMSS是一項衡量各國數學和科學能力的大規模評估,全球的學生都可以申請參加),全美學生在科學測試中的整體排名是世界第18名,而內珀維爾學校的學生考出的平均分值位列世界第一。
在數學測試中,美國總體成績排在世界第19位,內帕維爾的學生們考出的成績排在世界第6位,遠遠超過美國學生的平均水平。 直至今日,據US NEWS報道,內帕維爾高中有86%的學生AP成績超過了三分以上,97%的學生以中上等至優異的成績從該校畢業。由此可見,體育鍛煉對學習力的幫助得到了時間的印證。
體育提升孩子的抗挫力 在中國,體育課是被學術老師時刻搶占的“備用課”,相比其余文化課程而言,受到的重視少之又少。這是教育的弊端之一,因爲多數孩子逐漸丟失了“抗挫”的能力。 “抗挫力”一詞是基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曆經三十年的研究而得出的成果,研究者認爲,在人生的挫折與困難面前,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失敗的關鍵在于一個人的心理彈性能力(Resilience),俗稱“抗挫力”。 在世界知名的TED演講中,美國“天才獎”亞裔女科學家、賓夕法尼亞大學副教授AngelaLee Duckwort 也特別強調了抗挫力。通過她和團隊的研究,人們可以認識到,最可靠的預示孩子未來是否能夠成功的方式,就是看他是否具有強大的抗挫力。
AngelaLee Duckwort
很神奇的是,這種能力與任何因素都沒有任何的關聯,甚至與其衡量標准背道而馳,比如目前的成績高低,家庭背景,智商高低,社交狀態等等。
但較悲觀的事實是,目前擁有強大抗挫能力的孩子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多。 波士頓學院兒童心理學研究教授彼得·格雷博士通過研究表明,孩童的抗挫力之所以下降原因有:
害怕面對:越來越多的學校表示,有大量的學生收到了不理想的成績單後,第一反應並不是反省自己對于這門課的學習方法是否正確,而是第一時間抱怨老師並沒有設立詳細的考試提綱,或是告訴學生考試的時候文章應該怎麽寫分數拿得高。
失去興趣:新一代的年輕人大多漸漸失去對事物的興趣通常是因爲他們沒有機會學會如何自己解決問題,他們並不覺得失敗是一件好事情,所以往往遇到了困難,如果沒有成年人爲他們解決問題,這些孩童的生活很容易失去掌控感,從而感到焦慮,包括大多數成年人也是一樣。 那麽孩子應該如何在困境中成爲掌管著?又該如何提高他們的抗挫力呢?答案很明顯 ——體育鍛煉。 哈佛大學醫學院臨床副教授約翰·瑞迪曾經遇到過一位女病人,她剛剛離婚,且自己是位單親媽媽,正好那段時間又碰上了家庭裝修這個繁重的任務。面對財務,家庭,環境的壓力,她開始酗酒,最後導致收入大幅降低。 約翰·瑞迪
而這位醫生給出的建議是買一根繩子,只要有壓力就跳繩,過了幾個月前來複診時,這位女性坦言自己早已把酒戒掉了,且明顯地感覺到自己與以前大有不同。 心理醫生並沒有選擇用藥物治療患者,一方面是因爲病人經濟條件欠佳,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運動能給人們帶來掌控感。
在生活中,人們普遍控制不了的就是困難的突破,這時候往往會導致局面不可操控,逐漸失衡,伴隨壓力的施加也通常會使人們對自身的評價變得很低,對未來的期望也逐漸束手無策。 但通過運動,人們由心而發地會覺得自己能夠掌控當前的局勢,這種心理層面的激勵能夠帶來喜悅和快樂,降低壓力的負重。
此外,用科學的角度來說,運動能夠提升大腦細胞的氧含量,能夠促進大腦中的能量利用,這都讓人有更健康的精神和生理基礎對抗挫折。運動的時候身體還會分泌內啡肽與多巴胺,起到止痛的效果並使人們感到舒適愉悅。
另一方面也需要稍作提醒的是,壓力的影響在某一層面上反而會給人生帶來好處,如果我們能夠很好地控制壓力,並對它有足夠的認知,那麽壓力往往會成爲動力的馬達。 舉一個例子,人們小時候都經曆過打疫苗,將適量的病毒注射進體內,使身體先經曆過度的反應,這時候身體才會強大,産生抵抗的能力。
同樣地,如果孩子在成長階段能夠接受波動性,具有解決日常生活中、學業中出現的問題的能力,那麽他們所經曆的低壓將化爲動力前進,使得孩子在未來能夠有勇氣去面對,有能力去解決更艱難的問題。 所以,如果孩子對壓力有基礎性的認知,並堅持運動做到心理上的舒緩,那麽他們的抗挫力將得到大幅的提高。 運動對抗焦慮 2019年4月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團隊協同中國學院心理研究所展開了對青少年(14-35歲)心理健康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青年的焦慮,抑郁水平相比于2008年有顯著的增多。 2020年2月,廣州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和廣東省高校哲學社科實驗室聯合研究了當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研究調查顯示,挑選的3881名大學生中,焦慮和抑郁情緒的發生率分別爲26.6%與21.16%,高于一般情況下針對大學生的調查。 兩個數據結果整體並不樂觀,而且這組數據是以發生率爲准。生活中,許多人都經曆過心理情緒不穩定的時期。
很多孩子之所以會焦慮,普遍是因爲在某種認知上出現了錯誤的解讀,導致內心充斥焦慮。而運動可以治療焦慮主要原因是提供了神經元互相連接所需要的一切條件,使得大腦能夠在應對恐懼這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從而改變人們對于某一件事的最初認知。 南密西西比大學曾在一項研究中發現:患有焦慮症的患者在經過僅僅兩周的時間,共計6次時常爲20分鍾的中等強度運動後,焦慮症的症狀大有改善。背後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就是運動增強了心率和呼吸頻率。
而人體本身會意識到,這樣的情況屬于安全有益的,從而不會引發焦慮的症狀。 不僅如此,許多患有焦慮症的人通常叫貝塔受體阻滯劑的藥,使他們變得不那麽容易焦慮恐慌,很多演奏家也不例外,上台前服用此類藥物,能使自己能夠避免演出時因緊張而導致肌肉僵硬。但毫不誇張地說,人體本身就會分泌這些物質,特別是運動過後的心率上升這個階段。
除了焦慮,運動能夠抗擊抑郁也被很多人證明過。“抑郁”被定義爲一種連通性的問題,其表現爲感到空虛,無助和絕望,並且熄滅了睡覺和飲食的欲望。 這就是大腦被阻斷的情況,而這時前面講的BDNF(加強大腦連接性的作用)將顯得尤其重要,其原理就是調解整個大腦的化學物質,使他們能夠恢複正常信號的傳遞,從而讓人們能夠記住有益的東西,思考一些積極的事情,擺脫悲觀的記憶。 人體産出的BDNF相比于當下醫生開的藥物更高明的地方在于:運動不是選擇性地影響大腦中的某種物質,而是調解整個大腦,使每個功能都能恢複到正常的信號傳遞。 如何運動?
既然運動能爲人體帶來莫大的好處,爲什麽不讓自己的孩子嘗試一下呢?在日本有一個小規模的科學研究表明,每周只要慢跑2次,每次30分鍾,堅持12周便能提高大腦的執行功能。
如果沒有運動習慣的學生,可以先從步行開始,漸漸地化爲慢跑。在慢跑的過程中如果偶爾加速跑,加快自己的心率,能夠大幅度地改善身體的機能。
運動可以說是學業的助推器,能夠大幅提高學習效率和鍛煉內在的毅力,但成功都在于堅持,這也是體育精神的標志之一。開始固然艱難,但長期堅持必然會有可貴的收獲。
獅城辣媽x育兒群
掃描小編芝士奶蓋的二維碼手動拉你進同齡育兒群備注:孩子出生年份,比如2008
近 期 好 文
點個“在看” 一定要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