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上市公司老板一開始比較關注收購價格,隨著股票質押到期日的臨近,心態會一點點崩掉,如果沒人‘出手相助’,股權質押爆倉時,也是所有財産清零時。”汪成告訴融中財經,其所在公司曾撮合過多起上市公司並購案例,對于被收購的民企來說,國資出手“接盤”幾乎是最優解。
事實也正是如此,“國資系”不斷“攻城略地”,取得了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控制權。
據公開信息統計,2019年上市公司控制權交易情況發生變更的有147家公司(就2019年新啓動交易進行統計),這147家中,除去“終止”交易的案例之外,國務院國資委、地方國資委,地方政府等“國資系”已接盤或意向接盤的總計73家,占比高達50%。
國資“活躍”的推動力來自于多方面, 2018年以來纾困民企政策的相繼推出,資本市場流動性壓力日益加大,公司股東被動減持的公告一波接一波,股權質押爆倉事件頻頻發生。截止到2019年8月中旬,有逾3000家上市公司存在股權被質押的情況,其中,近千家上市公司股東的股權質押抵達平倉預警狀態。
國資入主上市公司後,最直觀的效果是二級市場股價的穩定。
據wind數據顯示,2019年,剔除本年上市的新股,約有75.46%的股票實現了不同幅度的漲幅,即3557只股票中的2684家公司上漲。大盤累計上漲22.3%,1466只股票跑贏大盤。
“國資並購上市公司,一般被市場視爲看多行爲,基于對國資實力雄厚等優勢的認可,上市公司面臨的困境被投資者認爲將有望得到國資助力解決,一般來說,收購信息公示後,被並購的公司股價會有一定程度的上漲。”某知名券商高管沈東對融中財經說。
上市公司易主 地方國資平台成收購主力
國資股份入主上市公司,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對于國資來說,2019年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進入加速落地期,通過收購上市公司,國資可以在低價納入優質資産的同時,優化國有資本布局,延伸和完善産業鏈結構。同時,爲其深化改革加入新鮮血液。
對于面臨股東股權質押風險、融資困難的民營上市公司來說,國資可以爲其輸血,緩解資金鏈緊張,在技術、市場、人才等方面給予幫助,顯著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並對其正常生産經營活動起到保障作用。
融中財經對2019年新啓動的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控股權轉讓交易情況進行梳理,有73個項目買入方爲國資,如下圖:
從收購方來看,國資收購上市公司大體可分爲三類:
收購方一:國資委旗下投資類公司
2019年12月23日,百洋股份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孫忠義、蔡晶與青島國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國信金控”)簽署《股權轉讓框架協議》,擬將持有的上市公司29.99%股份轉讓給青島國信金控。如果交易順利完成,百洋股份控股股東將變更爲青島國信金控。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爲青島市國資委。
據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百洋股份業績表現並不客觀,2016年—2018年,其淨利分別爲0.59億、1.13億、0.57億。2017年至今,百洋股份曾多次擴充業務線,比如收購火星時代100%股權,並陸續受讓多個遠洋捕撈産業公司股權,試進軍環保行業等。但在外界環境持續不利好的情況下,多業務線的擴展反而拖累了其業績。據其發布未經審計的2019年度業績預告來看,2019年公司虧損將逾1.8億元。
百洋股份接受青島國信金控的收購,可有效緩解資金鏈緊張的情況,通過國資資源協同等優勢,有望扭轉以往虧損局面。
對于收購方青島國資委來說,看重的是百洋股份對其産業整合起到的助力。
百洋股份具有完整的水産産業鏈,水産科技研發、水産養殖、水産技術服務等是百洋股份原有的主營業務,這對于青島國信金控的母公司青島國信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青島國信集團)的海洋産業板塊可起到完善戰略布局的作用。
收購方二:國資實業公司
12月9日晚,寶鷹股份公告,公司實控人古少明及一致行動人寶賢投資與珠海航空城簽署了《股權轉讓框架協議》,擬將兩者持有的部分股份合計2.95億股,占公司股本總額的22.00%轉讓給珠海航空城,且古少明擬將其所持剩余公司4.57%股權所對應的表決權無條件且不可撤銷地委托給珠海航空城行使。
本次轉讓若順利實施完成,珠海航空城將成爲寶鷹股份控股股東,公司實控人將變更爲珠海市國資委。
對此寶鷹股份對外表示,“引入國有資本控股,進一步優化了公司股權結構,有利于公司與股東優勢資源協同發展;有利于公司“做強建築裝飾、深耕一帶一路、培育高新産業”三大業務主線的積極推進,有利于促進公司業績新一輪增長。”
據悉,隸屬珠海市國資委的珠海航空城,旗下核心業務板塊爲民航運輸、通用航空運營、航空産業園開發,同時布局房地産開發建設、城市開發建設、市政工程等領域。
此次控制權的變更,寶鷹股份除了可借助國有企業的融資優勢外,雙方在智慧物流園區建設、房地産開發、市政工程等領域存在一定業務協同性,整合趨勢明顯。
收購方三:國資産業基金
9月16日,跨境通發布公告,實控人楊建新終止了與金舵投資簽署的股權轉讓協議,與新興基金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將合計持有的6.55%公司股份轉讓給新興基金,並將其合計控制的15.47%公司股份的表決權委托給新興基金。
跨境通實控人有望由楊建新、樊梅花夫婦變更爲新興基金。新興基金控股股東爲廣州開發區産業基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其實際控制人爲廣州開發區管委會。
近兩年來,跨境通財務狀況並不是很樂觀。2019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9677.69萬元,淨利潤爲4.6億元,同比下降9.25%。2018年淨利潤爲6.23億元,同比下降17.07%。
“跨境通實控人股票質押率高達近90%,跨境電商屬于資金驅動型行業,在近年來行業增速下滑,股價不斷下跌的情況下,跨境通欲通過引入國有資本控股獲得融資優勢。而廣州開發區管委會近年來關注跨境電商行業,欲以收購跨境通爲切口,對跨境電商進行行業整合。”汪成在接受融中財經采訪時表示。
擇優而取,以“小”爲主 國資收購民企動作“加速度”
“對于國資來說,産業協同最重要。這個公司有沒有投資價值?是否具備持續盈利能力?收了之後股價和業績會不會下跌?”汪成稱,國資在收購上市公司時會“擇優而取”,優先收購具有長期股權價值投資、或可延伸和完善其産業鏈結構的公司。
歐比特爲申請並購未過企業,據悉其並購被否原因爲,“標的資産持續盈利能力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不符合《重組辦法》第四十三條相關規定,本次交易募集配套資金不符合《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現管理暫行辦法》第十一條第一款相關規定標的資産曆次股權轉讓相關會計處理的合規性披露不充分,不符合《重組辦法》第四條相關規定。”
按照《中央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實施辦法(試行)》及/或地方國資委出台的相關規定,在國企並購上市公司之前,應按相關規定對被並購公司展開盡調,排除潛在收購風險,確保被並購的公司滿足其風控要求。
上市公司被國資收購後,需滿足國有控股公司合規要求。該合規要求會直接與國企收購成本、上市公司估值挂鈎;其次,因國企決策需按監管規則履行必要程序,所以過程存在不確定性,國企收購上市公司後的後續整合等問題也需要注意。
近兩年來,隨著國企收購上市公司數量的增加,“國進民退”的聲音逐漸響起,國資委曾對此回應,“這是在當前環境下國企和民企的一種正常的市場化行爲,是國企和民企互惠共贏的一種的市場選擇,不存在誰進誰退的問題,更不涉及意識形態。”
事實上,國企控股權轉給民企也有近3000家。比如,由于不符合集團戰略方向,寶武集團就曾將旗下的寶鋼氣體轉讓給了民企。市場決定一切,包括誰“進”誰“退”。
在降杠杆的大背景下,國資收購上市公司在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營效率的同時,可讓國資向關鍵領域的優勢企業集中。未來,國資收購上市公司的現象或將“加速度”。
(應采訪對象要求,汪成、沈東爲化名。)